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选择题
1.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人们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状元,此人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的春天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3.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4.下图是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比例图。该图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 )
A.地区分布不平衡 B.资金少,规模小
C.行业分布不平衡 D.一战期间增长迅速
5.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6.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身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模范街。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A.政治生活民主化 B.社会生活近代化 C.思想文化科学化 D.民族经济工业化
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8.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这表明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 )
A.坚持民主,提倡科学 B.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C.批判开放,拥护传统 D.贴近群众,弘扬经典
9.据下表现象推知,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二阶段发展出现新变化的原因是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简表(部分)
阶段 时间 公司数量 资本总额
第一阶段 1914年8月前 146个 41148205元
第二阶段 1914年8月后至1919年 232个(新注册) 91867500元(新注册公司)
…… ……
A.洋务运动利涧的刺激 B.外商企业在华投资增加
C.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控制
10.清末留学生积极宣传剪辫易服,改穿西装。认为西装之精神在于发奋努力,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性根。这种认识反映出当时( )
A.社会各界崇洋媚外的风气 B.对西方文化的正确认识
C.西服已成为社会流行服饰 D.崇尚变革救亡的文化心理
11.结合下列图表,最合理的结论是( )
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 40 600多 4.3
1919年 120 4500 18.8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快速 B.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
C.近代民族工业分布不平衡 D.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12.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到人们的青昧
B.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
C.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D.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13.一位民族资本家写道:……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二善后。”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封建势力的阻挠 B.外国工厂的优势
C.官僚资本的挤压 D.民族资本家的怠惰
14.民国初年,北大教授辜鸿铭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
A.科举制度也能培养出新式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时尚
C.留洋人员在这一时期社会地位非常高 D.近代中国社会逐渐走向开放
15.甲午战败后,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回到故乡江苏南长沙通创办了大生纱厂。这一史事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近代教育事业 B.近代民族工业 C.近代新闻出版 D.近代民主政治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创办大生纱厂,对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摘编自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一以张喜创业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三:(简玉阶)广东省南海……二十九年(1903年)前后,携少量资金回国,注意到卷烟业前途将大有发展,于是创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办后二、三年,由于扩充规模,以致缺少流动资金,曾一度停办……民国四年(1915年)资本额增为一百万元,……并在上海、广州、北平开设了分厂……随后又于民国七年(191年)增加资本为五百万元(据说是用盈利增加的资本,股东并未缴款)。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材料一图中的两个企业是在近代哪一重大事件期间创办的?这些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动力。这种“籍‘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和道路在当时被称之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简玉阶创办企业初期面临的困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企业在民国初年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7.通商·兴起·变化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通商口岸分布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填写下表。(每空任写一个)指出近代工业分布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分析近代工业兴起的背景。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家
材料三 (清末的上海黄浦江畔)马路四通。异常清洁,车不扬尘,居之者几以为乐土。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摘编自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3)依据材料三,概括清末上海黄埔江畔的发展表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A项正确;B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D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是断续发展及日渐萎缩,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领导了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康有为、孙中山和张謇三人的共同目标都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D项正确;孙中山主张实行共和制,排除A项;康有为维护清政府统治,排除B项;康有为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C
【详解】
通过材料中的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轻工业所占比例较大,重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行业分布不平衡,C项正确;图片不能看出地区分布不平衡,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资金少,规模小,排除B项;一战发生在1914-1918年,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D
【详解】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亚的正常发展。D项符合题意;题干内容没有涉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B项;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B
【详解】
根据材料“……自由帽……文明装……进步靴……交通路……模范街”可知,材料反映了人们在服饰、交通、社会习俗等方面逐渐近代化。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使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生活民主化、思想文化科学化、民族经济工业化,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7.C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卖脚带比较盛行,体现了对女子缠足的反对,这说明当时女子缠足现象仍然普遍存在,C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卖脚带比较盛行,而非无人问津,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行为,排除B项;材料只是涉及宁波地区,不能得出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8.B
【详解】
依据“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近代社会生活新旧事物并存、新旧并呈,多元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坚持民主,提倡科学”,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批判开放,拥护传统”,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贴近群众,弘扬经典”,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1914年8月后至1919年新注册公司数量和资本都大幅度增加,其原因是1914年8月后至1919年处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排除A项;外商企业在华投资增加出现在甲午战后,排除B项;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也是在甲午战后,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清末留学生把西服视为西方文化精神的象征,结合近代中国时代特征可知,独立、发奋、雄武是变革救亡所需要的精神特征,也是留学生极力倡导的。因此材料反映了崇尚变革救亡的文化心理,D项正确;材料没体现社会各界崇洋媚外的风气,排除A项;材料的认识不是对西方文化的正确认识,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西方已成为流行服饰,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1.A
【详解】
据材料“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国民政府鼓励兴办实业,欧洲各国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A项正确;BC项都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史实相关,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项;我国近代轻工业不算发达,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实,是指历史事实,也就是指已经发生过的客观进程,它包括了历史上各种人物和各种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因此“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属于历史观点。D项符合题意;ABC项属于历史事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点睛】
13.B
【详解】
由材料“……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可知,民族资本家担心的是外国工厂的竞争,外国企业技术先进、资本雄厚、管理方法先进对民族资本形成了巨大的压力,B符合题意;ACD项都不利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14.D
【详解】
根据“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可知,材料涉及到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A排除;中外通婚成为社会时尚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留洋人员在这一时期社会地位非常高,C排除。故此题选择D。
15.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工业,因此,甲午战败后,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回到故乡江苏南长沙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可以用来直接研究近代民族工业,排除B项;大生纱厂并不属于近代教育,也不属于新闻出版和民主政治,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16.(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2)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实业救国”。
(3)缺少流动资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鼓励实业发展的法令。
(4)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洋务运动、实业救国思想和辛亥革命等的推动。
【详解】
(1)据材料一的“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和轮船招商局”可知材料一图中的两个企业是在近代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可知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动力是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张謇主张“实业救国”。这种“籍‘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和道路在当时被称之为“实业救国”。
(3)根据材料三的“(简玉阶)广东省南海……二十九年(1903年)前后,携少量资金回国,注意到卷烟业前途将大有发展,于是创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办后二、三年,由于扩充规模,以致缺少流动资金,曾一度停办”,可以概括出简玉阶创办企业初期面临的困难是缺少流动资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民国初年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鼓励实业发展的法令。
(4)综合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洋务运动、实业救国思想和辛亥革命等的推动。
17.(1)变化:从东南沿海城市深入到中国腹地。说明: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渐加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
(2)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
工业企业家:张謇
特点:主要分布于沿江沿海城市:主要分布于南方通商口岸城市:分布不均衡等。
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求强求富的救国思想和目标等。
(3)变化:交通更为便利:环境整洁:建筑风格多西式:生活方式改变:出现城市照明系统:新建筑逐渐增多:企业增多等。
(1)
变化:1842年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在东南沿海城市,1895年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中国腹地。说明:根据甲午战争的影响,可从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渐加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等角度总结回答。
(2)
根据所学可知,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工业企业家有张謇。特点:根据图3和所学,可从主要分布于沿江沿海城市;主要分布于南方通商口岸城市;分布不均衡等分析总结。背景:根据所学,可从民族危机加深、求强求富的救国思想等分析总结。
(3)
变化:根据“马路四通”得出交通更为便利;根据“异常清洁,车不扬尘”得出环境整洁;根据“房屋多西式”得出建筑风格多西式;根据“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得出出现城市照明系统;根据“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得出新建筑逐渐增多;企业增多等。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