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景阳冈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景阳冈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13: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 6 景阳冈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水浒传》中的故事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宋江率军三打祝家庄。
C.赵子龙单骑救主。
D.扈三娘比武招亲。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勿自误”中的“勿”是不要的意思,含有警告意味,说明后果比较严重。
B.“你挺不住可以哼叫”中的“挺”与“挺好”中的“挺”意思不一样。
C.“筛了一碗酒”中“筛”的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筛子里来回摇动。
3.下列词语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黯然(àn )祷告(dǎo) 肉馅(xìn) 匪徒
B.奔驰(chí)遐想(xiá)淤泥(yū) 樱桃
C.湛蓝(zàn)琴弦(xián)窘迫(jiǒng) 胸膛
D.胚胎(pī)旖旎(nǐ)眷恋( juàn ) 海欧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节选自《水浒传》,武松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人称“行者武松”。
B.课文主要记叙了好汉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C.故事的内容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概括为:上冈→喝酒→打虎→下冈。
D.课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二、填空题
6.填空。
1.《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小说写的是________末年以________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在________起义的故事。
2.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喝酒→( )→( )→( )
7.生字扩词
冈:( )( ) 饥:( )( ) 碟:( )( )
斤:( )( ) 俺:( )( ) 榜:( )( )
杖:( )( ) 申:( )( ) 兼:( )( )
三、语言表达
8.扩句。
(1)船夫驾驶小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蝴蝶飞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是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牛吃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火车鸣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那阳谷县人民听得说一个壮士打死了景阳冈上大虫,迎喝将来,尽皆出来看,哄动了那个县治。——《水浒传》
9.句子中的“一个壮士”指的是____________。
10.你还知道这个壮士的哪些故事?请写在下面。(至少两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后提升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鲁达一次在茶坊吃茶,结识了史进,因久闻其名,便请他到酒楼喝酒。他们在途中又遇到史进的开手师父李忠,便邀请李忠一同前去。三人来到潘家酒楼,刚刚开始喝酒,便听到隔壁阁子有女子哭泣。
鲁达询问原因,却得知是民女金翠莲被恶霸“镇关西”强娶后拋弃。而所谓的“镇关西”,却是状元桥下杀猪卖肉的郑屠。
鲁达不禁bó rán dà nù ( ), 当场便要去打死郑屠,被史进、李忠苦苦相劝。他当即凑了十五两银子,给金老、金翠莲父女做pán chan ( ),让父女俩回去收拾行李,准备次日离开渭州。三人又喝了几杯,便离开潘家楼,在街头分手,各自返回住处。
鲁达次日一早便赶到金氏父女投宿的客店,安排他们安全地离开,直到金氏父女已经出城走远,方才离开客店。他赶到郑屠的肉铺,并以经略府的名义让郑屠亲自将肉切成臊子。郑屠先切十斤精肉,又切十斤肥肉,整整忙活了一个早晨,却被告知还要再切十斤软骨。
郑屠这才知道鲁达是在戏弄自己, nǎo nù ( )之下抄起刀便去和鲁达拼命,结果被鲁达一脚踹倒。鲁达怒骂郑屠,连打三拳,竟失手将其打死。他见情势不妙,一边声称郑屠诈死,一边迅速离开现场。郑家发现郑屠已死,便到官府告状。外面官兵搜捕,鲁达无处可去,只好跑到五台山出家避难,起法名鲁智深。
1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1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苦苦相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鲁达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4.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把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得淋漓尽致。
15.如果将武松应对大虫三招的动作改为“躲”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此时的武松心里会怎么想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几个成语来形容武松: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著的掌握。
ABD是属于《水浒传》中的故事。
C.“赵子龙单骑救主。”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典故。
2.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在句子中的意思的理解。
C选项中的“筛了一碗酒”中的“筛”的意思是斟(酒或茶)。
挺不住:坚持不住, 已经到达了极限, 不能继续支撑、坚持了。
挺好:非常好。
3.B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音及字形。
A肉馅(xiàn)
C湛蓝(zhàn)
D 胚胎(pēi)海欧——海鸥
4.C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
《景阳冈》出自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五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可以概括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课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A、B、D选项正确,C有误。
5.A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把“铁棒”比作“倒竖的虎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本题选A。
6.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 宋江 梁山 过冈 打虎 下冈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首先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内容进行回忆,其次将平日积累的文学常识填入即可。《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
【文学常识拓展】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理解能力。
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其次结合题目具体分析,填入恰当的内容。《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7. 景阳冈 山冈 饥渴 饥饿 碟子 碟片 几斤 斤斤计较 俺几个 俺家 榜文 榜样 拐杖 手杖 申请 申诉 兼职 兼并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组词的能力。注意避免错别字的出现,正确书写即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词语的积累,需要多阅读多学习。
冈:、冈岵、泷冈、昆冈之火、侯冈、环冈等。
饥:饥肠辘辘、饥寒交迫、闹饥荒、饥肠等。
碟:齐筋小碟、影碟机、庄周梦碟、盏碟、影碟、碟酌等。
斤:斤斗、煤斤、斤斤、缺斤短两、半斤八两等。
俺:俺去也、俺们、俺每、俺乔等。
榜:标榜、发榜、互相标榜、金榜等。
杖:倚杖、随年杖、邛竹杖、问事杖等。
申:申述、申论、申说、重申、申领、申屠等。
兼:软硬兼施、兼课、兼毫、兼祧、兼之等。
8. 船夫熟练地驾驶着灵巧的小艇。 美丽的蝴蝶慢慢地飞走了。 他是一棵挺脱的树。 一群老牛在低着头吃草。 疾驰的火车大声地鸣笛。

9.武松
10.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11.勃然大怒 盘缠 恼怒
12.文中指史进、李忠反复劝说鲁达不能冲动。
13.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人。
11.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这个词语读什么,然后根据词语写出拼音,书写拼音时一定要注意是写加点字的拼音,同时拼音要书写规范。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这里先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的含义。应该先解释词语的本意,再解释词语的语境义;如果二者一致,就直接结合在一起,综合回答。苦苦相劝:反复相劝,文中指史进、李忠反复劝说鲁达不能冲动。
13.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注意找到具体事例来体现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描写,环境描写的衬托来分析人物形象。本文通过描写鲁达帮助金氏妇女,打傻恶霸郑屠可以看出他是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人。
14. 比喻 夸张 吼声的恐怖、凶猛
15.不可以。因为“闪”表现了动作的敏捷,表现了人物的机警,而且“闪”是主动闪避,如果换成“躲”就显得很被动。
16.原来这冈上真有老虎啊!既来之,则安之。我一定不能慌,要镇定,坚决不能被它吓倒。
17.力大无穷、浑身是胆、机智勇敢
14.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振得那山冈也动。”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大虫的声音夸大了。“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虎尾比作成铁棒。把大虫吼声的恐怖、凶猛表现的淋漓尽致。
15.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字词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字词的意思。“闪”表现了动作的敏捷,表现了人物的机警,而且“闪”是主动闪避,如果换成“躲”就显得很被动。
16.考查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解答此题要结合当时的情境,可结合武松第一次上冈见到老虎的心理来写。“原来这冈上真有老虎啊!既来之,则安之。我一定不能慌,要镇定,坚决不能被它吓倒。”
17.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并结合文段“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对武松动作的描写可知武松力大无穷、浑身是胆、机智勇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