(共24张PPT)
17 宋词四首 声声慢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____郭沫若
声声慢
李清照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李清照
声声慢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漱玉词》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闺怨”的传统题材,用以表现女子的生活和情感。但作者多为男性,故所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是代替女子们说话。
李清照是女词家,她的“闺怨词”是独书自我的生活和心灵,是自话自说。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一道特别瑰奇的光芒。
李清照的创作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有过安逸、美好的家庭生活,也有着国破、家亡、夫死、寡居的不幸人生。故李清照的创作有前后两个时期,生活与心态不同,
韵味与格调也就有别。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作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前
南渡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声声慢
愁
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鉴赏探讨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词眼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借景抒情
二、间接写愁
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心 情
感 受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环 境
直接入愁
叠字运用的表达效果,一是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二是加强诗词音韵效果,加强节奏感。
一连用十四个叠字, 富有音韵美;层进式地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思考:这三句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和表达效果?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愁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
本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
赏意象,品愁情
意象 内涵、作用 例句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赏意象,品愁情
渲染愁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风秋雨愁煞人
离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憔悴的容颜
牵愁惹恨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哀伤,愁丝
无边丝雨细如愁。
愁情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意象:淡酒、秋风、秋雁
黄花、梧桐、细雨
意境: 冷清凄美的意境
情感:传递出孤寂愁苦
小结
以愁作结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罢、罢、罢!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愁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愁”之内涵
愁
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淡酒浇愁
秋风劲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雨打梧桐
本词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意义?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是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
鉴赏探讨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主题思想:
1.抒情造境,情景交融;
2.运用叠字,创意出奇;
3.造语清新,蕴藉深挚。
本词的写作特色
诗歌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2、揣摩关键词语
叠词 形容词
3.通过独特意象来表现别样情感
淡酒、秋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
布置作业:运用联想、想象,用几十字描绘诗中的场景。(任选其中一个场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淡酒浇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秋雁南飞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黄花憔悴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雨打梧桐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