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第2课时)
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
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
对健康没有影响
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
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法国医生丹尼斯
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成四型:A型 B型 AB型 O型.
目的: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器材:模拟配制的“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载玻片,滴管等。
实验步骤:1、取玻片
2、滴血清
3、滴血样
4、定血型
模拟“血型鉴定”
背景资料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血型
赵
钱
孙
李
血型鉴定结果
B
AB
O
A
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正常情况下的红细胞
红细胞凝结成团
为什么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凝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红细胞 血清
A型 A凝集原 抗B凝集素
B型 B凝集原 抗A凝集素
AB型 A、B凝集原 无凝集素
O型 无凝集原 抗A、抗B凝集素
四种血型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清
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献血者红细胞(含凝集原) 受血者血清(含凝集素) O型(抗A、抗B) A型(抗B) B型(抗A) AB型(无)
O型(无) - - - -
A型(A) + - + -
B型(B) + + - -
AB型(A、B) + + + -
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A
B
AB
O
A
B
O
AB
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
输血关系图
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
病人 血型 可接受血型 不可接受血型
赵 B
钱 AB
孙 O
李 A
B、O
A、AB
AB A B O
O
A、O
无
A、AB、B
B、AB
请你再来鉴定
小常识:
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
两次献血间隔为6个月以上。
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
献血的益处
一、可预防、缓减高粘血症
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三、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四、促进血液的更新
小资料:
为向全世界献血者尤其是长期志愿献血者表示敬意,进而唤起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自觉加入无偿献血,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作出决定,将发现ABO血型的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
谢谢
背景知识:医院鉴定血型,通常采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分别与未知血型的血液进行配型实验,通过观察有无红细胞的凝集现象确定血液的血型。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