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机械振动 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机械振动 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8 03: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 机械振动
一、单选题
1.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它的振幅是4cm,频率是2.5Hz,该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经过2.9s后,位移的大小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
A.0 10cm B.4cm 100cm
C.0 28cm D.4cm 116cm
2.如图,在张紧的绳上挂三个理想单摆,a、c两摆的摆长相等。使c摆振动,其余各摆在c摆的驱动下逐步振动起来。测得a摆的周期为T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可以估算出b摆的摆长
B.b摆的振幅始终最大
C.b摆的周期一定最大
D.可以估算出c摆的摆长
3.某景点的高空秋千可以看作单摆模型,如图所示为小明在荡秋千时的振动图像。小明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荡秋千时的周期为3.14s
B.该秋千的绳子长度约为5m
C.小明荡到图中对应的b点时,速度最大
D.图中a点对应荡秋千时的最高点,此时回复力为零
4.如图所示,一根绷紧的水平绳上挂五个摆,其中A、E摆长均为l,先让A摆振动起来,其他各摆随后也跟着振动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三摆振动周期跟A摆不同
B.其他各摆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完全相同,E摆的振幅最大
C.其他各摆振动的振幅大小相同
D.B、C、D三摆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D摆的振幅最大
5.把一个小球套在光滑细杆上,球与轻弹簧相连组成弹簧振子,小球沿杆在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它围绕平衡位置O在A、B间振动,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小球在O位置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大
B.小球从A经O到B的过程中,回复力一直做正功
C.小球在A、B位置时,势能最大,加速度最大
D.小球从B到O的过程中,振动的能量不断减小
6.如图甲所示是演示简谐运动图像的装置,当漏斗下面的薄木板N被匀速地拉出时,振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板上的直线OO1代表时间轴,图乙中是两个摆中的沙在各自板上形成的曲线,若板N1和板N2拉动的速度v1和v2的关系为v2=2v1,则板N1、N2上曲线所代表的周期T1和T2的关系为(  )
A.T2=T1 B.T2=2T1 C.T2=4T1 D.T2=T1
7.做简谐运动的单摆,若摆长变为原来的m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变为原来的n倍,则单摆(  )
A.周期变为原来的倍 B.周期变为原来的倍
C.摆动的高度差变为原来的倍 D.摆动的高度差变为原来的倍
8.某弹簧振子在0~5s内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的振动周期为4s,振幅为8cm
B.第3s末,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C.从第1s末到第2s末,振子在做加速运动
D.第2s末,振子的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9.如图(a)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构成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取小球平衡位置为x轴原点,竖直向下为x轴正方向,设法让小球在竖直方向振动起来后,小球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曲线如图(b)所示,若时刻弹簧弹力为0,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  )
A.0时刻弹簧弹力大小为mg
B.弹簧劲度系数为
C.时间段,回复力冲量为0
D.~T时间段,小球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减小
10.物体做简谐运动,通过A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4s后物体第一次以相同的速度通过B点,再经过2s后物体紧接着又通过B点,已知物体在6s内经过的路程为6cm。则物体运动的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
A.4s,6cm B.12s,3cm
C.8s,12cm D.8s,3cm
11.匀速运行的列车经过钢轨接缝处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由于每一根钢轨长度相等,所以这个冲击力是周期性的,列车受到周期性的冲击做受迫振动。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减震器”原理示意图,他用弹簧连接一金属球组成“弹簧振子”悬挂在车厢内,金属球下方固定一块强磁铁(不考虑磁铁对金属球振动周期的影响)。当列车上下剧烈振动时,该“减震器”会使列车振幅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的金属球振动幅度与车速无关
B.“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与列车的振动频率相同
C.“弹簧振子”固有频率越大,对列车的减振效果越好
D.若将金属球换成大小和质量均相同的绝缘球,能起到相同的减振效果
12.单摆的振动图像,根据此振动图像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  )
A.摆长 B.回复力 C.频率 D.摆角
13.如图甲所示,水平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图乙是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x-t图像,则(  )
A.弹簧振子从B点经过O点再运动到C点为一次全振动
B.弹簧振子的振动方程为
C.图乙中的P点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都沿正方向
D.弹簧振子在前2.5 s内的路程为1 m
14.有一个弹簧振子,振幅为,周期为,初始时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则它的振动方程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根据此振动图象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  )
A.周期 B.振幅
C.频率 D.最大回复力
二、填空题
16.如图甲所示,将一质量为m、边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桶内,木块静止时有一半浮在水面上,现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木块上表面与水面平齐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木块的重心相对于水面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木块运动过程中水面高度的变化,时刻木块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运动,时刻水对木块的浮力为___________。
17.机械振动:物体或者___________在一个位置附近所做的___________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18.受迫振动
(1)定义:系统在_______作用下的振动。
(2)受迫振动的频率(周期)
物体做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其振动频率总_______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_______。
19.正在修建的房顶上固定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垂到三楼窗沿下,某同学应用单摆原理测量窗的上沿到房顶的高度,先将线的下端系上一个小球,发现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与窗子上沿接触且保持竖直,他打开窗子,让小球在垂直于墙的竖直平面内摆动,如图所示,从小球第1次通过图中的B点开始计时,第21次通过B点用时30 s;球在最低点B时,球心到窗上沿的距离为1 m,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π2(m/s2);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小球运动的周期T=________ s;房顶到窗上沿的高度h=________ m。
三、解答题
20.如图所示是用来测量各种电动机转速的转速计的原理图。在同一铁支架MN上焊有固有频率依次为80Hz、60Hz、40Hz、20Hz的四个钢片a、b、c、d。将M端与正在转动的电动机接触,发现b钢片振幅最大。
(1)电动机的转速为多大?
(2)四个钢片a、b、c、d的振动频率分别是多少?
21.弹簧振子以点为平衡位置,在、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时刻,振子从、间的点以速度向点运动;在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在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之间的距离为。
(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
(2)求振子在内通过的路程;
(3)取从向为正方向,振子从平衡位置向运动开始计时,写出弹簧振子的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的图像。
22. 秋千由踏板和绳构成,人在秋千上的摆动过程可以简化为单摆的摆动,等效“摆球”的质量为m,人蹲在踏板上时摆长为,人站立时摆长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如果摆长为,“摆球”摆到最高点时摆角为θ,求此时“摆球”加速度的大小。
(2)人蹲着摆动和站立摆动时如果摆角均小于5°,则时间t内哪一种情况摆动次数多?多几次?
(3)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人可以通过在低处站起、在高处蹲下的方式使“摆球”摆得越来越高。设人蹲在踏板上从最大摆角开始运动,到最低点时突然站起,此后保持站立姿势摆到另一边的最大摆角为。假定人在最低点站起前后“摆球”摆动速度大小不变,通过计算证明。
23.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
(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cm,求振子在4.0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cm,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24.使悬挂在长绳上的小球偏离平衡位置一个很小的角度,然后放开它,同时使另一个小球从静止开始由悬点自由下落。哪一个小球先到达第一个小球的平衡位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质点振动的周期为
时间
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经过2.9s到达最大位移处,其位移大小为
通过的路程为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CD.c摆振动起来后,a、b在c摆的驱动下做受迫振动,则振动频率等于c摆的固有频率,振动周期等于c的振动周期;因a摆的周期为T0,所以bc的振动周期也是T0,a、c两摆的摆长相等,则c摆固有周期为T0,则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估算c摆的摆长,但是不知道b摆的固有周期,不能估算b摆的摆长,故AC错误,D正确;
B.由于c的摆长与a相等,所以a的振动频率等于自身固有频率,所以a与c发生共振,a的振幅最大,故B错误;
故选D。
3.C
【详解】
A.由图可知,小明荡秋千时的周期为6.28s,选项A错误;
B.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故B错误。
C.小明荡到图中对应的b点时,回到最低点,此时速度最大,选项C正确;
D.图中a点对应荡秋千时的最高点,此时回复力最大,选项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B、C、D三摆做受迫振动,振动周期跟A摆相同,A错误;
BCD.其他各摆做受迫振动,摆长与A摆越相近,固有频率与A摆振动频率越接近,振幅越大,E摆的固有频率等于A摆的固有频率,E摆发生共振,振幅最大,B正确,C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C.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位移为零,所以经过平衡位置动能最大,恢复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在A、B位置时,速度为零,动能最小,势能最大,位移最大,恢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A错误,C正确;
BD.由于恢复力指向平衡位置,所以振子从A经O到B的过程中,回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振子的动能和弹簧的势能相互转化,且总量保持不变,即振动的能量保持不变,B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在木板上由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沙摆的振动图像。由于拉动木板的速度不同,所以N1、N2上两条曲线的时间轴(横轴)的单位长度代表的时间不等。如果确定了N1、N2上两条曲线的时间轴的单位长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后,就可以确定各条曲线代表的沙摆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周期,从而可以确定T1、T2的关系。由题图可知,薄木板被匀速拉出的距离相同,且v2=2v1,则木板N1上时间轴单位长度代表的时间t1是木板N2上时间轴单位长度代表的时间t2的两倍,即
t1=2t2
由题图乙可知
T1=t1,T2=t2
从而得出
T1=4T2
故选D。
7.C
【详解】
AB.由单摆周期公式可知,当摆长变为原来的m倍时,周期为
周期变为原来的倍,AB错误;
CD.从平衡位置到最高点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所以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变为原来的n倍时,摆动的高度差变为原来的n2倍,C正确,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
A.振幅是位移的最大值的大小,故振幅8cm,而周期是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振动周期为4s,A正确;
B.由图像可知,第3s末,振子的加速度为零,B错误;
C.由图像可知,从第1s末到第2s末振子在做减速运动,C错误;
D.由图像可知,第2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B.小球平衡位置为x轴原点,竖直向下为x轴正方向,时刻弹簧弹力为0,位移大小为A,有
可得劲度系数为
故B错误;
A.0时刻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弹簧的伸长量为2A,则弹力大小为
故A错误;
C.时间段,小球从平衡位置沿负方向振动再回到平衡位置,回复力一直沿正方向,由
可知回复力冲量不为0,故C错误;
D.时间段,小球从最高点振动到达最低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机械能相互转化,因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则小球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由简谐振动的规律可知,因为过A、B点速度相等,AB两点一定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即从O到B的时间为2s,从B到速度为零的位置为1s,故

T=12s
因为从A点开始到再次回到B点为半个周期,其路程为6cm,则
2A=6cm

A=3cm
故选B。
11.B
【详解】
A. “弹簧振子”的金属球振动幅度与驱动力的频率有关,而列车受到周期性的冲击做受迫振动的频率与车速有关,故A错误;
B. 根据受迫振动稳定时的频率和驱动力的频率一致,可知“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与列车的振动频率相同,B正确;
C. 当“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等于受迫振动的频率时,金属球振动幅度最大,这样更好的把能量传递给“弹簧振子”, 对列车起到更好的减振效果,所以并不是“弹簧振子”固有频率越大,对列车的减振效果越好,C错误;
D. 若将金属球换成大小和质量均相同的绝缘球,那么绝缘球在振动时就不会产生电磁阻尼,达不到相同的减震效果,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由图知,单摆的周期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得摆长
摆角
而摆球所受的回复力
由于摆球的质量m未知,所以无法确定其回复力。
故选B。
13.D
【详解】
A.弹簧振子从B点经过O点再运动到C点为次全振动,A错误;
B.根据题图乙可知,弹簧振子的振幅是A=0. 1m,周期为T=1s,则角速度为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t=0时刻位移为0.1 m,表示振子从B点开始运动,初相为,则振子的振动方程为
B错误;
C.题图乙中的P点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为负,此时刻振子正在沿负方向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为正,C错误;
D.因周期T=1 s,则
则振子在前2.5s内的路程为
D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
由题可知,,,可得
初始时刻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则初位移,初相位,得弹簧振子的振动方程为
故选A。
15.D
【详解】
ABC.由图可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
则频率为
振幅为
故ABC能确定,不符合题意;
D.弹簧振子的回复力为
由于k未知,无法确定,故D正确。
故选D。
16. 上 0##零
【详解】
[1][2]木块缓慢下压至与水面平齐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此时物体重心位于处,之后向上运动,时刻重心到达最高点,故时刻木块向上运动。时刻木块的重心距水面的高度为,故木块全部在水面上,水对木块的浮力为0。
17. 物体的一部分 往复
【详解】
[1][2]机械振动:物体或者物体的一部分在一个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18. 驱动力 等于 无关
【详解】

19. 3.0 3.0
【详解】
[1]从小球第1次通过图中的B点开始计时,第21次通过B点用时30s,故周期为:
[2]本题单摆为复合摆,当摆长为L时,小摆周期为
当摆长为时,大摆周期为
故单摆周期为
联立解得
20.(1)60r/s;(2)60Hz,60Hz,60Hz,60Hz
【详解】
(1)b钢片的振幅最大,此时可认为b钢片发生了共振,由共振发生的条件可知
因此电动机的转动频率为60Hz,即转速为60r/s;
(2)四个钢片a、b、c、d都是做受迫振动,其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都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即都等于电动机的转动频率60Hz。
21.(1);(2);(3)
【详解】
(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得振子的运动情况如图:
结合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周期
(2)、之间的距离为,则
在的时间内,振子的路程
(3)已知振幅为,规定从到为正方向,时刻振子从平衡位置向运动,振子的位移为0,运动的方向为负,则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为
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22.(1)a=gsinθ;(2)站着摆动时振动次数多;Δn =;(3)见解析
【详解】
(1)在最高点时受力如图
此时加速度垂直于摆线沿轨迹切线方向, 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ma
所以
a=gsinθ
(2)摆角小于5°,单摆做简谐振动,周期
所以蹲着摆动时t时间内振动次数
站着摆动时t时间内振动次数
因为l1>l2,所以站着摆动时振动次数多。
多了次数
(3)设人在最低点站起前后“摆球”的摆动速度大小为v,根据功能关系(或机械能守恒) 人蹲在踏板上从最大摆角开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
保持站立姿势摆到另一边的最大摆角为的过程中,有:
由此可得
因为l1>l2,得
所以
23.(1)1.0s;(2)200cm;(3)x=12.5sin(2πt)cm;图见解析
【详解】
(1)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对称性可得
T=0.5×2s=1.0s
(2)若B、C之间距离为25cm,则振幅
A=×25cm=12.5cm
振子4.0s内通过的路程
s=×4×12.5cm=200cm
(3)根据x=Asinωt,A=12.5cm,ω==2πrad/s

x=12.5sin(2πt)cm
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24.自由下落的小球先到平衡位置
【详解】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
则小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的时间为
根据
得小球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
由于

则自由下落的小球先到平衡位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