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以“振兴中华”为宗旨的资产阶级团体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这主要是指它(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打倒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C.根除了国民固有的封建愚昧思想 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篇章
3.“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4.2021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的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伟人,以下内容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是( )
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D.“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5.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
A.洪秀全 B.孙中山 C.秋瑾 D.蔡鍔
6.“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C.终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三民主义在中国得以实现
7.1905年的东京留学界,革命风气蒸蒸日上,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成为迫待解决的中心问题。为此孙中山建立了(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8.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命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个“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完成了翻地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9.“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该祭词纪念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 C.黄花岗起义 D.淞沪会战
10.《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中国20世纪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中国的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光复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12.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民报》 B.《新青年》 C.《知新报》 D.《时务报》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 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教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窃惟天地自然之利,乃民生日用之资,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能争雄竞胜。英之立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甚丰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遂甲天下。中国金、银、煤、铁各矿胜于西洋各国,只以风气未开,菁华阑而不发,利源之涸日甚一日……勘得滦州所属多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引为噶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辛亥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中华民国的建立,打破了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1)请举出洋务派的几位代表人物?
(2)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4.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材料一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中的“从机器上感觉不足”,清政府开展什么运动?提出什么口号?其目的是什么?
(3)意识到“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中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据上述几个救国方案的结局,结合材料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5.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代民族精英觉醒,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英勇奋斗,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健民之体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并当众销毁二百多斤鸦片。
(1)此人是谁?该禁烟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鸦片是毒品的一种,请你设计一条禁毒宣传语。
【收国之疆域】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2)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伊犁当时被谁占据?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何历史意义?
【救国之命运】
(3)图一人物曾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而流血牺牲自他开始;图二人物则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他们分别是谁?他们选择救国的政治道路有何不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94年,兴中会成立,它是以“振兴中华”为宗旨的资产阶级团体,A项正确;华兴会、 光复会均是1904年成立, 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A
【详解】
根据材料“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强调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项正确;题干“句号”与体现打倒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排除B项;“根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篇章,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
根据材料“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爆发,起义中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安葬于广州黄花岗,即材料所述“七十二健儿”,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黄花岗起义,D项正确;萍浏醴起义是1906年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07年12月2日中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派遣黄明堂、关仁甫率四百多人,潜袭广西镇南关,起义军很快占领鸡金山的三座炮台,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而材料中“黄花”等信息可得出体现的是黄花岗起义,而不是武昌起义,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驱,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并将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B项正确;“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对应的是林则徐表明禁烟的决心,排除A项;“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对应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的办学方针,排除C项;“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对应的是戊戌变法中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B项正确;洪秀全是农民起义领袖,秋瑾是主张推翻清朝统治的女革命家, 蔡鍔为推翻洪宪帝制再造共和做出了贡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说明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项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B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终结,排除C项;中华民国的政策没有实行下去,三民主义没有实现,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
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ABC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排除。故选D项。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A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这只是封建制度中的政治制度并不彻底,直到1949年以后的土地改革,我国又结束了封建的经济制度,至此,完全推翻了封建制度,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
依据“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是指旧历辛亥年,即1911年,粤是指广东,所以题干材料是指1911年4月由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的黄花岗起义,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C项正确;平型关大捷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北武汉,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项;淞沪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上海,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D
【详解】
材料“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深重。而“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可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故D符合题意;《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均为1895年,即19世纪末,时间不符合,排除A;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间不符,排除B;鸦片战争是19世纪40年代,洋务运动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C。故选D。
11.B
【详解】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B项符合题意;光复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是革命政党,排除A项;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成为中国国民党,不符合“第一个”,排除C项;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2.A
【详解】
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A项正确;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刊物,排除B项;《知新报》是维新运动时期由康有为筹划出版的刊物,排除C项;《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由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排除D项。故选A项。
13.(1)奕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
(2)买煤矿,买外洋船炮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1)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以奕 为代表;地方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为代表。
(2)
分析材料信息,“至恭亲王奕 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勘得滦州所属多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可以看出洋务派从事活动是买外洋船拍,开煤矿。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点睛】
14.(1)运动:义和团运动。口号:扶清灭洋。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由以阶级矛盾为主转变为以民族矛盾为主。
(2)运动: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4)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故“拳匪运动”指的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由阶级矛盾演变为民族矛盾。
(2)根据材料二“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从机器上感觉不足”反映的是清政府进行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也是封建统治者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根据材料二“制度上感觉不足”可知,当时的中国人是想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效仿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了戊戌变法,力图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屡遭列强侵略,战败后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面临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近代各阶层都进行了救亡图存运动,但大都以失败告终,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15.(1)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强调西北塞防重要;俄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祖国边防,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体现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谭嗣同,陆皓东;谭嗣同:改良道路(或资产阶级维新道路),陆皓东:革命道路(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
【详解】
(1)1839 年 6 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依据所学,标语可以从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进行设计。
(2)材料中的新疆和蒙古都属于中国的边疆地区,因此,材料中强调的是西北塞防重要性;1871年,沙俄占领了伊犁;1875年,左宗棠开始奉命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祖国边防,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体现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因此,图一是谭嗣同;1895年,广州起义中陆皓东英勇就义,孙中山称其为“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故图二人物是陆皓东;结合所学可知,谭嗣同的救国道路是改良;陆皓东走的是革命道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