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5金色的鱼钩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12: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5*金色的鱼钩
一、选择题
1.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
③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
④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
⑤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A.②①④③⑤ B.②④③①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③⑤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庆六十华诞联欢晚会成功的原因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这篇文章不仅语言流畅,而且对问题的分析也入木三分。
3.下面四句话中是比喻句的是( )。
A.我觉着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C.可是我的心里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D.叶子越长越密,成了一堵绿色的墙。
4.下面词语中有一组划线的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颧 (quán)骨 熬(áo)夜 抽噎(yē) 保姆(mǔ )
B.收敛(liǎn) 勉强(qiǎng ) 青稞(kē) 功勋(xūn)
C.和(huó)面 倔强(jiàng) 衰(āi)弱 事迹(jì)
D.堵塞(sè) 难(nán)题 芦秆(gǎn) 鬓(bìn)角
5.下列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选项正确的选出来。( )
①在敌人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沮击战。
②由于敌机的封索,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③让我们在这曾经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④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销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A.激 烽 撒 肖 B.阻 锁 洒 硝
C.阻 锁 撒 肖 D.阻 烽 洒 硝
二、填空题
6.理清脉络 内容梳理
1.写出文中一个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叙述了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照顾三位生病的红军战士而最终牺牲了自己的故事,以________为线索,从“我们”能开始喝上鱼汤到“我”发现_______________的“真相”,老班长仍然_______________,最后在即将走出草地的时候,终于倒下了。
3.“我们”怀念老班长,“金色的鱼钩”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____,背有点儿____,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____。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_______”。
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觉得有“千斤重”因为_______。
3.本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_____接受上级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_____自己的感人事迹,表达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_____的崇高品质。
三、语言表达
8.课文回放
(1)廉颇知道自己错了,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他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请你分别为两人写上三句对话。
廉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顶住少年第三次终于顶碗成功,听到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他异常激动,来到后台,他会对白发老者说些什么?老者又会对他说些什么?请你分别为两人写上三句对话。
顶碗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发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顶碗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发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顶碗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发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与运用。
1.选择一种情况,写下你想说的话。
①在街上玩耍,路遇电视台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
②班会课上,老师让你做一个即兴发言,主题是“保护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把门采尔说的话补充完整。
有位不出名的画家向德国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我总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耗费整年时间?”门采尔回答:“你不妨倒过来试试,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老人与海节选
(老头几乎拼了命捉到一条大马林鱼,却引来了鲨鱼。当拼力赶跑一条鲨鱼之后)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一条鲨鱼转了一个身,就钻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拉又一扯,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ǎ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鲨鱼依然在不断出现,老头儿也不知道究竟杀死或者赶跑了多少。天亮时,已经筋疲力尽的老头儿把巨大的马林鱼骨带回了港口。)
10.找出描写老人与鲨鱼搏斗动作的词语写下来,数一数各出现了几次?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 ”标出文中划线处的关联词,再反复读句子,有什么感受?
用这些关联词说一句(或者一段)话,来概括老头儿在与鲨鱼搏斗过程中的表现。
12.《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作家借老人的口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并不是________。你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想对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根据问卷调查,2018年我国一城市18-70周岁国民每天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看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及上网时间
15.38分 18.91分 98.85分
1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搜集这则信息的渠道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 )
(2)我国国民看电视、上网的时间远远超过看书读报的时间。 ( )
15.读完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详解】
A中语义矛盾,“的原因”和“的结果”矛盾;B中前后不一致,应是“是否闯红灯”;C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读了……后”。
3.D
【详解】
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熟练程度。
比喻手法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因此,“叶子越长越密,成了一堵绿色的墙。”将“叶子”比较成“绿色的墙”,是运用比喻手法,其他句子均不是比喻手法。
4.C
【详解】
考查学生对拼音的熟悉程度。颧骨是面颅骨之一,位于面中部前面,眼眶的外下方,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颧骨共有四个突起,分别是:额蝶突,颌突,颞突和眶突。颧骨的颞突向后接颞骨的颧突,构成颧弓。是人面部重要的部位。夜,是一种现代生活经常听到或者做到的一种现象。抽噎,指一吸一顿地哭泣,啜泣。保姆,叫家政服务员。收敛,汉语词语,拼音为shōu liǎn,意为:轻放纵的程度。会聚于一点;向某一值靠近。减弱或消失等。勉强为汉语词组,表达的意思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不是心甘情愿的、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将就或凑合、不充足等。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功勋,功绩。尤指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倔强,(性情)刚强不屈:性格~ㄧ他有股~劲儿。也作倔犟。衰弱,读“shuāi ruò”,指身体的机能、精力衰退减弱。堵塞指对局中的一方采取弃子手段使对方子力自行堵塞其将(帅)出路,或运用堵象(相)眼,象(相)路,破坏双象(相)联络的战术。鬓角,是男士上承头发,下接胡须的“中场地带”
5.B
【详解】
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沮击战,应写:阻击战。封锁,不是“索”,封锁,指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语出唐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至一宅,封锁正密,打锁破开之,婢及高丽并在其中。洒,不是酒。硝烟,不是“销”,射击残留物,也称射击物或射击残渣,是在枪支击发时,从枪口中喷出,或从枪管末端逸出的气团中所夹带的火药颗粒和金属粉末等组成的烟灰。
6.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吃鱼骨头 劝“我们”喝鱼汤而自己不喝 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永垂不朽。

7. 高 驼 皱纹 老班长 鱼汤来之不易,而且是老班长省下来给大家喝的 班长 牺牲 舍己为人

8. 我廉颇心胸狭窄,蔑视贤才,与你闹不和,我有错,请责罚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请将军千万不要把这事记在心上。 将相不和乃国家之害,我身为上将军却只顾争功泄私愤,您顾全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记私仇,不与我计较。若秦人乘机而至,灭了我们赵国。这误国殃民之罪,尽在我一人身上。现在就请你责打我吧! 我们两人同是为了国家,将军能够体谅我,我已是万分感激。 先生,请责罚我吧,我心中有愧。 今后你我齐心协力,必能使得我赵国日益强大,让那秦国不敢小窥。将军能与相如齐心,是赵国百姓的福分,将军快快请起,天寒,请进屋喝杯热酒暖暖身子吧! 谢谢您,谢谢您的鼓励,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的成功是你应该得的。 如果不是您的教诲,我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 你是一位坚持不懈的孩子,保持这样的品质,继续前行。 好的,谢谢您。 孩子,加油!

9. 我认为小学生不应该带手机。因为我们自控能力差,上课带手机,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同学之间容易进行攀比,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手机功能比较齐全,什么信息都会接到,我们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误入歧途。 花一整年时间画一幅画,也许卖掉它只需要一天时间。

10.攮(2次)、抽、扎(4次)、戳(2次) 体会到了他的勇敢,坚持不懈,用于克服困难。
11.还、依旧、但 尽管鲨鱼还是一次次地袭击那条巨大的马林鱼,依旧没有放弃可能,但老人丝毫没有畏惧,他击败那些鲨鱼的无数次进攻。
12. 生来要给打败的 消灭他 可就是打不败他 你是个坚强的人,我应该向你学习。

13.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14. √ ×
15.我们应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增加一些看书读报的时间。因为只有认真诵读经典书籍,才能自我发现和成长,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13.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搜集这则信息的渠道是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
14.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判断能力。通过阅读文段,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2018年我国一城市18-70周岁国民看电视、上网的时间远远超过看书读报的时间。
15.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分析总计能力。通过对力水泥两则材料的学习,我们应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增加一些看书读报的时间。因为只有认真诵读经典书籍,才能自我发现和成长,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