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
主题1
主题1
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落成了十大建筑,最宏伟的是人民大会堂。中央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画家来京,按建筑布景需要分别作画。原打算请傅抱石和关山月先生分别各画一幅山水,时从北门拾级而上的步入宴会厅必经之地的迎面开阔大墙上,因来不及布置大型浮雕,需改用国画替代,故请已经到京的傅先生和关山月先生合作,以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为内容,合作画幅大画,题目叫《江山如此多娇》,是周恩来总理定的。
这幅作品虽然在构图等许多设想上,不得不听取负责同志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建议,难免有束手束脚之感,因此未能尽显先生的技艺、才能,特别是“抱石皴”技法,但它的尺幅之大、气势之磅礴,却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它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其他画家和作品无法企及的。 他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出席了国庆招待会,并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国庆观礼。
主题1
马远(约1170~1260),南宋画家,字遥文,号钦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辈四世为画院待诏。擅画山水,构图多取“一角”之景,故人称“马一角”,兼画人物、花鸟,为“南宋四家”之一。《踏歌图》是马远最为著名的传世作品,其布局似全景而非全景,是对自然景物进行大胆的剪裁,又用大片云烟加以衔接而成,其章法和笔法都在李唐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刨造。
踏歌图(局部)
主题1
此画卷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图绘半山之腰,苍藤、古松之荫,伯夷与叔齐采摘薇之余,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 上休息对话的情景。图中伯夷双手抱膝,面带忧愤,目光炯然,注视着叔齐,显得坚定沉 着; 叔齐则上身前倾对着伯夷说话,一手按地一手像正在比划着什么。伯夷、叔齐均面容 清癯,身体瘦弱,可见他们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伯夷 脚上这种草鞋,基本上都是穷得叮当响的贫民才穿的。李唐着力刻画了两个古代宁死不愿 意失去气节的人物。画卷着墨不多,就把伯夷、叔齐在特定环境下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 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图中树石笔法初简,墨色湿润。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简劲爽 利,衬托出人物刚直不阿的性格。用淡墨晕染衬出白色的布衣,暗喻伯夷和叔齐的高洁。
采薇图 中国画(卷) 绢本设色 27.2cm×90.5cm 李唐 南宋 故宫博物院
主题1
捣练图 中国画(卷 局部 宋摹) 绢本设色 37cm×145.3cm 张萱 唐 波士顿美术馆(美国)
美术鉴赏对个体生活及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一、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功能。
二、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三、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主题1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的领军人物,在市场上,其画价一直高过他人。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府属兴化县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丙辰(1736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历时12年,在职期间,勤政於民,因得罪豪绅而罢官。郑板桥的书法与绘画一样,具有狂草的意趣,他初学黄庭坚,融入兰竹笔意,揉合草、隶、篆等书体,自由挥毫,章法别致,人称"板桥体"。
在创作方法上,他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他曾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他笔下的墨竹,往往挺劲、坚韧,具有孤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仿佛就是他人品的写照。在艺术手法上,他用墨干淡并兼,笔意瘦劲,画面布局疏密相间,注意诗、书、画的有机结合,还以书法笔意入画,如他画兰叶,就"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
纸本卷轴,以半边幅作一巨大的倾斜峭壁,有拔地顶天、横空出世之势;壁岩以皴染间施的笔法运筹,空白见平整,峰峻显倔巍,用笔用墨都恰到好处。峭壁上有数丛幽兰和几株箭竹,同根并蒂,相参而生,在碧空中迎风摇弋。虽然丛生于岩缝,但有不囿于岩壁;自有“竹劲兰芳性自然”,“飘飘远在碧云端”那种不为俗屈的活力。
主题1
《蒙娜丽莎》(Mona Lis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蒙娜丽莎》原作的尺寸:纵77cm、横53cm,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 《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主题1
《洛神赋图》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作。与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并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可惜的是,此画真迹已不传,现流传版本皆为摹本,分别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处。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 尤其擅长人物画。约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
在顾恺之的时代,绘画要通过刻画人物表情来表达人物的情思还是很困难的。顾恺之巧妙地通过描绘人物的姿态动作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对应关系,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这就是顾恺之说的“悟对通神”,它是我们鉴赏六朝名画时体验人物情感重要的切入点。
引人关注的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顾恺之作品,包括《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和这里所说的《洛神赋图》等,无一例外都是有关女性题材的作品,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究竟顾恺之的时代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女性题材绘画大量出现 这似乎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主题1
美术鉴赏的基本原理:
一、即用语言陈述被欣赏作品画面上可以直接看到的东西,暂不顾其含义和价值判断。
二、探讨一件作品的造型关系,包括各种形状的相互依存及作用方式、色调处理、空间营造、构成原理的应用等。
三、即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或者说探讨美术家通过作品想表达的观念。
四、即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比较,以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
主题1
《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作品展示了硝烟弥漫的巷战战场,以一位象征自由女神的形象为主体,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高擎着三色旗,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前进。画面气势磅礡,色调炽烈,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生动、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生动活跃,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这幅画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
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是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7月26日,经过第二次复辟的波旁王朝为了增强皇权,宣布解散议会,限制公民的选举权和出版自由。这激怒了法国人民,他们再一次采取暴力革命,工人、商人、知识分子、城市居民,纷纷走上街头,举起枪支和石块,向王宫的壁垒进军。人民进行了三天艰苦的巷战,最终战胜了保皇党人的军队,逼迫国王查理十世退位。
主题1
80年代初《塔吉克新娘》的横空出世曾令当时整个画坛为之一振,此作彻底摆脱了中国“土油画”惯有的黯淡与粗糙,将油画的艺术性展现的纯粹而自然。创作此画前画家刚从美国参观学习回来,他对于西方古典艺术有了新的体悟,尤其是对于西画中“体积”的营造兴趣十足。为此画家特意远赴新疆做实验写生,他希望通过维吾尔族人棱角分明的面部轮廓中,充分挖掘肖像油画的体积感。
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生动、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生动活跃,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在这幅肖像画中,画家从体积、空间、色彩中营造出艺术的和谐统一。靳尚谊采用了侧光来捕捉形体结构和色彩的丰富层次。强烈的明暗反差一方面加强了人物体积的充盈之感,一方面使得单纯响亮的红色嫁衣渐隐于深色背景,虚实结合中营造出强烈的艺术效果,爱情的热烈和浓郁酝酿其中。
《塔吉克新娘》以其成熟完美的油画技法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中国新古典主义油画的开山之作,也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油画家们指明了一条返璞归真、踏实进取的艺术之路。画家创作此画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人们长久以来被压抑的情感得以释放,新旧交替间各种观念与社会现实不断冲击和挑战着人们的认知。
主题1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是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的结构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主题1
立体画,现又称“三维立体画、全景奇画、全景画中画、动感画中画、3D立体画、光栅立体画、3D光栅画、神奇动感画、画中画等”,有很多种,按材料不同分为PP立体画、PET立体画、PS立体画、PMMP立体画、PVC立体画等。
立体画可以将任意一幅平面的图画转换制作成具有3D效果的立体图画,在一个位置看到立体效果,其画中事物既能深藏画中,又能飘逸画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让人看后留连忘返,过目不忘,被誉为“有生命的图像”。
主题1
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 英: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英: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主题1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主题1
电脑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
电脑艺术设计的出现将使人类艺术世界的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到影视动画、电脑游戏……等等。由于电脑的便利与电脑软件的发展,体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电脑艺术设计开始进入到甚至是纯粹的艺术创作这一古老的殿堂,它被人们称为艺术和科学交的边缘学科,是一种以尖端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不同于任何一门艺术的全新艺术流派。
主题1
动漫,即动画、漫画的合称,指动画与漫画的集合,取这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二为一称之为“动漫”,与游戏无关,并非专业术语。
所有的动画、漫画作品都可以称之为动漫作品,但不可说动画或者漫画是动漫,原因是在语义上:动画和漫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作品,而并无“动漫”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它只是一个由中国本土所创的合成词。
主题1
美术鉴赏的其他分类就比较繁杂了,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题1
欣赏优秀作品
主题1
欣赏优秀作品
主题1
欣赏优秀作品
主题1
欣赏优秀作品
主题1
欣赏优秀作品
主题1
欣赏优秀作品
主题1
欣赏优秀作品
主题1
欣赏优秀作品
主题1
课后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与美术鉴赏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充分利用图书馆以及互联网进行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