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必考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在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电流与电压成反比
C.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D.电压与电流成反比
2、在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如图所示。其中R0是阻值已知的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下列设计中不能测出Rx阻值的电路是( )
A. B.
C. D.
3、纯电动汽车因其环保节能的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它也有不便之处,今年国庆长假,出行人员众多,充电桩不足,导致很多电动车主遇到了充电难的问题,呼吁在高速服务区增加充电桩数量。如图,这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保险装置
B.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
C.万一有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D.充电线破损时,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安全使用
4、将一只定值电阻接在6V的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1A,若把它接在12V的电路中,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
A.6A B.1.5A C.3A D.2A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产生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 )
A.灯L1短路 B.灯L1断路
C.灯L2短路 D.灯L2断路
6、日常用电中,下列各种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抹布去除插座和灯泡上的污垢 B.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保证良好接地
C.发现有人触电应快速用手将人拉开 D.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7、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变大,变小 B.变小,变大 C.变小,变小 D.变大,变大
8、如图所示,电源恒定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C.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压表V1的示数之差变大
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小
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10、关于家庭电路接法和测电笔的使用,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保持不变,R1=R2=R3=10Ω,先闭合开关S1,则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再闭合开关S2、S3,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
2、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接入某电路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10s内电流通过该定值电阻所做的功为______J。当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2V时,通过它的电流将增大______A。
3、大功率用电器一般不能同时使用,是为了避免因______(选填“总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而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用试电辨别火线与零线时,在图中正确的握笔方法是______(填“乙”或“丙”)。
4、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恒定,R1=6Ω,R2=3Ω,R3=4Ω。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为1.5A,那么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
5、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和R2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示数大于电流表A2示数,则电阻R1的横截面积S1和电阻R2的横截面积S1的大小关系是S1______S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忽略不计)。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的阻值为40欧。闭合开关S后,求:
①通过的电流;
②用滑动变阻器先后替换R1和,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两次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均为10伏,请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2、如图甲所示,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变化来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定值电阻=20Ω,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1)当环境温度为20℃时,电压表示数为2V时,求电源电压。
(2)在不损坏电压表的前提下,求至少要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和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环境温度。
3、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其中R2的阻值为15欧,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
①求R2两端的电压。
②求R1的阻值。
③各电表量程不变,现用变阻器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后,闭合开关S,在确保电路中各元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移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4伏。请判断变阻器R0替换的电阻,并求出R0的最大阻值。
4、实际测量中所使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计改装而成的。图甲中G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3mA的电流计,其电阻Rg=10Ω,要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如图乙)。
(1)求电阻R0的阻值;
(2)用改装后的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设计的电路图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求电阻Rx的阻值是多少欧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请解释为什么电压表内阻越大越好。
5、如图甲所示为一个超声波加湿器,图乙所示为其内部湿度监测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0=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2A,电压表的量程为0~9V,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R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求:
(1)湿度为40%时,R的阻值;
(2)电流表示数为0.2A时,电压表的示数;
(3)该装置能监测的湿度最大值。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猜想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导线等。
(1)用笔画线,将如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2)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目的是:_________;
(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0.4 0.8 1.2 1.6 2.0 2.4
电流I/A 0.08 0.16 0.24 0.32 0.40 0.48
(4)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
(5)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该同学接下来应该:_________。
2、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Ω。
(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如图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______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端(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______。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画出了待测电阻Rx的I-U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Rx=______ Ω。
(5)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x的阻值.电路如图所示,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测量步骤如下:①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1;②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③待测电阻Rx=_______.(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某一小组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开关闭合前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______(选填“A”或“B”)端;
(2)某次实验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______Ω;
(3)小明计划测量当Rx两端电压分别为1V、2V、3V时对应的电流,但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Rx两端电压达到1V,原因可能是______;本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压是自变量,电流是因变量,控制变量是电阻,由可得,即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由图可知,Rx与R0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压Ux,电流表测Rx电流Ix,根据可算出Rx的电阻,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开关闭合时,Rx与R0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开关断开时,Rx未接入电路,电流表测R0电流I0,可得电源电压
Ux=U0=I0R0
闭合开关后,通过Rx电流
Ix=I﹣I0
可测出Rx电阻
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关S闭合时,R0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Ux;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得R0两端的电压
U0=U﹣Ux
通过R0的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Rx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Ix=I0,则Rx电阻
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流表Rx的电流;当开关S闭合时R0、Rx并联,电流表仍测Rx电流,所以无法求通过R0的电流,不能计算出电源电压,所以不能求出Rx阻值,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为了安全电路中必须要有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故A符合题意;
B.安装充电桩时,为了安全,要接地线,故B不符合题意;
C.万一有充电桩起火,不能浇水扑灭,应先关闭电源再施救,故C不符合题意;
D.充电线破损时,容易引发电路和触电事故,为了安全使用应更换新导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
根据欧姆定律,求得导体的电阻为
若把它接在12V的电路中,电阻不变,仍为6Ω,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由图知,两灯泡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电流表与L2串联,测量L2的电流;若一盏灯突然熄灭,必然是断路,若短路,则两个灯泡都不亮,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说明L2是完好的,L2中的电流不变,则L1断路。
故选B。
6、B
【详解】
A.湿抹布能导电,用湿麻布擦拭亮着的台灯和插座容易造成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这样可以避免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故B符合题意;
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这样自己也会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熔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V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b向a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故选B。
8、D
【详解】
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故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不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其示数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压表V1的示数之差即为电阻R1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流变大,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故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串联,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量与定值电阻R1的电压变化量相同,定值电阻R1的电压变化量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之比即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小米和大豆都不是单个的分子,故C错误;
D.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
A.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金属笔杆,同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才不会造成误判,故A不符合题意;
B.三孔插座的接线原则为“左零右火上接地”,故B不符合题意;
CD.处于安全用电的考虑,开关应与用电器串联,同时开关应控制火线,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4.5 1.8 9
【详解】
[1]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阻R2与R3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
电源电压为9V,故电压表示数为4.5V。
[2][3]再闭合开关开关S2、S3,电阻R3被短路,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电压表的示数是9V;电流表的示数是
2、1 0.2
【详解】
[1]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接入某电路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的电压为
U=IR=0.1A×10Ω=1V
10s内电流通过该定值电阻所做的功为
W=UIt= 1V×0.1A×10s=1J
[2]当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2V时,即电压为
电压为原来的3倍,根据欧姆定律,在电阻(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大小无关)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此时的电流为
通过它的电流将增大
3、总功率过大 乙
【详解】
[1]大功率用电器如果同时使用,使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家庭电压220V不变,由电功率推导式可知,总功率过大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
[2]用试电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应该接触金属笔卡,使电线、试电笔、人体形成一条闭合回路。因此正确握法是乙。
4、1.05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阻R2、R3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可得,电源电压
U=IR=I(R2+R3)=1.5A×(3Ω+4Ω)=10.5V
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R1、R3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流表的示数
5、大于
【详解】
由图可知,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A1示数大于电流表A2示数,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可知
R1当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时,导线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
S1>S2
三、计算题
1、①0.36A;②“50欧 1安”
【详解】
解:①由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
②当替换R1时,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示数最大为10伏,此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R2两端的电压
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有
即
解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当替换时,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示数最大为10伏,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即允许通过变阻器的最大电流限制为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欧 1安”。
答:(1)通过R2的电流I2为0.36A;
(2)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1A。
2、(1)6V;(2)20Ω,40℃
【详解】
解:(1)电压表示数为2V时,定值电阻=20Ω,电流为
当环境温度为20℃时,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40Ω,则电源电压为
(2)在不损坏电压表的前提下,则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3V,定值电阻=20Ω,电路中最大电流为
总电阻最小为
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的温度为40℃。
答:(1)电源电压为6V;
(2)至少要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20Ω和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环境温度为40℃。
3、(1);(2);(3)
【详解】
解:(1)根据图b,电流表可知,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此时的读数为0.3A,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电流处处相等, R2两端的电压
(2)R1的电压为
R1的阻值
(3)若变阻器R0替换电阻R1,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2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时,只有定值电阻接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为6V,此时的电流为
电流表是安全的,故可以只有一个定值电阻R2接入电路,根据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4伏,可知,电压表的示数最小为2V,此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若变阻器R0替换电阻R2,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0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只有R1接入电路,此时电流为
由于电流表的量程不变,故电流表超过了0.6A,则说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可能为零;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可知,此电路的最大电流为0.6A,则此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
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小为3V,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慢慢变大,根据串联分压,电压表的示数慢慢变大,但是不会大于电源电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变化量不可能为4V,故不符合题意,故舍弃。
故滑动变阻器R0替代的是R1,R0的最大阻值为30Ω。
答:(1)R2两端的电压;
(2)R1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R0替代的是R1,R0的最大阻值为30Ω。
4、(1)990Ω;(2)12.1Ω;(3)见解析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图甲中G是满偏电流Ig=3mA的电流计,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mA,要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即最大电压为3V的电压表,这时最大电流对应最大电压,从图乙可以看到,Rg和R0是串联在一起的,Rg=10Ω,当电流为时,改装好的电压表其两端电压为3V,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解得
(2)从图丙可以看到,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Rx的两端,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定值电阻Rx的两端电压也为2.4V,电压表的电阻为
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为
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为0.0024A;电压表与定值电阻Rx并联后,再与电流表串联,电流表示数为0.2A,即流过定值电阻Rx的电流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为0.2A,则流过定值电阻Rx的电流大小为
流过定值电阻Rx的电流大小为0.1976A,定值电阻Rx的两端电压为2.4V,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可知,电阻Rx的阻值为
电阻Rx的阻值约为12.1Ω。
(3)如果电压表内阻越大,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流过电压表的电流越小,而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大小等于电压表的电流和待测电阻的电流大小之和,则流过待测电阻电流大小更加接近电流表的示数,误差更小,实验效果更好。
答:(1)电阻R0的阻值为990Ω;
(2)电阻Rx的阻值约为12.1Ω;
(3)如果电压表内阻越大,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流过电压表的电流越小,而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大小等于电压表的电流和待测电阻的电流大小之和,则流过待测电阻电流大小更加接近电流表的示数,误差更小,实验效果更好。
5、(1)50Ω;(2)8V;(3)50%
【详解】
解:(1)由图丙可知,湿度为40%时,R的阻值是50Ω。
(2)电流表示数为0.2A时,根据欧姆定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
U0=IR0=0.2A×20Ω=4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是
U1=U-U0=12V-4V=8V
(3)电压表的量程为0~9V,当电压表的示数为9V时,此时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
U2=U-U3=12V-9V=3V
此时电路的电流为
没有超出电流表的量程,此时湿敏电阻的阻值为
由图丙可知,当湿敏电阻的阻值为60Ω时,该装置能监测的湿度值为50%。
答:(1)湿度为40%时,R的阻值是50Ω;
(2)电流表示数为0.2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V;
(3)该装置能监测的湿度最大值是50%。
四、实验探究
1、 保护电路及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压成正比 更换不同阻值定值的电阻,多次实验
【详解】
(1)[1]根据表中电压的大小,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如下所示:
(2)[2]滑动变阻器的基本作用是保护电路。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记录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多次测量,故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目的是:保护电路及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3)[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连线,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下所示:
(4)[4]因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得出的探究结论是: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压成正比。
(5)[5]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足够多。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该同学接下来应该: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多次实验。
2、如下图所示: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4
【详解】
(1)[1] 未知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及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实验电路的连接如图:
(2)[2]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B端。
(3)[3] 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断路故障。a、b之间和b、c之间有电压,说明开关、电流表、未知电阻都没有断路;a、c之间无电压,说明b、c之间有断路,因为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所以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4)[4]由图像可知:当电流I=0.5A时,电压U=2.0V,那么未知电阻的阻值为
(5)[5]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流表读数为I1,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电压
U=(R0+Rx)I1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Rx被短路,电流表读数为I2,电源电压
U=I2R0
所以
(R0+Rx)I1= I2R0
解之得
3、B 10 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减小误差
【详解】
(1)[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即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B处。
(2)[2]电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分度值是0.02A,电流为0.2A,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V,通过的电流是0.2A,则定值电阻的阻值
(3)[3][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电源电压为3V,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当电阻电压为1V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应为2V,根据分压原理,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待测电阻的2倍,才能达到要求,所以电阻两端电压达不到1V,可能是因为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小造成的;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然后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