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自然的语言 习题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大自然的语言 习题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9 08:35: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0张PPT)
5 大自然的语言
D
C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B.你可以独来独往,但不能让人觉得你有敌意,你可以自命清高,但不必使人觉得你瞧不起他人。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B
4.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至2021年3月22日,我国累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8 046.3万剂次,接种人数稳步增大。(把“增大”改为“增强”)
B.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丰产”后加“的科学”)
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将“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D.随着互联网医疗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使医药电商、医疗信息化等多个区域成为资本热捧的“新宠”。(删去“随着”或“使”)
A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
(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
(3)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引资料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举例子、下定义
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示例:大自然的气味语言:碧绿的西瓜地里,一缕清新的瓜香从瓜田向采瓜的农人袭来,让人感受到夏天的丰盈与收获。
(一)
请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回答下列问题。
7.选文第一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设问句,此句独立成段,其作用是: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示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8.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从空间差异写到时间差异;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即纬度(南北)差异、经度(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9.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两个例子?
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要暖和,依此推测,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而比内陆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接连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更有说服力,更能使人信服。
10.什么叫逆温层?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哪些?
①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比低处高的气层叫逆温层。②原因:冷空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③出现时间及气候条件:一般出现在山地秋冬两季,尤其是在这两季的早晨;天气晴朗,没有风。
11.选文后面四段的段落顺序能互换吗?为什么?
顺序不能互换。这四段是按照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所以不能互换。
(二)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
①“大雪寒梅迎风狂”。12月7日我们迎来了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节气——大雪。自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节气倍受瞩目。
②“二十四节气”是千年智慧的结晶。据记载,“二十四节气”首次完整出现于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其中部分名称早已出现于先秦典籍中。
③民俗专家介绍,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④日常的日历(月份牌)上,总有两套历法系统同时呈现。一套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公历,另一套标注着农历。可以看到,农历的十五或十六总是对应着满月,而新月和满月在公历的日子中似乎是随意浮动的,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但很明显,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相当固定,在通常情况下,至多出入一两天:每年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左右,每年冬至总是在公历12月21日左右。能够清楚解释上述特点形成原因的人,相信会很少。而此次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阴阳合历中的阳历成分,是对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的周年运动)的描述,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才会如此固定。
⑤“二十四节气”是鲜活的农耕指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在农业生产上至今我们还遵循着很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等,依然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
⑥“二十四节气”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谚语、生活谚语,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虽然大家可能说不出具体都有哪些节气,但节气的理念深入人心,什么季节做什么事等,都是大有学问。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上升到文化、信仰理念的层面,是一种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生态文明观。
⑦“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实践中,可以对“二十四节气”与健康养生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对物候研究的意义、“二十四节气”相关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发掘,丰富这一遗产的传承方式。据悉“二十四节气”还有望进入小学课程,成为培养孩子认知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有删改)
12.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二十四节气”的。
示例:“二十四节气”是千年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是鲜活的农耕指南;“二十四节气”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
1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示例:本段写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从而引出说明对象——“二十四节气”,从热点事件写起,引起人们的关注,吸引读者阅读。
1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每年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左右,每年冬至总是在公历12月21日左右。
示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夏至和冬至的具体时间,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相当固定。
示例:“至今”限制时间,说明了到目前为止,在农业生产上我们还遵循着许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从而说明了“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农忙季节到来,人们需要依据天气时令安排生产,请你观察下面的图片,按要求答题。
(1)【关注时令】上面前三幅图片呈现的是某地区的一组物候现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
夏季时分,布谷声声,小麦成熟,丰收过后便又要插秧。
(2)【心系农事】晓华家种有数亩农田,父母利用农闲去了邻近城市务工,根据从上图中了解到的物候现象和本地区天气预报信息,请以晓华的身份给他们发送一条提醒短信。
爸爸妈妈,家里小麦已经成熟,近三天天气不错(三天后天气有变),适合收割,你们回来吗?
17.【写作借鉴】“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四字词语如一个个电影镜头,把大自然写得形神兼备,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冬季风景图画,令人目不暇接。
【片段仿写】四季,色彩斑斓。每一个季节都是风景,每一个季节都令人回味。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写一段文字,也试着用四字词语描绘一下它的美丽吧!(150字左右)
【例文】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季节。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春天了。因为春天代表希望,代表重生。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春天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春天是繁花似锦的季节,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春天万象更新,春天欣欣向荣,春天风和日丽,春天柳绿花红……春天是最美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