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国建筑的特征
“北京的城墙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是我们国宝。城墙上面,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一个全长达39.75公里的立体环城公园!”
目标
知人论世
壹
掌握阅读方法
贰
感受中国建筑之美
叁
理解传承的重要意义
肆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壹
知人论世
神仙眷侣
他们一个是梁启超的公子,一个是林长民的千金;一位是建筑巨匠,一位是绝艳才女。他们一世情缘,共同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两座丰碑,把亲手设计的国徽送上了天安门城楼,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他不计国仇家恨,力使奈良,京都的古建筑免遭盟军的轰炸,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
建筑宗师
中国建筑的一代宗师: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超的儿子,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丈夫。他一生醉心于中国建筑的研究,曾主持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团体),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写出了中国第一本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我国古代建筑,征之文献,所见颇多, 然吾剂所得,则隐约之印象,及美丽之辞藻,调谐之音节耳。……读者虽读破万卷,于建筑物之真正印象,绝不能有所得。……造形美术之研究,尤重斯旨,故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
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1932年
1936测绘山东滋阳兴隆寺塔
1933年在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梁架
1932乐王山考察
条件艰苦
“斜坡殿顶的下面,有如空阁,黑暗无光,只靠经由檐下空隙,攀爬进去。上面积存的尘土有几寸厚,踩上去像棉花一样。我们用手电探视,看见檩条已被蝙蝠盘踞,千百成群地聚挤在上面,无法驱除。照相的时候,蝙蝠见光惊飞,秽气难耐,而木材中又有千千万万的臭虫(大概是吃蝙蝠血的),工作至苦。我们工作了几天,才看见殿内梁底隐约有墨迹。
环境恶劣
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跋涉,走路工作的时候又总是早八至晚六最热的时间里,这三天来可真是累得不亦乐乎,吃的也不好,天太热也吃不大下,因此种种,我们比上星期的精神差多了……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车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处乱抓,结果浑身是包!”
破坏严重
“观音阁及山门,既为我国现存建筑物中已发现之最古者,且保存较佳,实为无上国宝。如在他国,则政府及社会之珍维保护,唯恐不善。而在中国则无人知其价值。虽蓟人对之有一种宗教的及感情的爱护,然实际上,蓟人既无力,亦无专门智识。数十年来,不唯任风雨之侵蚀,且不能阻止军队之毁坏……
危险重重
应县木塔有67米多高,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建成于辽代。本来塔刹的顶上有八根铁链拴着屋顶的八个屋角,防止大风把塔刹吹走,由于年久失修,这些铁链都垂了下来。
梁思成居然握着冰冷的铁链双足悬空往上爬。学生一看老师都带头爬了,只好硬着头皮也跟着爬上去。他们就这样把塔刹也测量下来。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傅斯年
美景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更不用说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使人心慌心痛。”
探索
“转轮藏前的阿弥陀佛依然是笑脸相迎,于是绕到轮藏之后,越过没有地板的梯台,再上大半没有地板的楼上,发现藏殿上部的结构,有精巧的构架,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奇特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抬头一看,殿上部并没有天花板,《营造法式》里所称“彻上露明造”的。梁枋结构的精巧,在后世建筑物里还没有看见过,当初的失望,到此立刻消失。这先抑后扬的高兴,趣味尤富。在发现蓟县独乐寺几个月后,又得见一个辽构,实是一个奢侈的幸福。
交流
“教书先生出来了,军队里兵卒拉着马过来了,几个女人娇羞的手拉着手,也扭着来站在一边了,小孩子争着挤,看我们照相,拉皮尺量平面,教书先生帮忙我们拓碑文。说起来这个那个庙,都是年代可多了,什么时候盖的,谁也说不清了。“年代多了吧?”他们骄傲地问。“多了多了。”我们高兴的回答,“差不多一千四百年了。”“呀,一千四百年!”我们便一齐骄傲起来。
贰
初读识文
⑴积累重要字词。
⑵找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的关键词,并指出说明顺序。
⑶在介绍九点基本特征之后,作者谈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文法”是指什么?
⑷建筑的可译性是什么?
⑸中国的古代建筑除了九大特征外,还有什么特点?
⑹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帷幕( )屋脊( )接榫( )凤毛麟角( )
埋怨( )埋葬( )翘起( )翘首以盼( )
点缀( )辍学( )厦门( )高楼大厦( )
角色( )穹窿( )门槛( )直栏横槛( )
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
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平面布置,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结构方法,立柱和横梁之间形成“间”,墙、门窗设臵极为自由。
斗拱:在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是方形,拱是弓形,减少剪力,有装饰性。
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举折、举架
“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屋顶
中国建筑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颜色
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部件装饰
材料装饰
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立体构成
平面布局
结构方法
斗拱
举折和举架
结构特征
装饰特征
屋顶
颜色
部件的装饰作用
材料的装饰作用
主
次
九大特征说明顺序
总体特征
叁
精读识神
壹
词汇
贰
叁
肆
建筑—语言
文章
文法
可译性
精读文本,概括一下概念在文中代表的内容
壹
贰
叁
为了同样的需要
(普通民居)遮太阳挡风雨的额居住需要
(宫殿)炫权力显气派的统治需要
解决同样的问题
表达同样的情感
如何理解“可译性”的问题?
选址、地基、结构、装饰等
纪念、怀念、炫耀、敬畏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希腊神殿、金字塔
《诗经·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辩证对待共性和个性
避免孤立、封闭地讨论
中国建筑的特征
壹
贰
叁
肆
为什么要提出“可译性”?
从建筑推广到文化,拓展到
不同的民族、地域和时代
因为共性,所以可译;
因为个性,所以多彩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国的李梅将军指挥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地毯式轰炸。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也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编制一份沦陷区的文物建筑表,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其具体位置。在梁思成标记的地图中,有一份特殊的地图,上面画着两个圆圈,那便是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当梁思成将这个地图呈递到盟军司令部时,盟军的布朗森上校十分困惑,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思成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后来,梁从诫赴日本演讲,谈及此事,眼眶湿润地说:“父亲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我们家有两个亲人都牺牲在抗日前线!”台下鸦雀无声,无不动容。
壹
贰
叁
肆
中国建筑的特征
兼收并蓄的研究态度
辩证统一的系统美学思想
立足于强烈的民族文化复兴意识
和民族精神的审美意识
追求社会、历史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精神
肆
拓读识理
壹
贰
叁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 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
“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
孩子问林徽因,“日本人来了怎么办?”
林先生回答:“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
科普说明文
反映和总结出与世界前沿的科学的发展状况、科研动向和最新科研成果的文章
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作诠释
引用
摹状貌
下定义
分类别
列数字
列图表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特点:简明、准确、通俗、生动
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作诠释
引用
摹状貌
下定义
分类别
在文中找出对应内容。
推荐
纪录片《中国古建筑》
梁思成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