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与水循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陆地水与水循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2-01 10: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陆地水与水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河流的流量曲线图,以判别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陆地水体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对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重点、难点:?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体的循环更新。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读图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录相]?地球——水的星球
[引导]?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水的星球上。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仍将面对干渴的大地和因此而贫困的人类。正因为如此,1992年6月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继而,联合国大会决定,自1993年起,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提高公众的意识。由此我们看出,当今水资源问题不仅是区域性的,也是全球性的。水资源问题需要全球每一个人的关注。
新课讲授
[提问]?无锡市目前的生活、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于哪里?(太湖水、地下水)
[承转]?无论是太湖水还是地下水都是陆地上水体存在的形式,我们把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总称为陆地水。除此之外陆地水还有哪些类型呢?(江河水、沼泽水、冰川等)
[小结]?陆地水的储水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按其空间分布的不同,我们大体可将其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沼水和以固体形态存在的冰川等;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课件展示]?地下水示意图???????????????????????????????????????????????????
[提问]?潜水和承压水在埋藏条件上有何不同?并观测图中三口井的水情。
[学生回答]?略
[承转]?陆地水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各种类型的水体所占的比例是否一样呢?
[课件展示]?地球上各种水体所占比例饼图
[讲述]地球上的水体主要由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部分组成。其中海洋水占96.5℅左右,陆地水约占3.5℅,大气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在陆地水中,除了很少利用的咸水
之外,余下的陆地淡水大约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2.5℅左右。
[提问]?这部分陆地淡水是否全部能够被人们利用?
[学生回答]?不能,陆地淡水资源的主体是冰川,而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水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引导]?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把全球水体看成是一缸水的话,那么淡水就是其中的一碗水,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不过是一匙水而已。
[承转]?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但是为什么千百年以来这极少的一部分水资源依然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水资源是可以更新利用的)
[课件展示]?水资源的循环周期表
类????????型
循 环 周 期
动态水资源
河水
16天
淡水湖泊水
10年
浅层地下水
与水深有关
土壤水
1年
静态水资源
冰川
1600年
深层地下水
1400年
内陆湖泊水
20年
[提问]?结合水资源的循环周期表,说一说为什么人类生产和生活主要依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作为水资源。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并讲解]?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更新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利用以后在较短时期内即可恢复,我们形象地称这类更新较快的水资源为“动态水资源”,动态水资源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我们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体。而对于更新循环周期较长的冰川、深层地下水、内陆湖泊水,我们把它们称作“静态水资源”,静态水资源开发利用后短期内不易恢复。
[讨论]?动态水资源更新循环快,短期内即可恢复,是不是说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并讲解]?水资源处于不断的循环更新状态,如果人类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如果人类用水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的更新的速度,那么水资源就可能枯竭,例如黄河的断流。或者人类在利用过程中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则也可能会引发缺水危机。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倡导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注重水环境的保护。
[承转]?自然界的水处于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之中,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也在不断地更新和相互转化。它们的这种关系,集中地体现在水源的补给上。
[提问]?对于河流而言,它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哪里?(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其中大气降水是河流也是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课件展示]?底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图,在我国长江、西北的塔里木河、东北的松花江上分别配置相应的江河景观图。在每一幅景观图上做超级链接,点击到相应的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或气温的关系图上。
[引导并思考]?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
比如长江、闽江、珠江等。这些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河流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图
[学生回答]?与降雨量有关,两者成正相关。4—8月份期间降水丰沛,流量大,尤其是
6月份降水最多,流量最大形成丰水期。9月至次年3月期间,降水少,流量小,形成枯水期。
[小结]?靠降水补给的河流,河流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在我国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
[引导并思考]?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较少,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如塔里木河等。这些河流的流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图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并讲解]?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图中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峰值出现在6—9月间,其中7、8两月“峰”最高,构成这条河流水量集中的汛期,而这时正好是暖热季节,冰雪融量最大。枯水期则出现在气温最低的冬季,其中1月初到2月底,因气温在0°下,冰雪不化,以至河流断流。
[课件展示]?我国东北某河流流量曲线图
[承转]?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一年中有两个洪峰。试分析这两个洪峰形成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纠正并讲解]?前一个洪峰出现的时间在春季,此时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冰雪融化,导致河流径流量变大。后一个洪峰出现在7—8月,此时我国东北地区进入雨季,降水丰沛,构成这条河流水量集中的汛期。由此可见,陆地水体的补给并非是唯一的。
[课件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图
[引导并思考]?从刚才的分析可知,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不均匀的,总体上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这就使得在我国的特定时段和特定地区往往产生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解决的途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1、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比如南水北调工程。2、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3、节约用水,防治污染。解决水资源短缺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承转]?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第三点表现为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各类水体之间是如何相互补给的?
[课件动态演示]?河湖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课件动态演示]?长江水与洞庭湖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并讲解]?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湖泊水或潜水补给河流。由于河流水和湖泊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这使得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积蓄部分洪水,可以起到延缓、削减河川洪峰。另外修建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反之,人类大面积的围湖造田,使湖泊水面缩小,则会削弱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
[承转]?大气降水是陆地水体的主要补给。那么大气中的水汽又来自于哪里?(海洋和陆地水体的蒸发)水汽在空中凝结形成降水,又以各种形式返回海洋,这种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称之为水循环。
[课件动态演示]?水循环的三种形式
[观察并思考]?水循环的原因,各种形式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学生活动]?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并讲解]?水的三相变化,太阳辐射和重力能是促使水循环的原因。地球上的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返回海洋。构成了海陆间大循环。此外,陆地和海洋也分别进行着水循环运动。通过水循环,维护了全球的水量平衡,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通过水循环,特别是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通过水循环,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运动和能量传输转化;通过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有了它的存在,地球才会变得生机勃勃。
[讨论]?结合无锡的实际情况,分析人类如何对水循环的环节施加有效的影响,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总称为陆地水,依据其分布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类型,这些水体中能够被我们人类所利用的叫做水资源。不同的水体类型之间在相互补给上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陆地各水体参与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运动,并由此使水资源得以不断的更新和利用。但是人类对水资源不恰当的利用仍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珍惜利用每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