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4*藏戏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择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僧人(shēng) 缰绳(jiāng) B.吞噬(shì) 琼楼玉宇(jiǒng)
C.敦厚(dūn) 王妃(fēi) D.獠牙(liáo) 演绎(z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一毛不拔
B.摩肩接踵
C.柔情似水
D.大海捞针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哄堂大笑 残灯未庙 青面獠牙
B.有声有光 师传生授 开山鼻祖
C.地广人稀 零七八碎 优哉游哉
D.各行各色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躲藏 宝藏 隐藏 藏戏 B.哄笑 起哄 哄骗 乱哄哄
C.传奇 传记 传说 水浒传 D.脱缰 冻僵 边疆 缰绳
5.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的是( )
A.娇傲 偶尔 饱胀 痛快 B.价值 古代 光洁 池塘
C.王朝 园盘 叹汽 懦弱
二、填空题
6.在下面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李大钊。
(2)(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3)我们( )有些意见分歧,最后( )统一了认识。
(4)捉来的小鱼,小虾,我们并( )拿来吃,( )养在瓶子里玩。
7.品读句子。
1.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1)宏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哄堂大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58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山鼻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像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10.根据下面的描述,你能判断出它们各代表藏戏中的什么人物吗?
(1)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这是_________的面具。
(2)用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这是_________的面具。
(3)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这是_________的面具。
11.在藏戏里,唐东杰布的面具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唐东杰布的面具为什么是白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对 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馆。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衰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ào),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也是(粗野 粗鄙)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纸短情长 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迟 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14.本文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照_____顺写的,全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
15.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但是为什么“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考查了汉字的易读错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僧”应读sēng。
B.有误,“琼”应读qióng。
C.正确。
D.有误,“绎”应读yì。
2.C
略
3.C
略
4.D
略
5.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娇傲——骄傲
B.正确
C.园盘——圆盘、叹汽——叹气
6. 宁可 也不 虽然 但是 尽管 还是 不是 而是
略
7. 伟大的志愿。 人们认为唐东杰布口出狂言。 唐东杰布建的桥多。 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创者。
【详解】
1.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词语及句子意思的理解能力。学生要先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的位置,在联系上下文和词语的本义进行理解。
宏愿:伟大的志愿。
结合句子“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可知,人们哄堂大笑是因为人们觉得他不仅无钱,而且口出狂言。
2.考查了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联系文段上下文可知:
58座:说明唐东杰布建的桥多;
开山鼻祖:说明唐东杰布在藏戏的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8.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可能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呀!(或: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呀!) 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忙于学业的大孩子,牙齿脱落的老孩子,想起糖葫芦,谁不是嘴里就立刻分泌口水呢。
略
9. 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示例: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它们不要温暖宜人的气候,不要土壤肥沃的山坡,不要替它们整枝施肥的种树人,只要有一抔黄土,就能深深扎根,顽强地生长。
略
10. 巫女 村民老人 妖魔
11.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12.因为在传说中,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略
13.应和 粗野 情深意长 推移
14. 时间 先总后分
15. 比喻 音响中的民歌 扎红绸的大白莱 作者认为现在音响中的民歌已经没有了那种质朴
16.因为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翁明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的童年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
17.表达了作者对朴实无华的民歌的怀想和赞美。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