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6 表里的生物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2.下列词语的音节中,首字母都需要大写的一组是( )
A.周恩来 北京 人民
B.雷锋 长城 广州
C.五星红旗 主席 骄傲
D.中国 银行 城内
3.下列四组词语中,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希望 期望 渴望 B.思念 思想 思考
C.考查 考试 考核 D.热爱 酷爱 喜爱
4.爸爸坐在( )给叶叶写信。
A.公司里 B.市政广场
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5.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
A.总共 B.概要,要略 C.所有的 D.平常,普通
6.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 )
A.生物失去生命,与“活”相对 B.不活动,不灵活 C.不可调和的 D.不能通过
二、填空题
7.给多音字组词。
看 kān( ) kàn( )
恶 è( ) wù( )
秘 mì( )bì ( )
转 zhuǎn( ) zhuàn( )
蒙 mēng ( ) méng( ) měng( )
8.把句中加点的部分换成相应的四字词语。
(1)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
(2)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
(3)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
(4)父亲没有回答。( )
三、语言表达
按要求完成句子。
9.________地球停止旋转,洗澡水________不会产生这种漩涡。(填关联词语)
10.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牛身上被他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蹲在旁边,看着父亲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表里的生物(节选)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3.读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这些句子是对“我”的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从而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4.父亲为什么说是小蝎子在表里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认为“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中的“活的生物”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
16.“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举一个实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表里的生物(节选)
①“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竭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②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③“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④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⑤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笔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⑥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7.《表里的生物》是一篇__________(填文章体裁),作者是现代诗人、学者__________。
18.“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小蝎子的尾巴”是指表里的什么?父亲为什么把它说成是会蜇人的小蝎子的尾巴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四自然段中有三个表示“不确定”的词语,这三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词语体现出“我”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0.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我吓了一跳”写出了“我”的意外和困惑。因为“我”实在想像不出美丽的表的世界里会有一个丑恶的小蝎子。( )
(2)我并没有把父亲说的表里面有一个小蝎子当真。( )
21.“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为什么“我”不说了呢?
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中句式杂糅,应删去“写的”;B中语义重复,“漫山遍野”和“到处”重复;C中不合逻辑,应是“听了并讨论”。
2.B
略
3.B
略
4.B
【详解】
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积累能力。此题出自课外阅读中程玮的《少女的红发卡》。爸爸坐在市政广场给叶叶写信。
5.C
6.B
略
7. 看护 看见 恶人 厌恶 秘密 秘鲁 旋转 转动 蒙骗 蒙住 蒙古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给多音字组词,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字音,然后再组词。
看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kàn ①使视线接触人或物:~书。~电影。~了他一眼。②观察并加以判断:我~他是个可靠的人。你~这个办法好不好。③访问:~望。~朋友。
kān①守护照料:~门。~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好几台机器。看押;监视:~犯人。~俘虏。
恶是个多音字,有四个读音。
è 恶劣;坏:~习。~意。
wù 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深~痛绝。
ě①[恶心] ②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③.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你别在这儿~我了。④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他。
wū①同“乌”。 ②表示惊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秘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mì① 秘密:~诀。~室。~事。②保守秘密:~而不宣。~不示人。③罕见;稀有:~宝。~籍。
bì①译音用字,如秘鲁(国名,在南美洲)。②姓。
转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
zhuǎn ①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身。~脸。~换。~移。好~。向左~。向后~。~败为胜。由阴~晴。②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达。~交。~送。这封信由我~给他好了。③姓。
zhuàn ①旋转:轮子~得很快②绕着某物移动;打转:~圈子。~来~去。③绕一圈儿叫绕一转。
zhuǎi 转文:他平时好~两句。说大白话就行,用不着~。
蒙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
méng ①蒙昧:启~。②遮盖:~上头巾。③承受;遭受:承~指教。~难。4.形容雨点细小:~~细雨。⑤忠厚的样子。
mēng ①欺哄:休想~人。②随便胡猜:瞎~。③昏迷:头发~。
měng 蒙古族。
8. 与日俱增 形形色色 如痴如醉 一声不吭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可以从与意思具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找,平时也要多积累。
(1)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2)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3)如痴如醉:意思是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看得入神。
(4)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9. 如果 就
10.这些都是事情。
11.排比
9.略
10.略
11.略
12. 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我蹲在旁边,看着书和有字的纸片被父亲投到火炉里去。 鱼钩上闪烁着光芒! 示例:美丽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学校没有什么好写的。 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难道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吗?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型的相应变化。第一二题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化,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转换即可。第三题的缩句中,应注意只留下主谓宾语即可。第四题中扩句,要添加形容词,找到合适的地方加入修饰的词语。第五题改为陈述句,即去掉反问词,注意句子的意思不改变。第六题中,改为反问句,即加上反问词,要注意句子的意思不要改变。
故答案为:(1)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2)我蹲在旁边,看着书和有字的纸片被父亲投到火炉里去。
(3) 鱼钩上闪烁着光芒!
(4)示例:美丽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5)学校没有什么好写的。
(6)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难道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吗?
13. 语言 心理 有强烈好奇心,充满想象力,求知欲强
14.父亲这么说一是可以阻止“我”随便动表,二是对于“我”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远无法理解表里那些精密零件的构造原理。
15.表里的指针
16.小时候,我总以为老母鸡能孵出小鸡,自己也能做到。于是就每天搂着几个鸡蛋不肯离开,还曾为自己孵不出小鸡而哭着问妈妈为什么。
13.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人物描写方法的辨析。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中所描写的内容,结合平时对于描写方法的理解完成。
通过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为什么呢?’”可知,这是“我”的语言描写。“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可知这是“我”的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强烈好奇心、充满想象力、求知欲强的孩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通过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可知,“我”常常对父亲的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而父亲因为怕“我”随便动表,又无法向幼小的“我”解释表里的构造原理,故父亲说是小蝎子在表里边。据此回答即可。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结合课文《表里的生物》可知,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也以为能发出声音的表里也有一个活的生物。实际上“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只是表里的指针。
16.
本题为思路拓展题,根据题目提示,写出“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类似的经历即可。
首先要明白“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指的是因为小时候不懂事,常常由于想法幼稚而做过的“傻事”,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类似的事即可。答案不定,符合主题即可。
17. 叙事文 冯志
18.指表里的秒针。因为1.让我不要动他的表 2.因为我好奇心强,这么说更能使我信服。
19. 大半 一般 也许 不断探索
20. √ ×
21.因为随着年龄的成长,“我”的好奇心会随着成熟而减少。
17.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
《表里的生物》作者是冯志。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18.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结合句子“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和文章内容可知,“小蝎子的尾巴”是指表里秒表。而父亲把它说成是会蛰人的小蝎子的尾巴则是不想让“我”动他的表。
19.
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人物分析。
“不确定”的意思即没有可以肯定的、明确的数量、结果等。联系全文内容可知,因为“我”问父亲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所以“我”对问题的答案、结果都不确定。根据“我”与父亲的对话,找到相关的内容。由此可得出“我”不断探索的精神。
20.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结合文章内容“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可知此题说法正确。
(2)结合文章内容,“我”的问题“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可知“我”已经把父亲说的表里面有一个小蝎子当真了。此题说法错误。
2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这样的话”是“我”充满好奇心的话语,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而“我”不说,则是因为“我”成熟之后减少了对世界的好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