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8 10:4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在他的著作《史记》中不能查阅到( )
A.战国七雄 B.巨鹿之战 C.楚汉之争 D.三国鼎立
2.2021年12月23日,“出彩中原我来说—-2021网络名人读中原”活动走进南阳医圣祠,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张仲景的生平事迹与伟大之处。回顾历史,张仲景的主要成就是( )
A.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B.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C.编写了药物学巨典《本草纲目》 D.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治未病”的思想
3.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了上古时代以来3000多年的历史。以下内容不是其记载范围的是
A.商鞅变法 B.秦统一六国 C.佛教传入中国 D.道教的兴起
4.在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背景下产生的宗教是( )
A.佛教 B.五斗米道 C.太平道 D.道教
5.“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新冠肺炎的预防,接种疫苗很有效。”《我们一起打疫苗》成为今年最有趣的宣传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网红歌曲。早在东汉末年,一位名医就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这位“名医”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张角
6.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此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民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泽奇言尤雅者”变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皇帝的记录完全准确可靠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真实的历史
C.传说是虚假荒诞的,完全没有史学价
D.《史记》既有史学价值,同时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7.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文物与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处于同一时代的是( )
A.麻纸地图 B.人面鱼纹盆 C.《洛神赋图》 D.三星堆青铜面具
8.文本框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划横线的位置适合填入的题目是( )
主题: 秦汉:造纸术、张仲景、华佗 魏晋:祖冲之、贾思勰 隋唐:赵州桥、雕版印刷术 宋元:活字印刷术、管形火器的应用 明清:总结性科技著作
A.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B.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C.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介 D.中国古代手工业进步史
9.如表歌谣中的历史人物是(  )
东汉外科是名医,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举,还编体操五禽戏。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10.与图作品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白马寺”简笔
A.张骞通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佛教传入中国 D.文成公主入藏
11.司马迁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最终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
A.维护儒家正统史观 B.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
C.全面采用民间传说 D.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
12.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
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 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
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 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
二、综合题
13.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篇)
材料一: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钱穆
(1)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源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首创是对这一时代哪一学派思想的运用?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贤”(选贤举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2)材料二中“兼爱”“非攻”“尚贤”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 “仁者爱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体现的是谁的思想?
(史学篇)
材料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故谓之实录”。
——班固
(3)材料三说的是哪部史学巨著?其作者和体裁分别是?
(科技篇)
材料四:某工艺流程图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4)材料四中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工艺的流程图?对这一工艺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
14.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1)材料一中翦伯赞颂扬的“他”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材料二: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2)“丝绸之路”的畅通主要得益于当时政府设立的哪一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直至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术才由丝绸之路西传,古印度才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在中世纪的西欧,据说印制一部《圣经》要耗费羊皮300多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使用。纸与造纸术的传入,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活动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摘编张伟《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哪一项技术?据材料回答,这一技术的传播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则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15.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是七八千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什么原始居民使用的农具?其居住的房屋样式是什么?
(2)请写出与图二铸造于同一朝代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图三的铜壶再现了战国时期诸侯征伐的战争实景,请列举战国时期著名战役一例。
(3)图四铜量的发现与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哪一项措施有关?图五的文物证明我国早在西汉就出现了造纸工艺,东汉时对造纸术进行改进的是谁?这一技术的改进与传播有何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属于东汉末年以后的史实,故《史记》中不能查阅到,D符合题意;战国七雄、巨鹿之战、楚汉之争均可以在《史记》中查阅到,排除ABC项。故选D项。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提出“治未病”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D项正确;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排除A项; 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排除B项;李时珍编写了药物学巨典《本草纲目》,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故道教的兴起不在《史记》的记载范围之内,D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张骞通使西域后,佛教传入中国,A、B、C项均在记载范围内,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4.D
【详解】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D项正确;佛教产生于印度,排除A项;五斗米道、太平道早期道教两大派别,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5.B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B项正确;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排除A项;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并创编了”五禽戏“,排除C项;张角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将领,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6.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录是司马迁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的,很多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一些史实被人们传说下来,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B项符合题意;但是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民间传说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可信度很低。A项不合题意;题干并未提到历史文献记录与口头传说的印证问题,而是说《史记》的记录是在口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的,此项无法得出。C项不合题意;历史文本记录的完整性与历史的真实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且《史记》中不少记载经历史学家证明也存在错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编纂的《史记》是在西汉时期。西汉末期,能够制造出纤维分布均匀、质地比较细白的纸,A项正确;人面鱼纹盆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排除B项;《洛神赋图》出现在东晋时期,排除C项;三星堆青铜面具出现在商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8.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印刷术属于四大发明,张仲景、华佗是医学家,祖冲之是数学家,贾思勰杰出的农学家,赵州桥是桥梁建筑学,结合所学知识,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科技成就,C项正确;四大发明只是材料提到的一方面,排除A项;材料是科技发展,涉及医学、数学等,并没有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排除B项;手工业进步知识材料反映的一方面,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C项正确;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排除A项;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另一名医,编写了《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排除B项;明朝时期医学家李时珍编写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取佛经,迎来西域高僧,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甘英是我国古代继张骞的副使之后到达西亚的时间,为打通欧亚交通做了贡献,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1.D
【详解】
由“司马迁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最终完成《史记》的著述”可以看出,司马迁在搜集辨别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完成《史记》著述的。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维护儒家正统史观,排除A项;司马迁注重实地考察,排除B项;“全面采用”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忍辱负重写完了《史记》,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并有为理想奋斗的精神,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而其仗义执言是在“遭受酷刑”前,排除A项;B项违背史实,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司马迁的精神,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3.(1)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或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法家;
(2)墨家孟子
(3)《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造纸术;蔡伦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源是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可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首创是对这一时代法家思想的运用。
(2)
根据材料二,由“兼爱”“非攻”“尚贤”,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所以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观点。由 “仁者爱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因此材料所体现的是孟子的思想。
(3)
根据材料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故谓之实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主要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裁。因此材料所说的是《史记》,其作者是司马迁;其体裁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
根据材料四“蔡侯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他造的纸称“蔡侯纸”。因此材料反映的是造纸术的流程图;对这一工艺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蔡伦。
【点睛】
14.(1)人物:张骞。
(2)机构:西域都护。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技术:造纸术。影响: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活动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4)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1)
人物:根据“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可得出是张骞。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长安出发—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
(2)
根据所学,公元前60年,汉代设置西域都护。主要职责是颁行汉朝的法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
技术:根据“直至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术才由丝绸之路西传”得出造纸术。影响:根据“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活动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得出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活动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4)
地位:根据“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则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可得出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点睛】
15.(1)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
(2)司母戊鼎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3)统一度量衡蔡伦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1)
根据图一“骨耜”结合所学知识,骨耜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劳动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
(2)
根据图二“四羊方尊”结合所学知识,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商朝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3)
根据图四“铜量”结合所学知识,铜量与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统一度量衡有关。根据图五“纸本地图”结合所学知识,“纸本地图”的出现证明我国早在西汉就出现了造纸工艺,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的改进与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