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张若虚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千百年来年来无数人为之倾倒,诗人也因此名垂后世。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
【古今评说】
自由诵读 整体感知
读完本诗,说说有何见解和感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品味意境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诗歌前八句哪些意象? 哪个意象是全诗的重要意象?结合诗句赏析。
2、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情感?用四字短语概括画面的意境特点?
春江
潮水
海
明月
芳甸
花林
流霜
白沙
明月
(齐读)
品味哲理思考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3、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诗人的遐想,诗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哲理思考?情感又发生怎样的变化?找出请加以赏析。
孤
何人
何年
无穷已
望相似
待
合作探究
(齐读)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诗人跳出了个人生命意义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怀来关注人类,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哀而不伤”
延伸拓展
传统意象的文化内涵
4、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关月的意蕴非常丰富,想想有关月的诗句,归纳月的含义,并结合本诗来看表达了哪些情感?
思乡怀亲之感
清幽雅致之境
凄清孤苦之情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时空永恒之叹
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
1、思念——月可以穿越时空
2、闲适清静
3、时间流逝、人生短暂,感时伤势
归纳“明月”含义
贯穿全诗的是一“月”字,在诗中,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明月情结。
秋窗风雨夕 黛玉词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