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联系句子,选择带点字词最恰当的意思。
1.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
A.清脆的响声 B.声音清脆宏亮 C.清脆 D.宏亮
2.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
A.缓慢从容 B.慢吞吞 C.动作迟缓 D.慢慢
3.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 )
A.无拘无束 B.形容景物凄清、幽雅 C.形容雨落的样子 D.自然大方,不拘束
4.在朦胧的寂静中屹立着这棵白桦。( )
A.月色昏暗的样子 B.不清楚,模糊 C.糊涂 D.看不清
5.融冶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 )
A.分解融化 B.融会贯通 C.和乐舒适 D.和煦明媚
6.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
那草滩的绿,______;那菜花的黄,______;而那湖水的蓝,又是______啊!
①黄得蓬勃 ②蓝得多么醉人 ③绿得娇嫩
A.213 B.312 C.123 D.321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8.对下列这节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A.这节诗是说,朝霞让白桦树显得更美,尤其是当树干上有了朝霞的光彩的时候。
B.这节诗中的“徜徉”“姗姗来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既让人感受到朝霞的动态美,又写出了白桦仿佛在等待朝霞来临的感觉。
C.这节诗中的“又”说明白桦原本就洁白光亮,如今更加容光焕发。
D.这节诗中的“抹”照应了第一节中的“涂”它们带给我们的感觉完全一样。
9.下面词语中,填入“夜色 ,月亮正挂在树梢”中最恰当的是( )
A.清静 B.清净 C.清幽 D.清纯
二、填空题
10.查字典,填一填。
查加点的字 部首 选择正确的字义,在括号里打“√”
半明半昧 ①糊涂,不明白。( ) ②隐藏。( ) ③昏暗。( )
摇摇欲坠 ①落,掉下。( ) ②往下沉。( ) ③系在器物上垂着的东西。( )
11.按要求写词语。
(1)墨绿、浅绿: ________蓝、________蓝、________蓝
(2)白雪皑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姗姗来迟: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照样子写句子。
1.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_______是_____,是_____,是____。
13.注意诗歌中加点的部分,仿照着写一首小诗。
这些事——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是永存脑海的记忆:
月明的园中, ________________
藤萝的叶下, ________________
母亲的膝上。 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能力展示台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4.《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______之情。
16.《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_________。
阅读。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走过 路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 叙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 突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17.如果你不认识“一沓美钞”的“沓”,应按(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画。“沓”字在字典中有两个读音,解释分别如下:①tà 多,重复;②dá 量词,用于重叠起来的纸张或其他薄的东西。文中“沓”应读作( )。
18.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9.短文第四自然段写道“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克雷斯是如何帮助别人的,帮助的时候又说了怎样的话?请你展开想象,写其中的一个场景,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人给这篇短文想了四个题目:《给我一个承诺》《一沓美钞》《爱的链条》《克雷斯》。你会选择哪一个,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1.写作。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从夜间飞行的蝙蝠身上得到启发,人们发明了雷达;从被食肉鸟吞食的幼龟中,人们懂得了自然之道……
本次习作中,你可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奇妙的自然现象,也可以写一写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C
1.
这道题考查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结合“波涛”可知应该是形容某种响声,所以选择A答案。
2.
这道题考查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姗姗来迟:姗姗,走得缓慢从容。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所以选择A答案。
3.
这道题考查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潇洒: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拘束。
所以选择D答案。
4.
这道题考查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朦胧: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
所以选择B答案。
5.
这道题考查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融冶:分解溶化,融会贯通,和乐舒适,和煦明媚。
结合“风”可知选择C答案。
6.B
【详解】
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也可根据语言习惯,句段前后的联系做出答案。
7.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在解答时首先需要熟知病句的类型。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以把“通过”或“让”去掉。
C.搭配不当。“优美的舞姿”不能“在耳边回响”。
D.成分残缺,可在“已”后加上“成为”。
故答案为B。
8.D
【详解】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节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B、C正确 D:错误;这节诗中的“抹”照应了第一节中的“涂”,它们带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9.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
A.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
B.清静:指(环境)安静;不嘈杂。
C.清幽:指(风景)秀丽而幽静。
D.清纯:指清秀纯洁。
根据各项词义,结合本题语境,月亮正挂在树梢,应选填词语“清幽”。
10.日 ③
土 ①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识记。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所以“昧”的意思是昏暗。是日字旁。
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所以“坠”的意思是落,掉下。是土字旁。
11. 深 天 浅 生机勃勃 文质彬彬 人才济济 津津有味 欣欣向荣
【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词语,要先观察所给例词的特点,然后依据其特点,结合所学或积累的词语作答。
(1)所给例词均是表示绿色的词语,结合给出的提示“蓝”可知,本题要填写与“蓝色”相关的词语,这类词语较多,如:蔚蓝、深蓝、浅蓝、宝石蓝、湛蓝等。
(2)根据例词可知,本题要仿写ABCC式词语,ABCC式词语指前两个字不同,后两个字相同的四字词语。这类词语较多,如:大名鼎鼎、烈日炎炎、春雨绵绵、无所事事、生机勃勃等。
(3)根据例词可知,本题要仿写AABC式词语,AABC式词语指前两字相同,后两个字不相同的四字词语。这类词语较多,如:头头是道、嗷嗷待哺、彬彬有礼、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等。
12. 清洁工这个工作虽然平凡,然而它却给城市带来了洁净。 乡村的夜晚 安静的 祥和的 温馨的
【详解】
本题考查了造句的能力,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并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在句尾加上句号、问号或者感叹号。造句的方法多种多样,这边需要注意造句的时候内容要积极向上,造句一定要通顺,不能有语病,不累赘叙述。
1. 本句话中加点字“虽然……然而……”表示转折关系,造句时注意。
2. 本句话中加点字“是……是……是……”表示并列关系,造句时注意。
13. 归巢的鸟儿 月下的田野 散步的人们
略
1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15. 排比 反问 热爱
16. 自然现象 心中经历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等。
14.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15.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写作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排比、反问修辞手法。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
16.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结合文段内容“天上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自然现象。“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心中经历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等。
17. 部首 水 4#四 dá
18.走过 叙述 突然
19.一位老奶奶在风雪中回不了家,迷路了。克雷斯搀扶着老奶奶,陪着她在寒风中找到了来寻找她的亲人,当老奶奶的亲人们感谢他时,克雷斯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20.《给我一个承诺》;这句话与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相呼应,正是这个承诺,让人们将爱心接力。
17.
这道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之部首、笔画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查部首查字法,注意再查几画应该是除掉部首之后剩下部分的笔画。加点字的意思选择要根据所给词语意思来确定,注意读音的正确书写。
18.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词语释义以及用法的掌握能力,需要学生根据语境对相近的词语进行选择。
第一个空的语境为骑马的男子恰巧经过,故应该选择“路过”来表示这种碰巧的情景,所以要划掉“走过”。
第二个空的语境为克雷斯将骑马男子的话讲给别人听,因为不是自己的话,所以应该选择“转述”,划掉“叙述”。
第三孔的语境为他对于少年讲的话非常惊讶,所以应该选择“竟然”,划掉“突然”。
19.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题要求学生想象一个场景,描写出克雷斯帮助别人的方法和帮助时说的话语,在描写过程中注意运用人物描写,尤其是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0.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标题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然后就是能够表现文章的主题。文章多次出现和承诺有关的句子,主要内容也是写承诺给人带来的转变,故选择《给我一个承诺》作为题目中最好。
21.
奇妙的大自然
大自然是奇幻无穷的,你怎么也不会想到,植物竟把会飞的动物给捕捉了。今天,就让我来介绍一下神奇的捕蝇草吧!
捕蝇草是众多食虫植物中的一种,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特征就是能够很迅速的关闭叶片博食昆虫,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
我家楼下就有一盆捕草蝇,没事的时候,我会去观察一会儿。今天我观察了好一会,在远处看捕蝇草,就像一群正要飞翔的蝴蝶,可以近处仔细看的时候,又不像蝴蝶,哪里不像呢?你看在它叶子边缘处,有一些小刺,像针一样锋利,花心里也有一些小刺,这些小刺用肉眼看不清楚,但用手能摸得到。从侧面看捕蝇草的叶子还像一只恐龙张开的血盆大口,还真有点可怕。
我观察捕蝇草的时候,有一只“无头小苍蝇”飞向捕蝇草的花心,便开始贪婪的吮吸又香又甜的花蜜,还真是悠闲自在,它一会攀爬,一会俯冲,玩的不亦乐乎!就在这时,苍蝇无意中碰到一根“针”——叶子中心的一根针。捕蝇草就立刻合上了叶片,于是,死神就无情地把苍蝇带走了。
神奇的捕蝇草告诉我们:大自然是美的,也是残酷的。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认真审题可知,此次习作为话题作文,可以先给文章拟定一个标题再进行写作。写作时应注意:
(1)文章可以开门见山直接交代自己发现的奇妙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2)中间部分可以对这个奇妙的自然现象进行详细地介绍,并点出其奇妙之处在哪里。
(3)文章结尾可以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写出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此外,文章要书写工整,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