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8 19: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中属于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的是
A.策划九一八事变 B.制造七七事变 C.吞并埃塞俄比亚 D.吞并奥地利
2.电影《美丽人生》的内容是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为孩子编织美丽的童话之梦。给犹太人带来灾难的是( )
A.国会纵火案 B.纳粹党解散一切工会
C.焚毁大量书籍 D.希特勒掀起反犹狂潮
3.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1933年希特勒上台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形成于
A.英国和日本 B.德国和日本
C.德国和意大利 D.意大利和日本
5.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军国专制主义盛行 B.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C.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 D.残酷的黑人奴隶贸易
6.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德国牧师留下的短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据此,不能得出( )
A.德国纳粹党打击迫害共产党人 B.居住在波士顿的犹太人被大量屠杀
C.纵容只会使得法西斯得寸进尺 D.对法西斯非正义行为不能保持沉默
7.《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这些暴行主要发生在( )
A.日本 B.意大利 C.德国 D.西班牙
8.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这一时期,应对危机的措施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
A.意大利 B.日本 C.苏联 D.法国
9.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 9.1 23.5 14.5 28.2
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B.经济危机后的各国经济复苏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10.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封建专制主义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C.世界经济危机 D.霸权主义
11.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扩散,美国近期发布的经济报告显示,当前的疫情造成的经济危机将比大萧条更加严重,早在20世纪30代 为了摆脱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如德国、日本( )
A.建立纳粹党 B.建立法西斯政权 C.实行罗斯福新政 D.开展五年计划
12.下表列出的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 1.5 5.7 9.1 23.5 14.5 28.2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和变化
C.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二、综合题
13.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 “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罗斯福就任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危机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影响到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各个部门。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
(2)美国和德国、日本为解决危机各采取了什么方法?
1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历程引发世人的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03年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英国仅1.3倍,德国工业的起飞……使得瓜分市场和殖民地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建立幅员辽阔的殖民帝国,从19世纪末起成为德国对外政策的重心……最终促成了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材料二 危机造成了世界市场容量的缩小,给所有资本主叉现代化国家经济生活都带来影响。……无法以“经济兼并”的方式去获取赖以生存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就构成了德国……易于求助于战争的特点。纳粹党鼓吹战争……成了垄断资本家在危机时刻理想的工具。
——《德国通史》
材料三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三头怪兽”指的是德国、意大利、日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70—1903年德国工业生产对比英国的结果如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呈现如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中,以德国为主导的军事集团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危机”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对外政策的重心”与“纳粹党鼓吹战争”的共同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头怪兽”的出现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列举其中一例与德国有关的“恶劣事件”。
(4)综合上述探究,总结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德国在对外政策上的特点。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希特勒上台后,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所以属于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的是D,D项符合题意;AB项与日本法西斯侵略有关,排除;C项与意大利法西斯有关,排除。故选D。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希特勒上台后,为了转移德国人民岁垄断资产阶级的仇恨,纳粹党还极力煽动反犹排犹情绪,疯狂迫害犹太人,D正确;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排除A;“纳粹党解散一切工会”与题干给犹太人带来灾难不符,排除B;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法西斯政权焚烧大量书籍,排除C。故选D。
3.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故选D项;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标志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役的序幕,与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形成于德国和日本。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强化法西斯政权,它们疯狂对外侵略扩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B项正确;军国专制主义盛行不是当时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项;残酷的黑人奴隶贸易在16世纪已经发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6.B
【详解】
根据材料“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可知,材料只是提到了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但看不出居住在波士顿的犹太人被大量屠杀,B项符合题意;德国法西斯打击共产党人、迫害犹太人,说明纵容只会使法西斯得寸进尺,对法西斯的非正义行为不能保持沉默,以上都是对材料内容的正确理解,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7.C
【详解】
跟据材料中“1940年”“犹太人”“种族灭绝政策”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分子残酷伤害犹太人的暴行,C项正确;ABD项均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C项。
8.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日本,为了转嫁危机,维护统治,日本军部掌握国家掌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与德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最为类似,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9.C
【详解】
根据《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的内容可以看到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国防开支比例比较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日本相继走上法西斯道路后,二战的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扩军备战,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C项正确;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是一战前形成的,排除A项;经济危机后的各国经济复苏与表格信息无关,排除B项;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对外醉心扩张,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1933年,希特勒建立德国法西斯专政,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6年,日本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在此之前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更是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可知,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项正确;封建专制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排除A项;世界经济危机会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政治危机,间接导致一些国家走上对外侵略扩展道路,排除C项;霸权主义是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代 为了摆脱危机,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走上法西斯道路,B项正确;德国在20世纪20年代建立纳粹党,日本没有建立,排除A项;美国在20世纪30代 实行罗斯福新政,排除C项;开展五年计划与苏联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2.C
【详解】
依据题干《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结合所学知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增加军费开支,对外侵略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C符合题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是一战之前。A不符合题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于一战后。B不符合题意;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1)新经济政策。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法西斯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也可)。
(4)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5)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史实,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说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
(2)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危机的史实,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席卷世界。面对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史实,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的危机,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4)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史实,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优先发展工业化,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经济大危机;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4.(1)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2)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向外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详解】
(1)据材料“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 头,影响到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各个部门。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有时间长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环性特别大。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解决危机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德国、日本为解决危机各采取了建立法西斯政权,向外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及美德日的不同应对措施。
15.(1)德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超过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三国同盟。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建立殖民帝国或争夺海外市场。
(3)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积极对外扩张,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威胁世界和平。示例:德国纳粹党疯狂迫害并屠杀犹太人。
(4)以暴力扩张手段实现国家利益。要反对暴力扩张,坚持和平发展,友好合作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870—1903年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英国仅1.3倍,德国工业的起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1903年德国工业生产对比英国,可知,德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超过英国。1870—1903年,这一时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可知德国呈现如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德国科技发明处于领先地位,推动了德国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三国同盟。
(2)根据材料二“危机造成了世界市场容量的缩小,给所有资本主叉现代化国家经济生活都带来影响。……德国……易于求助于战争的特点。纳粹党鼓吹战争……成了垄断资本家在危机时刻理想的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表明的德国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经济大危机,“危机”指的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由“获取赖以生存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可知,“德国对外政策的重心”与“纳粹党鼓吹战争”的共同目的是争夺海外市场。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三头怪兽”指的是德国、意大利、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头怪兽”指的是德国、意大利、日本。”可知这是法西斯联盟,因此“三头怪兽”的出现,反映三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积极对外扩张,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威胁世界和平。与德国有关的“恶劣事件”,如德国纳粹党疯狂迫害并屠杀犹太人。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德国在对外政策上的特点,是以暴力扩张手段实现国家利益。因此我们应该反对暴力扩张,反对战争,坚持和平发展,实行友好合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