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 2 祖父的园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为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 ,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即使……也…… 茅塞顿开 B.不仅……还…… 融会贯通
C.不但……而且…… 豁然开朗 D.虽然……但是…… 恍然大悟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A.拟人 B.夸张 C.反问
3.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②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③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精致。
④怪不得古时候的人们要用贝壳来做钱币。
A.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4.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
A.闲逛(kuáng) B.樱(yīn)桃 C.蚌(bàng)壳 D.倭(wěi)瓜
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桑树(sānɡ) 篝火(ɡōu) 玉磬(qìnɡ) 水瓢(piào)
B.供职(ɡònɡ) 倭瓜(wō) 澄澈(chénɡ) 点缀(zhuì)
C.蚌壳(bànɡ) 燕园(yān) 渺小(miáo) 啃掉(kěn)
D.秉性(bǐnɡ) 眷恋(juàn) 铲地(chǎn) 承认(cénɡ)
二、填空题
6.多音字组词。
熬āo( )áo( )
臂bì( )bei( )
脏zāng( )zàng( )
7.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
1.我们应以不讲卫生为耻辱,以讲卫生为( )
2.听取正确的意见,才能避免( )的发生
3.我不需要虚伪,我需要( )
4.打基础很重要,复杂的演算要从( )做起。
5.在茫茫大海中,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大自然是多么的( )
6.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 )
三、语言表达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8.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选段运用了什么描写?塑造了祖孙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9.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从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写句子。
(1)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仿写)
__________,反而____________。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仿写)
________,也比不上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____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明亮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时,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
11.给短文起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13.“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4.对“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矛盾的心理
B.在病魔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阿明积极同病魔作斗争的精神是顽强的
C.在死亡面前,生命是脆弱的,每个人都想活着
15.文中“明亮的灯光”是指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甲)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乙)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16.语段(甲)中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从这个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段(乙)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我”居住的朗润园风光“绝妙”,目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关(甲)(乙)两个语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段(甲)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语段(乙)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B.语段(甲)写了园子里的动植物自由生长的情况,借以反衬“我”的童年生活没有自由,只是在祖父的园子里瞎逛
C.读到语段(乙)中“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这句话时,我们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19.完成填空,并仿写。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关联词语填空与选词填空。
填关联词语能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选用什么样的关联词。
把握题目所给选项的关联词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同类关联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要正确运用关联词,明确关联词的转折、递进、假设、因果的各种关系。
“有乐趣”与“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豁然开朗,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意思上存在递进,根据语义应填“不但……而且……”。
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茅塞顿开: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融会贯通: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根据“顿悟”应填“豁然开朗”。
2.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修辞手法的赏析能力。
反问:先是一个否定式反问,后是一个肯定式反问,两者对举连用,说理与抒情交织,正面与反面结合,把文章的激情表达得更为炽热,意蕴更加深邃。
通过后半句“哪里会追得上?”知道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表达“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的意思。
故选C。
3.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排序。
句子的排序的方法:
首先反复阅读句子,读懂句子含义,了解整段话的核心思想。
再从选项着手,利用排除法确定首句,依次代入阅读。或者找准逻辑连接词或较为明显的提示词。如果是以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段落,句子中就会有较为明显的时间提示词。比如:早上、中午、晚上;昨天、今天、明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根据这些提示词就可以确定句子排序的顺序。如果是介绍某一个地方,或者是某一个物品,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方位词。比如:上面、下面、左边、右边、中间、两侧等。看到这类方位词语,就能根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侧”的顺序来排列句子。记事文章的句子排列往往没有明确的提示词。
由“④怪不得古时候的人们要用贝壳来做钱币。”本段是要讲贝壳成为钱币的原因。
③是开始,接下来①讲了花纹中间的小点,②讲了小点周围的样子。
顺序是:③①②④
4.C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闲逛”的“逛”读“guàng”,无目的地闲荡的意思。
“樱树”的“樱”读“yīng”,指一种植物。
“倭瓜”的“倭”读“wō”,指南瓜。
5.B
略
6. 熬胶 煎熬 双臂 胳臂 脏话 心脏
略
7. 光彩 错误 真诚 简单 伟大 进步
略
8.运用了动作描写。祖父是一个豁达、民主、慈祥的老人,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我”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活泼任性。
9.可以看出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美好。把花、鸟、虫子当作人来写,赋予了人的动作、情态,可见一个孩子纯真的心灵。
略
10. 小明不但没有好好学习 跑去打球了 这里的花再好看 我亲手栽种的向日葵
略
11.天堂里的老师
12. 阿明 坚强、乐观、有理想
13.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14.B
15.病房里明亮的灯光和阿明身上顽强、乐观、坚持的精神
11.此题考查加标题的能力。全文主要讲解了阿强顽强的精神,他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可是没能实现,在文章最后点明主题“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12.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本文主人公是阿强,对于他我们可以用“坚强、乐观……”等词语评价。
13.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这”结合上文我们可知指: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14.此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结合全文,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人要有顽强的生命力,坚强、乐观的去面对生活。
15.此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句子。这里的“明亮的灯光”指病房的灯光和阿强的顽强、乐观精神。
16.愿意,我体会到园子里一切生物都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
17.朗润园风光“绝妙”,“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的“平凡的小月亮”,反衬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18.B
19. 拟人 小草发芽了 偷偷探出小脑袋似的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