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鱼我所欲也 习题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鱼我所欲也 习题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9 08:3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0 唐雎不辱使命
C
【点拨】“缟”应读ɡǎo,“抢”应读qiānɡ。
辱没,辜负
平民
赤脚

明白,懂得
哪里只是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不错意也         
B.仓鹰击于殿上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点拨】A项,“错”同“措”;B项,“仓”同“苍”;D项,“辩”同“辨”,辨别。
C
吉祥
休息
虽然如此
表转折关联词,与“但是”合用
只,仅仅
徒弟
屈服
轻轻地抓
道歉
感谢或凋落
碰,撞
抢夺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色丧服
裸露
只,仅仅
动词,派遣
出使
如此,这样
……的样子
语气助词
加,加上
介词,用
介词,凭借
介词,因为
介词,把
表承接
表转折,但是
助词,的
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指唐雎


给,让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但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在轻视我吗?
(2)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33篇。
B.“寡人”是寡德之人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君皆自称寡人。
C.古人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庶、苍生、氓等。
D.在古代,“跪”是一种坐姿,要求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长跪(也叫‘跽’)”则是要把腰挺直,以表示敬意。
【点拨】《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A
在意
交换
曾经
不祥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我)把安陵君看作是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呀!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12.面对唐雎的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说明了什么?
面对唐雎的反击,秦王软弱了,“色挠”“长跪而谢之”以及他说的“徒以有先生也”,都说明了他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13.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
首先,唐雎表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由此可见,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牺牲的人。
14.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斗争到底。请列举出几例。
示例:屈原直言敢谏,被流放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
15.请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
/
显示
带领
封爵
总共,共
B
【点拨】“以次遍历诸番国”中“以”是“按照”的意思。A项,来;B项,按照;C项,把;D项,因为。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建造了六十二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大船。
19.请写出选文中能从侧面印证郑和下西洋是“盛事”的两个句子。
示例:①十四年冬,满剌加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②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20.和唐雎一样,郑和也是不辱使命。请结合实际,说说郑和下西洋给我们的启示。
示例: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斗则两败,和则双赢。我们应该向当年的郑和学习,做和平使者,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让世界和平安宁、繁荣昌盛。
【参考译文】郑和,是云南人。明成祖想显示中国的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令郑和与他的同辈出使西洋。带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携带很多金银财物。建造六十二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大船。从苏州刘家河渡海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首先到达占城,依次走遍了各番国,向他们宣读天子的诏书。五年九月,郑和等人回到明朝,各国的使者随同郑和朝见明成祖。明成祖非常高兴,对出海者分等次地封赏、赐爵。永乐十年,明成祖又派郑和等人出使,到达苏门答腊。永乐十四年冬天,满剌加等十九国都派遣使者来朝廷进贡。
郑和经历侍奉三朝,先后七次奉命出使,所经历的国家总共有三十多个。自从宣德年间归来后,远方各国不时有来中国的。从郑和出使后,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没有不极力称赞郑和来向外国夸耀的,所以世人把郑和下西洋传为明朝初年的盛事。
21.(长沙中考)假设你是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你依据下面的安排表,对辩论流程进行介绍。
要求:①信息准确、有效;②顺序正确,条理清晰;③语言明确、得体;④语言简练,不超过150个字。
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本次辩论赛的主持人,辩论赛的辩论流程是:①立论,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主要任务是正面论述己方观点;②攻辩,正方二辩和反方二辩要质疑对方观点,回答对方提问;③自由辩论,正方和反方辩手轮流发言,强调己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④总结陈词,双方三辩,对辩论进行总结。以上各项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22.(杭州中考改编)某校规定,眼睛不近视或一个学期视力下降不超过0.1的学生,才能评“三好学生”。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下面是正方观点,假若你是反方,请写出你的辩论观点。(100字左右)
正方观点:学校这个规定出发点是好的,是一种积极的导向,希望我们保护好视力。现在好多同学都戴上了眼镜,如果再不重视,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我们自己要保护好眼睛,同时也希望学校能真正减轻学业负担,让我们有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
反方观点:
示例:这个规定不好!要求太苛刻了。因为我们平时作业多,看书学习时间也很长,自觉的同学还要主动找辅导作业来做,难免会近视。而且近视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遗传,有的是其他身体原因,这样一刀切的做法,似乎有点简单粗暴,有失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