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 5 草船借箭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B.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壮。
C.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付丹青、几朵血梅?
D.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轮的,我都非常喜欢。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提供(gòng) 寒漪(yī) 万顷(qīnɡ) 崭新(zhǎn)
B.铸造(zhù) 秉性(bǐng) 山坞(wù) 难堪(kān)
C.春晓(xiǎo) 腰胯(kuà) 矜持(jīn) 计谋(móu)
D.霹雳(pī) 镌刻(juān) 华侨(qiáo) 拟定(nǐ)
3.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正确理解是( )
A.表示对曹操借鉴的感谢。 B.讽刺曹操上了当。
4.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 ,曹操 ________。( )
A.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 B.勇敢机智 小心谨慎; C.神机妙算 爱惜士兵
5.“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 )
A.忠厚守信 B.欺骗周瑜 C.不诚实
二、填空题
6.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学习了课文后,我们认识了___的诸葛亮,___的林黛玉,______的武松,___的孙悟空,这些人物都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草船借箭》改编自《___》,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是___________。我还会把有关四大古典名著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周瑜打黄盖______________
2.诗词能叙事,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诗词能绘景,王维说:“月出惊山鸟,___。”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我想到了陆游的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
3.“___,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古诗______,作者是___代___。
7.填空。
1.本文从诸葛亮“识人心、知天象、晓地利”三方面落笔,表现他的“神机妙算”。“识人心”是指他清楚鲁肃忠厚守信、周瑜嫉贤妒能,更知曹操___________;“知天象”是指他______________;“晓地利”主要指他“借箭”回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作者是__________。主要写了魏、蜀、____三国的故事。其中“桃园三结义”“_________”“火烧赤壁”“_________”等故事广为流传。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羊把果树给啃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拉骆驼的说:“我们从门头沟来,我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下面的台词补充完整。
时间:深夜三四点钟。 人物:鲁肃和诸葛亮。 地点:船的旁边。
鲁肃(很疑惑地问):今天你要带我去哪里呢?
诸葛亮:_________
鲁肃(惊讶):________
诸葛亮:其实,我们只需坐在船上饮酒取乐,就可以借到曹军的箭。
鲁肃: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却—( ) 商议—( )
11.听到诸葛亮要立下军令状后,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
A.因为箭有了着落,打败曹操指日可待。
B.诸葛亮的回答,正合周瑜之意,他以为诸葛亮中了他的圈套。
C.周瑜看到了孙刘联盟中刘备一方的诚意。
12.读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周瑜为什么强调说这是“公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读出这句话的潜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段通过对话描写,分别刻画了周瑜和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4.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周瑜表面上对诸葛亮客气,内心却暗藏杀机。客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暗藏杀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16.对“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事”“不要推却”这两个词进一步说明周瑜很狡猾。
B.周瑜担心诸葛亮不中自己的计谋,强调“公事”,让诸葛亮无法拒绝。
C.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这是一个不能推托的任务,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D.这句话说明周瑜认为只有诸葛亮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17.“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_________。“立下军令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B项:“军令壮”应为“军令状”,(名)戏曲和旧小说中将士接受军令后所立的保证文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罪。
C项:“一付”应为“一副”,数量词。
D项:“美妙绝轮”应为“美妙绝伦”,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
2.A
略
3.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理解句子,要领会句子中的内容要点,概括出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注意辨析句子的含义,要多揣摩,仔细思考,加以分析。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句话出自课文《草船借箭》。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文中诸葛亮利用巧计借到了曹操的十万余支箭。而句子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正是讽刺曹操上了当。
故选:B。
4.A
【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1]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是足智多谋。
曹操:魏武帝曹操(155年 [1] —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 ,沛国谯县人 。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是谨慎多疑。故选A。
5.A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根据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出自课文《草船借箭》,结合前文,诸葛亮对鲁肃说,“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可知鲁肃遵守了对诸葛亮的诺言,没有对周瑜提借箭的事,感受到鲁肃忠厚守信的品质。A选项正确。
6. 神机妙算 多愁善感 武艺高强 神通广大 三国演义 赵子龙单骑救主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烟花三月下扬州 时鸣春涧中 五千仞岳上摩天 童孙未解供耕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月出惊山鸟”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 多疑谨慎 算准了三天后江上有大雾 顺风顺水 长篇章回体 罗贯中 吴 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
略
8. 果树被羊给啃了。 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 路边的花都在向路人招手。 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详解】
1.“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
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4.考查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9. 带你去借箭。 到哪里去借箭? 真的可以吗?你不怕曹军来进攻吗? 不怕,曹军一定会送十万支箭的!
略
10. 推辞 商量
11.B
12. 他在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的任务。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造出十万枝箭。
13. 阴险狡诈 顾全大局
10.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掌握情况。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
推却:意思是拒绝接受。近义词有推辞、拒绝、推脱等。
商议:指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建议。近义词有商量、讨论等。
1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题不难,文中有文字信息可供参考分析。解答此类问题,还是要从文章中的句子入手,找到相关的文字信息,反复阅读,体会文意。
根据《草船借箭》文中周瑜想借“缺箭”为难诸葛亮,却不知诸葛亮早已识破计谋,将计就计。故本题选B。
1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作答时语言要简练明确。
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和理解,周瑜担心诸葛亮不中自己的计谋,故意强调“公事”,让诸葛亮没法拒绝。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这是一个你不能推迟的公务,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我倒要看看你怎么造出十万枝箭。写言外之意时注意体现出周瑜阴险狡诈性格即可。
13.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
《草船借箭》中,讲述了周瑜想借“缺箭要造箭”为难诸葛亮,却不知诸葛亮早已识破计谋,将计就计。后来在鲁肃帮忙下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的故事。从中体现出了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和诸葛亮胸怀宽广、足智多谋的性格特点。
14.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但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
15. 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令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后,他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16.D
17. 他以为奸计得逞 他认为诸葛亮三天之内是不可能造好十万支箭的,到时可以以军法的名义除去诸葛亮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