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春江花月夜
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熟读背诵
领悟诗句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美,以第一人称形式,从思妇或游子的角度,写一段内心独白,300字左右。
优秀作业展示
我坐在楼上寂寞地等待,等待他的归来。月儿怕我寂寞,忍不住用它朦胧的光罩住我,陪伴我。月光落在我的妆镜台上,我仿佛看见他为我画眉的背影。月儿,你勾起了我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愁绪,我不愿再陷入悲伤,想拂去月光,拂去愁思,岂料月光依旧照着我。唉,远方的他是否还记得青枫浦上我久久不肯离去的身影?如此良辰美景,他会想我吗。为何我们能看见同一轮月亮,却要天涯相隔,连鸿雁鱼儿也送不去我浓浓的相思?
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生发出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索。诗人将
月光之情
游子之情
诗人之情
交织成一片。
人的主观感情与生活图景完全融合而
产生的艺术境界或想象空间叫意境
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1、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每幅画面所创造的意境。---学生各抒己见
品味和欣赏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贯穿全文的是一个“月”字,在诗中,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明月情结。
明月是主宰,是灵魂。
全诗依次描绘了
明月初生、月照花林、月上中天、
月与江水、月下离愁、月照深闺、
月下相思、落月西斜、月落海中
九幅优美绝伦的画卷——明月是时空的连结点。
诗人的思绪随着月光月影的移动而不断生发,浮想联翩,对月深思,望月怀人——明月是情感的切入点。
配乐朗读,体会意境
《山居秋暝》中作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借此意境来表达怎样的主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初秋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皓月之下青松之旁,如素清泉淙淙倾泻于山石之上,如歌笑语声声传自成林翠竹之中,荷叶分披,莲舟涌现。
意境幽清明净
厌恶污浊、追求淳朴
拓展阅读
春江花月夜
美的文学就是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