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学习目标:
1、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歌的意境及艺术手法。
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作者作品
“吴中四士”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孤篇压全唐—千古第一诗”
“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正音
滟滟
甸
霰
汀
纤尘
青枫浦
扁舟子
徘徊
捣衣砧
江潭落月复西斜
碣石
潇湘
yàn
diàn
xiàn
tīng
xiān
pǔ
piān
Pái huái
xiá
jié
Xiāo xiāng
皎皎
jiǎo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春江花月夜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配乐示范朗读
整体感知
《春江花月夜》的诗题有什么特点?
由“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并列的意象构成,“月”是主体意象?
本诗的描写线索是什么?
以月的变化为线索。
初月
悬月
斜月
落月
合作探究
全诗为我们展示了几幅图景?
春江花月图
江畔沉思图
游子思归图
思妇怀远图
合作探究(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合作探究(第一部分)
“春江花月图”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运用了哪些写景的艺术手法?
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比喻、
拟人、夸张。
本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壮丽高远、静谧幽美、空灵梦幻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结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春江花月》这首诗歌的第一部分,把握了诗歌意境及一些表现手法。张若虚为我们创造的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已经融进了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留下了不灭的印记。面对明月,诗人产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思考?发出了怎么样的人生感慨?又有哪些人生哲思?这就是我们下节课的内容。
作业
1、背诵全诗;
2、写一篇描写“月”的散文,不少于300字,要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