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明月
1、征夫游子思乡之情。
例: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女子相思怀远之情。
例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离愁别绪之情。
例: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怀古伤今之情。
例: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5、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例: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张若虚(约660~约720)
初唐诗人。杨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一首《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水平一般。一首则是《春江花月夜》,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人以文传,张若虚就是靠这首诗流传闻名的。
《春江花月夜》
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 《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春江花月夜》
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虑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生”字能用“升”替换吗?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月之色----春江花月(景)
月之问----宇宙人生(理)
完 美 融 合
月之情----思妇游子(情)
诗情优美,哀而不伤。
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
李泽厚: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课后作业】
。
1、背诵这首诗
2、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诗“江水”“落花”“明月”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