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8 18: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此漫画反映了二成初期美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后来将美国拖入战争的事件是( )
右边床上的人们正饱受各种疾病的煎熬: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已经气如游丝,命悬一线。左边床上头戴星条帽的人的内心真实写照:“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A.小莫斯科保卫战 B.闪击波兰 C.七七事变 D.珍珠港事件
2.“1941年12月7日7时55分,日军飞机发动攻击;日军在两个小时内出动350多架飞机;日军以很小的代价炸沉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300多架……”与此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
A.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使全球反法西斯国家正式联合
3.在1944年,突破了希特勒所吹嘘的“大西洋铁壁”,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苏联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中的战役发生在( )
A.斯大林格勒 B.雅尔塔 C.诺曼底 D.西西里岛
4.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束后,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这说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是
A.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依据 B.出卖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C.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5.下列有关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希波战争导致希腊走向衰落
②经过长期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海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861年到1865年,历时4年多,造成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④1944年6月,美英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共同影响的叙述①巩固了欧洲的世界霸权;②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③美国大发战争财;④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由战胜国实行“委任统治”,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如下图中“日本干了件什么蠢事”是指( )
A.制造南京大屠杀 B.进攻中途岛
C.对美苏不宣而战 D.偷袭珍珠港
8.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相(如图)。这一变化是因为( )
A.德国在二战开始时军事上受挫 B.德国在苏德战场遭遇重大打击
C.德国在诺曼底遭遇重大的失利 D.德国法西斯主义被彻底地打败
9.1941年6月24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美国准备给予俄国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接着,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冻结苏联在美国的存款,允许苏联购买美国的战略物资。这些举措出台的背景是( )
A.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 B.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C.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扩大 D.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0.以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美、苏、英、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电子对抗飞机、核武器开始出现在战场上
C.它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D.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1.如下图是一部二战电影的精彩画面,当时这群盟军官兵要执行的命令是( )
A.偷袭珍珠港 B.从敦刻尔克撤退
C.中途岛战役 D.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2.历史图片记录了历史瞬间的镜头,并且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下列图片中,记录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A. B.
C. D.
13.下列卡片中关于二战知识的记录错误的是( )
A.二战全面爆发的时间:1939年 B.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C.二战的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的标志: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14.1941年罗斯福说,德国和日本“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和每个轴心国家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美国人民必须认识到,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够抗衡它”。美国落实这个“总战略”的做法是
A.主张建立国际联盟 B.重建亚太地区秩序
C.参加反法西斯联盟 D.主导成立北约组织
15.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偷袭珍珠港 D.柏林战役
二、综合题
16.战争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一位驾驶坦克的士兵说:“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们自己也没料到。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在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划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
——引自《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材料二:电影《夏尔洛从军记》拍摄于1918年。卓别林在片中所扮演的士兵,被严格的训练累得筋疲力尽,倒地睡着了。他在前线被惊醒,装成一棵树,骗过了敌人,一开始先俘虏了德国的一个小分队,最后还抓到了德国皇帝。他把美国新兵在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拍的很滑稽,而德国人在片中则成了十足的傻瓜。德国人也很快意识到电影的价值,拍摄了喜剧、悲剧以及新闻短片,并且在部队和大众中间广泛地放映这些电影。
材料三:从1916年2月到12月,德法军队在凡尔登及其附近地区演出了一幕幕惊人心魂的进攻、反攻、摧毁、强击、破坏、占领、再占领,地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巨大弹坑,树林变成了枯木朽株混乱的堆积场,炮火翻腾过的泥土上暴露着人和马的尸体,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尸体腐烂散发难以忍受的恶臭。这次战役双方伤亡人数总计70余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在凡尔登战役激烈进行的同时,英国人正向索姆河西北地区发动一次强大的攻势。这种残杀一直持续到11月以前,英法的进攻最多向前推进了大约7英里,双方损伤超过百万。这次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
材料四: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世界各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如图是法西斯的暴行。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利用电影作战争宣传的优点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内容与哪场战争有关?
(5)根据材料四,说明法西斯的“邪恶”表现。
(6)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请举出这一年影响战争走向的两件大事。
1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证明:面对人类共同危机,全世界必须形成合力,才能战胜危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的漫画中,三头怪兽结盟,形成了一个富有侵略性的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分别写出这“三头怪兽”代指的国家。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
(2)根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①1931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②1939年,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
③1941年,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
④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材料三 政府各自保证使用自己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1942年华盛顿会议(摘要)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文字出自的文件。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该文件调动了哪些有利因素?这个文件签订后增强了哪一方的力量,对最终胜利有何作用?
材料四 当前,国际社会面临太多的多边挑战,而多边解决办法却不足。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更说明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更多有效的、有远见的多边主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
(4)综上所述,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认为国际社会应当如何应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题干漫画反映了二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后来将美国拖入战争的事件是珍珠港事件,D项正确;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与苏联之间的战争,排除A项;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开始,排除B项;七七事变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
根据题干“1941年12月7日7时55分,日军飞机发动攻击……日军以很小的代价炸沉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300多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排除B项;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C项;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使全球反法西斯国家正式联合,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经过长期周密准备,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盟国武装力量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突破了希特勒所吹嘘的“大西洋铁壁”,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苏联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中,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C项正确;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排除A项;1945年,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雅尔塔召开雅尔塔会议,排除B项;西西里岛在意大利,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束后,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是“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C项符合题意;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依据,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出卖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5.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波战争中希腊取得了胜利,希波战争并没有使希腊走向衰落,①错误;经过长期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海,②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至1918年,不是从1861年到1865年,③错误;1944年6月,美英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错误,排除ABD项,②④正确,故选C项。
【点睛】
6.C
【详解】
两次世界大战都冲击了欧洲的世界霸权,都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美国都大发战争财,所以派排除①,②③表述正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由战胜国实行“ 委任统治”是一战后的政策,排除④。故选②③组合,排除ABD,C项正确。故选C项。
7.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往美国牛仔屁股上捅一刀”,“日本干了件什么蠢事”是指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D项正确;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与日本之间发生的事件,排除A项;进攻中途岛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后,美国对日本进行的海战,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苏联的作战,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
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4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在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德国战败,此后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因此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B项正确;德国在二战初期采用闪击战,攻占了北欧和西欧一些国家,战争形势对德国一方有力,排除A项;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排除C项;1945年,德国法西斯被彻底战败,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起突然进攻,法西斯侵略战争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为维护自身利益,美国援助苏联以增强其抵抗德国的实力,C项正确;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正式放弃中立政策,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排除AB两项;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总结性认识,主要包括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历史地位等所作的总结。它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是对二战性质的总结性认识,属于历史结论,C项正确;A、B、D项均属于二战中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1.D
【详解】
据题干图片内容“六月六日登陆日”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部二战电影的精彩画面,当时这群盟军官兵要执行的命令是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向德军发动猛烈进攻,开辟了欧洲苏德战场外的第二战场,使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局面,加速法西斯德国的战败。D项正确;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排除A项;敦刻尔克撤退是5月,排除B项;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
根据题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日本向盟军递交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胜利。D项正确;一战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签署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排除A项;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排除B项;苏军占领德国国会大厦,德军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
1945年,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D项符合题意;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标志二战开始,A项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B项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点睛】
14.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1941年美国落实罗斯福的话“总战略”的做法是参加反法西斯联盟,C项正确;一战后,英法主导建立国际联盟,排除A项;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重建亚太地区秩序,排除B项;二战后1949年美国主导建立北约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投降,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苏德战场以及二战的转折点,B项正确;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的一次著名战役,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排除C项;柏林战役是苏德战场结束战役,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先进武器﹣坦克在战争中的作用。
(2)生动形象;具有覆盖面广的优势。
(3)战争是残酷的。
(4)第一次世界大战。
(5)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
(6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
【详解】
(1)依据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一位驾驶坦克的士兵说:“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们自己也没料到。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在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划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先进武器﹣坦克在战争中的作用。
(2)依据“电影《夏尔洛从军记》拍摄于1918年。卓别林在片中所扮演的士兵,被严格的训练累得筋疲力尽,倒地睡着了。他在前线被惊醒,装成一棵树,骗过了敌人,……他把美国新兵在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拍的很滑稽,而德国人在片中则成了十足的傻瓜。德国人也很快意识到电影的价值,拍摄了喜剧、悲剧以及新闻短片,并且在部队和大众中间广泛地放映这些电影。”可以看出,利用电影作战争宣传优点是生动形象;具有覆盖面广的优势。
(3)依据从1916年2月到12月,德法军队在凡尔登及其附近地区演出了一幕幕惊人心魂的进攻、反攻、摧毁、强击、破坏、占领、再占领,地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巨大弹坑,树林变成了枯木朽株混乱的堆积场,炮火翻腾过的泥土上暴露着人和马的尸体,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尸体腐烂散发难以忍受的恶臭。这次战役双方伤亡人数总计70余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在凡尔登战役激烈进行的同时,英国人正向索姆河西北地区发动一次强大的攻势。这种残杀一直持续到11月以前,英法的进攻最多向前推进了大约7英里,双方损伤超过百万。这次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战争的残酷性。
(4)依据所学,先进武器坦克、拍摄于1918年的《夏尔洛从军记》、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反映的是共同主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5)依据所学,图一反映的是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图二反映的是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
(6)依据所学,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1942年,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德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7.(1)右:德国;中:意大利;左:日本。
(2)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3)文件:《联合国家宣言》有利因素:军事、经济上的合作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
作用: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应对: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伙伴合作精神;加强国际合作;践行互利共赢理念;谋求共同发展等。(答对两项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二战中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是是指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其中头部的是德国的元首希特勒,中间的是意大利的首相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日本的日本陆军大臣和内阁总理东条英机,故答案是:右:德国;中:意大利;左:日本。
(2)根据所学知识可得, “1931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①表述正确;“1939年,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②表述正确;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而不是最大规模,所以③表述错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故④表述错误。
(3)根据材料“政府各自保证使用自己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三文字出自《联合国家宣言》;有利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有利因素是军事、经济上的合作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本小题相对较为开放,言之有理即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伙伴合作精神;加强国际合作;践行互利共赢理念;谋求共同发展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