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4黄继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4黄继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15: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24*黄继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
A.突然而猛烈 B.凶狠残酷 C.显示出来
2.“黄继光愤怒地( )着敌人的火力点。”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注意 B.注视 C.凝视 D.俯视
3.下面各项字形有误的一项( )
A.芙蓉 洛阳 玉壶 大雁
B.砚台 乾坤 皮囊 恭敬
C.勤劳 博学 贫穷 英伦
D.鱼腹 剖开 窟窿 浑乱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语言描写 ②心理描写 ③外貌描写 ④动作描写 ⑤神态描写
(1)“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
(3)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A.①③④⑤ B.②①④③ C.①⑤③④ D.①⑤④③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依次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战役  屡次  摧毁  晕倒
A.yì lǚ cuī yūn B.yù lǔ chuī yūn
C.yì lǚ chuī yùn D.yù lǔ cuī yùn
二、填空题
6.认真观察成语中“惊天动地”第二和第四个字的特点,然后完成下列成语。
喜( )厌( ) 忆( )思( ) 化( )为( )
瞻( )顾( ) 声( )击( ) 扬( )避( )
7.同音字组词。
【gōng】 ( )敬 ( )击 成( ) ( )共
【wéi】 ( )一 ( )护 包( ) ( )反
【táng】 ( )果 ( )皇 胸( ) ( )朝
【luò】 ( )阳 ( )驼 联( ) ( )叶
三、语言表达
8.理清脉络,内容梳理第三步。
1.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
2.本文记叙了在__________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去参观黄继光纪念馆,面对英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意思”的不同意思造句。
1.指意义、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意见,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葵花之最
二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是在昆仑山上度过的。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
快到“五一”了,冰封的道路渐渐开通,春节慰问品运到了。五颜六色来自五湖四海的慰问袋最受欢迎。小伙子们希望从绣着花的漂亮布袋里,摸出一双精致的鞋垫,做一个浪漫的梦。姑娘们没有这份心思,只想找点稀罕的吃食,打打牙祭。整整一个冬天,除了脱水菜和军用罐头,没有见过绿色。可惜,关山重重,山路迢迢,花生走了油,瓜子变哈喇,沙枣颠成粉末,面粉烙的小果子像出土文物……
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清香。那是一个绣着黄色“八一”和红色五星的小白口袋。针脚毛茸茸的,绣活手艺不高,想必出自一个笨手笨脚的胖姑娘。打开一看,是一袋葵花子。颗颗像小炮弹一样结实,饱满得可爱。
我们每人抢了一把,一尝,竟是生的。葵花子中埋着一封信。信是从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小学发出的。孩子们请求解放军叔叔们,把他们精心挑选出的葵花子,种在祖国的边防线上。这根本不可能!昆仑山是世界第三极,雪线上连草都不长,还能开葵花?我们都默不作声了,只听见屋外风在嘶鸣。我们大着胆子,把葵花子种在院子里。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来看,松土施肥。
葵花发芽了。先探出两片嫩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后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地长大起来。
然而,我们高兴得太早了。不知道该算是上个冬天最迟,还是下个冬天最早的一股冷风,冻死了绝大部分葵花。但却奇迹般地保存下一棵幼苗。它并不是最强壮的,也许因为近旁有一块大石头。受到启发,我们用石头为葵花围起一圈不透风的篱笆。
现在,我们每天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不知道的人,以为里面养着活蹦乱跳的小生灵。
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自己生命的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出了纽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早上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地扑向葵花。
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向日葵却凝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在冰雕玉琢的莹白之中,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像面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丁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五分硬币那么大, 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其上,像一块光滑的表蒙子。刚分裂出的葵花子还未成熟,像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
向日葵身上的冰花越结越厚,最后凝固成一方柱形的冰晶。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10.“我们每天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这个动作描写表现了战士们_____的心情。
11.哪些句子反映了昆仑山环境的恶劣?任选一处用“ ”在文中画出来。
12.向日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放出一朵明艳的花。它是告诉世界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3.你觉得葵花和战士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大江保卫战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提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提,保住大提!”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áo)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 zhēng)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liǔ)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在安造坑(yuàn),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国老师周送兰;在簰(pái)洲湾,他们给攀上树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4.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
劈波斩浪: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短文中相关语句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这句话点明了情况的危急,环境的恶劣,衬托出战士们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
B.短文第5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民解放军比作“红五星”和“迷彩服”,这样写让读者心中生出崇高的敬意。
C.短文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飞向”构成排比句式,向我们展示出战士们奋勇救人的英姿。
D.“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副对联是对官兵们抢险救灾情景的高度概括。上联主要从听觉的角度反映出环境的恶劣,下联主要写官兵们的付出,言简而意赅。
16.下列对写作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叙议结合、情景交融,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B.短文开头交代了大江保卫战的背景,营造出形势万分危急的氛围,点明一场大江保卫战已经打响!
C.作者所选的事例典型而突出,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读者在感动的同时领悟到文章的主旨。
D.本文既有对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人的写照,点面结合,使得子弟兵的本色得到充分的展现。
17.短文中哪个场面打动了你?写出你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暴风雨”意思是突然而猛烈的风雨,在句中指子弹如暴风雨一样,来得突然而猛烈。“暴”的意思是突然而猛烈。
2.B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先理解词语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注意”指留意、关注,把意志放在某方面,强调注意力。
“注视”指注意地看,视线由眼睛出发,突出“看”这个动作。
“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有一定是的时间长度。
“俯视”指从高处往下看,强调了视线出发点的位置和角度。
题干中,黄继光是愤怒地看着敌人的火力点,用长时间地凝视不合适,他的位置也不合适用俯视,只有“注视”最合适。
3.D
【详解】
考查学生对词语书写的掌握能力。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书写。D项“浑乱”应为“混乱”。
4.D
【详解】
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之一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1)从“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
(2)从“目光凶恶可怕”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
(3)从“张开、扑、堵”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
(4)从“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
5.A
【详解】
考查汉字字音。
战役:zhàn yì,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或全部目的,在统一指挥下进行的由一系列战斗组成的作战行动。
屡次:lǚ cì,副词。一次又一次地。
摧毁:cuī huǐ,用强大的力量彻底破坏;毁坏。
晕倒:yūn dǎo,指因头晕而站立不稳倒在地上。
6. 新 旧 苦 甜 险 夷 前 后 东 西 长 短

7. 恭 攻 功 公 唯 维 围 违 糖 堂 膛 唐 洛 骆 络 落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情况。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注意同音字的不同字义,明确组成词语的固定搭配,写出同音字即可。汉字中同音字很多,注意平时多积累,不要写错别字。
8.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上甘岭战役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生命 黄继光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黄继光叔叔,您和您的战友付出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我要以您为榜样,勤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9. 这段话的意思,我终于搞懂了。 这篇文章挺有意思。 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10.期盼
11.寒凝一切的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早上起来,天地一片苍茫。
12.告诉世界它顽强的生命力。
13.葵花和战士都有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14. 文中形容大江保卫战使人感受很深,对人震动很大。 文中指冲锋舟行进时冲开波浪。
15.B
16.A
17.子弟兵奋勇向前,在九江赛城湖大堤抢险救灾的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我。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解放军战土挺身而出,担负起保卫大堤的重任。他们肩上是沉重的沙包,脚下是泥水,还夹杂着嶙峋的片石,但战士们并没有将这些困难放在心上,他们来回穿梭,用血与汗谱写了一曲豪迈的英雄赞歌。
14.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劈波斩浪:船只行进时冲开波浪,比喻排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也指勇敢向前的精神。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这句话并不是比喻句,比喻句要求有本体、喻体和喻词,本句构不成比喻句。
16.本体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正确辨析能力。本篇文章是一篇记叙文,不是散文。
17.主观题,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自己所想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