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15: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孩子生长在无知的世界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应声虫。
B.如果孩子生长在专制的环境里,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井底蛙。
C.如果孩子没有主见,他就会成为左右摇摆的墙头草。
D.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有才干的百灵鸟。
2.《白鹅》一课从四个方面描写白鹅的特点,下面哪一项描写白鹅的特点不符的是( )
A.头(外型) 特点:左顾右盼
B.叫声 特点:严肃郑重
C.步态 特点:大模大样
D.吃相 特点:不厌其烦
3.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正确的理解是(   )
A.作者把鹅称作“老爷”,意在指鹅像老爷一样难伺候。
B.作者把鹅称为“我们这位鹅老爷”,言语间流露出亲昵,表现出对鹅充满爱意。
4.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如怨(yuàn yuān)如诉
可恶(è wù)
一撮(cuō zuǒ)儿毛
辛(xīn xīng)苦
5.读一读,选一选。
1.猫的(de dí)性格古怪,说它老实,它的(de dí)确很乖。
2.猫把院子里的花草折(zhē shé)腾得枝折(zhē shé)花落。
3.满月的小猫跌倒了(le liǎo)马上起来,再跑再跌,耍个没完没了(le liǎo)。
二、填空题
6.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变化多( ) 从容不( ) 局促( )( )
空空( )也 趁其不( ) 生气( )( )
左( )右盼 无忧无( )
1.他从小就比较内向,一和生人说话,就显出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2.孩子们由于认真复习了当天的功课,所以能______________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3.一只美丽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__地在空中翩翩飞舞。
4.天空中的云_______________,时而像一匹奔腾的骏马,时而像一只威武的狮子。
7.同音字组词。
【gǎo】( )纸 ( )鬼 ( )笑 编( )
【cǎi】理( ) ( )踏 ( )摘 ( )色
【tí】( )叫 马( ) ( )筋 ( )哭
【fù】( )件 ( )款 ( )习 ( )亲
三、语言表达
8.课文回顾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猫把花盆弄得一团糟,作者却说“绝不会责打它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一读,照样子写段关于你熟悉的小动物的小练笔。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___________吧,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要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0.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表现小猫们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段话第一句与后文__________是关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小猫们的__________之情。
延伸阅读。

那一天,晴空如洗,万里无云,是看鹤飞翔最好的日子。
不久,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辨。今天的第一个鹤群映入眼帘。
飞机的编队,一般都是三架为一组,排成三角队形,可是我有生以来初次看到的鹤的队列,却是一字形横队。
鹤群迅速向这边移动。当飞临我们伫立的稻田上空时,我们引颈仰望,鹤大小如白鹭,体形已可看清。这些鹤都是灰白色的,大约有上百只。它们一律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地伸着,悠然翱翔天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我抬头仰望着,脖颈有些酸痛,此时,鹤的编队已渐渐接近雁回山。
当鹤群最后飞临群峰上空时,位于队列最后面的大鹤长鸣着,鸣声悠扬,响彻天空。排成一字横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掉头向右转,变成单列纵队。
“怪呀!为什么变换了方向?”
凝神望去,排头大鹤先向右旋转,而后优哉游哉地翱翔高空。后续的鹤也都一只紧接着一只向右旋转,直冲高空。
此情此景多么壮观呀!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旋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盘旋的圆形队伍和轻快飞舞的鹤,壮观奇丽,美不可言。
14.解释词语。
晴空如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言可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_____”画出第4自然段中描写优美鹤姿的语句。
17.用波浪线画出第9自然段中的使用了两次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18.读完文章,鹤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小练笔。
当我们对这位鸡母亲产生尊敬之情时,就会忽略它的缺点,甚至将它的缺点看作优点。请从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进行改写,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讨厌,而是觉得它很可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先读一读选项的句子,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再结合语境分析。
A项,应声虫:比喻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的人。句子没有表示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的人,句子中的“无知”“目光短浅”应用井底蛙形容。故A项错误。
B项,井底蛙: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隘之人。句子没有提到目光短浅,见识狭隘,“唯唯诺诺”应用应声虫形容,故B项错误。
C项,墙头草:比喻善于随情势而改变立场的人。句中“没有主见”“左右摇摆”指的就是墙头草,故C项正确。
D项,百灵鸟:比喻一些声音好听、嗓子清脆、唱歌好听、生性活泼可爱、声音甜美的人。句子指的是成为有才干的人,百灵鸟是形容唱歌,用在此处不符合,故D项错误。
2.D
【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本文作者通过对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的高傲特点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D选项错误,吃相特点是: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3.B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这个句子出自课文《白鹅》,从”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可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连附近的狗都了解鹅吃食的规律,可见它吃饭多么三眼一板。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亲昵,表现出对鹅的爱意。
4.(yuàn) (wù) (zuǒ) (xīn)
【详解】

5.1.de dí 2.zhē shé3. le liǎo
【详解】

6. 端 迫 不 安 如 备 勃 勃 顾 虑 局促不安 从容不迫 无忧无虑 变化多端
【详解】
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局促不安:意思是拘谨不自然,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从容不迫:意思是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变化多端: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7. 稿 搞 搞 稿 睬 踩 采 彩 啼 蹄 蹄 啼 附 付 复 父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同音字。
“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音字一般分有:1、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2、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首先,对于同音的形声字,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多来判定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稿”、”搞“我们可以根据形旁来确定。接下来是“踩”、“睬”、“采”、“彩色”也是形旁不同的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形旁来确定。
其次,对于常用的同音字,要随时留意它们经常和什么字在一起搭配使用,表示什么意思。如“复习”“父亲”这一类的词语。
8.示例:因为小猫非常天真可爱,即使闯了祸,也让人不忍心责打它。作者非常喜欢这样的小猫,对它的宽容怜爱如同对待幼小的孩子。
【详解】
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猫》这篇课文描写了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课文中“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即便小猫把花盆弄得一团糟,却“绝不会责打它”,这是因为小猫非常天真可爱,即使闯了祸,也让人不忍心责打它。作者非常喜欢这样的小猫,对它的宽容怜爱如同对待幼小的孩子。
9. 它听话 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有时候它也会和同伴打起来
【详解】
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首先写出小动物的性格特点,其次用“说它什么呢,可是什么”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示例:说它老实吧,它确实有时候很乖巧。它经常趴在笼子里软软的草上,当阳光照进笼子里时,它就会美美地睡上一觉。可是,它只要出去玩,就会在草丛里穿梭,活蹦乱跳地滚上一身土。
10.可爱、淘气的小猫。
11.玩鸡毛,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等。
1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猫的调皮、可爱。
13. 总一分 喜爱
10.
本题考查的是段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从“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等内容可以得出这是一群可爱、淘气的小猫。
11.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要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等内容概括得出作者选取了玩鸡毛,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等。
12.
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理解和辨析,结合划线句的内容进行分析,从“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可以得出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把小猫当成人来写,从这些描写中突出了小猫的调皮和可爱。
13.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文段第一句话是“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与后文中对小花猫的描写可以得出和后文是总分的关系,从这段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14. 晴朗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 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或形容。
15.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16.它们一律长颈伸向远方,双足向后方笔直地伸着,悠然翱翔天空的美姿,实在是无言可喻。
17.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旋涡,缓缓升腾。
18.我感受到了鹤的美,鹤群的团结精神值得人类学习。
14.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本题可一通过组词得办法,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也要注意有些词语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即它们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15.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归纳概括的能力。由“那一天”和“是看鹤飞翔最好的日子。”两句引起下文。
16.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所给的提示,到文段中可直接找到答案。
17.考查学生比喻句辨析的能力。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喻词和喻体。如选文中将“鹤群”比作“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鹤群”比作“海中的巨大漩涡”。
18.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中心的把握。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考,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19.范文:
改写第一自然段:
我一向喜爱母鸡。它好像特别喜欢唱歌。听吧!它由前院唱到后院,再由后院唱到前院,像一个不停练声的歌手。有时候它像是有什么心事,唱的是极富感染力的抒情歌曲,细声细气,如怨如诉,让人忍不住想分担它的忧愁。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改写片段的能力。完成此类习作首先要明确改写内容及要求,然后进行改写,本次习作要求从课文(《母鸡》)前三个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进行改写,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讨厌,而是觉得它很可爱。
《母鸡》前三个自然段为: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吓,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又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这三自然段都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要求改写后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讨厌,而是觉得它很可爱。因此改写时要通过对母欢叫声、行动或生活习性的描写,表达对母鸡的喜爱之情,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