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5.3 直线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间也无关
2.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0~15s内,B物体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B.前10s内,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C.10s末A、B相遇
D.5~15s内,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速度取决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D.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
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
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
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
5.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以B为参照物A向西运动
C.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B物体运动0.5s通过的距离是1m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其速度v越大
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少,其速度v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确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由东向西运动,根据图像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为8m/s B.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C.甲、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1∶1 D.10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某物体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1m,则该物体所做的运动可以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通过的路程与它的时间成正比
9.在某次直线短跑训练中,小明和小华同时从起点向终点冲刺,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C.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D.全程中,小华一直跑得比小明快
10.“频闪摄影”是硏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沿水平面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从a到b,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
C.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11.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C.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D.乙车在10s~40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12.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时间为1.2 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D.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1 m/s
二、填空题
1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_。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______。
(3)下面有四个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_(选填图乙中的选项字母)
14.如图甲所示,为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则在图乙的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中,能反映出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选填图乙中的序号)。
15.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______km。
16.如图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模拟图,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在80﹣120nm,它形成的气溶胶粒直径一般在100nm左右,100nm=_________m,飞沫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人们在打喷嚏时如果没有阻拦,上万个飞沫将以50m/s=_________km/h(相当于超级台风)的速度带出,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佩戴口罩。
三、综合题
17.如图是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即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记录的苹果下落的运动情况.
(1)由图可知,苹果做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如果该苹果从5 m高处落下,在着地前的最后0. 2 s内通过的距离是1.8 m,则该苹果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________.
A.等于9 m/s B.大于9 m/s C.小于9 m/s D.无法确定
18.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上如图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____________
(2)汽车平均速度,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
(3)A车是什么运动状态?______________,B车呢?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相同的时间,汽车__________运动的路程比较长.
19.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舫离.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_s(保留两位小数);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___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停车距离___(选填“越长”或“越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
(2)在右上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象_______ .(不需准确描点)
(3)分析表中1、2两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制动距离;则第3行的停车距离为_______.
(4)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_______,致使_______,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20.水平抛出的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做的运动我们把它叫做平抛运动.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同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动,已知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一物体从O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O为原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后,测得A、B、C、D的坐标分别为(5,1)、(10,4)、(15,9)、(20,16).
(1)小王认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张认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变速直接运动,______的说法正确.
(2)请写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式y=______.
(3)在实验室做平抛运动实验时,空气阻力不可避免,为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提高实验精度,在不改变实验环境的前提下,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______.
2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汽车在到达A点位置时,发现一行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3)请你为驾驶人员和行人各拟写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
A.由图可知,B物体在0~1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A符合题意;
B.前10s内,A物体先静止,从第5s开始做加速运动,直到10s末速度与B相同,而B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10s末,A、B物体的速度相同,B通过的路程大于A通过的路程,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5~15s,A的运动图象是倾斜的直线,表示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故选D。
4.C
【详解】
A.小车车头在A点时,在10.00cm刻度线处;小车车头在B点时,在1.00cm刻度线处,故小车从A到B运动距离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小车在A点时,时间为:“15:35:20”,小车在B点时,时间为:“15:35:23”,故小车从A到B的用时3s。根据可知,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
故B错误;
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则测量的时间t会偏大,根据可知,此时计算得出的全程平均速度会偏小,故C正确;
D.小车在C点静止释放至B点所用的时间为,小车在A点静止释放,C点至B点所用的时间为,分析可得,,故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A处由静止释放。若从C处静止释放,测量的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将偏小,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C.甲图是A物体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是B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C正确,AC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B物体的速度
所以
又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则A在前、B在后,若以B为参照物,A物体向东运动,故B错误,B符合题意;
D.有选项C可知,B物体的速度为,0.5s通过的距离为
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由左图可知,甲小车从0开始,经2秒,路程为8米,甲车的速度为
故A错误;
B.由左图可知,为s-t图像,乙小车从0开始,经4秒,路程为4米,乙车的速度为
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故B错误;
C.如右图可知,为v-t图像,丙小车速度为4m/s,甲、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故C正确;
D.10s时,甲车路程为
乙车路程为
两车相距
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A.已知物体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可根据求物体的平均速度,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因果关系,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与它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无关,故A错误;
B.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速度逐渐减小,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C.若某物体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1m,则该物体在每秒钟中的平均速度是相等的,但瞬时速度可能有所变化,所以所做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由可知,其通过的路程与它的时间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A.由图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通过的路程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路程和时间都相同,由可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
D.在跑步过程中,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有时速度比小明大,有时比小明小,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AB.甲乙两球起点和终点位置相同,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相等,甲有6个点,是摄影5次的结果,乙有4个点,是摄影3次的结果,所以时间不同,且甲的运动时间比乙长;由可知,甲乙运动相同路程时,甲所用时间长,所以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小。故AB错误;
C.由甲图可知,甲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甲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由乙图可知,乙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短,所以乙球速度越来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AC.由图示知道,甲车每个10s内的路程都为300m,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知道,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平均速度相等,故B错误,符合题意;
D.在10s~4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
乙车的平均速度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
A.由图可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说明每个相邻点之间所用时间相等,即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则每相邻两点间的运动时间是0.2s,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时间为1.0s,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路程越来越远,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路程
sCE6.0cm0.06m
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时间
tCE20.2s0.4s
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故D错误。
故选C。
13. 变速 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0.16 纸锥的质量(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 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
【详解】
(1)[1][2]由图可知,纸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直变大,所以纸锥的运动是变速运动。
[3]纸锥在AC过程中所用时间
t0.2s2=0.4s
则纸锥的平均速度为
v 0.16m/s
(2)[4]①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
[5]②根据控制变量法,应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也可)。
(3)[6]因为纸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直变大,所以纸锥的下落速度一直变大,因此只有C图符合要求,C符合题意;
故选C。
14.③
【详解】
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故图③符合题意。
故选③。
15.12
【详解】
小明乘车所用时间为
t=24min=0.4h
根据公式
可得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
s=vt=30km/h×0.4h=12km
16. 10﹣7 180
【详解】
[1]因为
1nm=10﹣9m
所以
100nm=100×1nm=100×10﹣9m=10﹣7m
[2]因为
1m/s=3.6km/h
所以
50m/s=50×1m/s=50×3.6km/h=180km/h
17. 变速 C
【详解】
(1)[1]由频闪照片知道,苹果运动的越来越快,故苹果做的是变速运动;
(2)[2]在最后0.2s苹果的速度是:
v=s/t=1.8m/0.2s =9m/s;
即苹果运动的最大速度是9m/s,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9m/s, C符合题意.
18. 0.1m/s 0.4m/s 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详解】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汽车A的四组数据分别是(1s,0.1m)、(2s,0.2s)、(3s,0.3m),(4s,0.4m),在图象中做出这四个点,然后用线将它们连起来;汽车B的四组数据分别是(0.5s,0.2m)、(1s,0.4m)、(2s,0.8m)、(3s,1.2m),在图象中做出这四个点,然后用线将它们连起来.图象如下:
(2)汽车A的平均速度:v A ===0.1m/s,汽车B的平均速度:v B ===0.4m/s,
(3)因为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都为一定值,所以两辆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4)因为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 A <v B ,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汽车B的运动路程要长.
19. 0.67 速度 越长 停车距离 反应距离 73 m 增大 停车距离增大
【详解】
(1)根据第一组数据知道,当行驶速度是v1 =60km/h=60/3.6m/s时,反应时间是:t1 =s1/v1=11m/50/3m/s=0.67s;当行驶速度是v2=80km/h=80/3.6m/s时,反应时间是:t2 =s2/v2=15m/80/3.6m/s=0.68s;当行驶速度是v3 =100km/h=100/3.6m/s时,反应时间是:t3 =s3/v3=19m/100/3.6m/s≈0.68s,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t=t1+t2+t3/3=0.67s+0.68s+0.68s/3=0.67s;从表格中数据知道,三次测试中,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刹车距离随着增大,所以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行驶速度;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停车距离越长;
(2)汽车刹车过程分以原行驶速度的匀速行驶和由原始速度开始均匀减速直到速度为0,所以v-t图象如图:
(3)分析表格中1、2两行数据知道,停车距离 =反应距离+制动距离,所以第3行的停车距离为19m+54m=73m.
(4)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增大,致使停车距离增大,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识汽车刹车距离包含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反应距离受汽车行驶速度和司机反应时间的影响.
20. 小张 选用密度大的物体来做实验或质量大和体积小的来做实验
【详解】
(1)[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的是匀速运动;在水平方向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一定的;A、B、C、D四点的横坐标分别为5,10,15,20;由原点到A点得时间t1=,由A到B点、B点到C点以及C点到D点得时间t2=t3=t4=,即原点、A、B、C、D五个点之间相邻两个点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A、B、C、D四点的纵坐标分别为:1,4,9,16;则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cm,3cm,4cm,7cm;相等时间内路程不一样;故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即小张的说法正确;
(2)[2]设相邻两点的所用的时间为t;在竖直方向上,由四点纵坐标可知,当第1t时间内,下落距离为1cm;下落2t,下落距离为4cm;下落3t,下落距离为9cm;…
由数据规律可知,在竖直方向上竖直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为:y=kt2;
(3)[3]因为物体的体积越小,所受的空气的阻力越小;由V=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越大的物体的体积越小;故选用密度大的物体来做实验;或质量大和体积小的物体来做实验.
21.(1)27m(2)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详解】
已知:反应时间是t=1.2s,速度是v=15m/s,
∴反应距离
;
再经过1s的时间汽车到行走路线,此时人走过的路程为:
,
考虑到车的宽度,汽车能撞上行人.为了行车安全,请勿酒后驾车 请按信号行走 过马路时小心车辆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