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江楼上独凭栏 听钟鼓声传
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
一江春水缓缓流 四野悄无人
唯有淡淡细来薄雾和轻烟
江楼上独凭栏 听钟鼓声传
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
一江春水缓缓流 四野悄无人
唯有淡淡细来薄雾和轻烟
看月上东山 天宇云开雾散云开雾散
光辉照山川 千点万点千点万点
洒在江面恰似银鳞闪闪
惊起了江滩一只宿雁
春江花月夜 怎不叫人流连
。
春江花月夜
沉静是一种内涵,不追求外射,
但无时无刻不在辐射着朴素而隽永的绝代风华。
沉静是一种准备,是即将澎湃奔逐的前奏,
是再度宽阔浩瀚的序曲。
沉静是一种享受,
把思想和生存的空间拓展得无比高远,
把胸怀横向而纵向地拉伸到所能承受的限度,
玉树临风,睥睨天下。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盖全唐”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古今评说】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
【古今评说】
日本汉学家还居然说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古今评说】
张若虚
◆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水平一般。
《春江花月夜》,历代传诵的名篇。人以文传,张若虚就是靠这首诗流传闻名的。
【作者简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江水涨,江海难分。月共潮生,光照万里。
浩荡澄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流曲折,月照花林。空里流霜,汀上白沙。
皎洁静谧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天一色,明月高悬。
广袤明净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悠悠白云,扁舟子,明月楼,青枫浦上愁。
渺茫深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
月徘徊,拂还来。
柔婉缱绻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幽寂深沉
鸿雁飞,光不度,
鱼龙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闲潭落花,流春欲尽,落月西斜。
萧索寂寥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海雾藏斜月,落月摇深情。
邈远缠绵
诗篇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为素材,集中体现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
以“月”为中心线索
以月升月落的时间为顺序
明月初升: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上中天: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月渐西落: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沉江海: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春江花月夜
月下之景
月下之思
月下之情
画意美
哲理美
诗情美
春 江 花 月 夜
纯净空灵 惝恍迷茫 静谧深邃 哀而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