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花果山 回顾与整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3页回顾整理。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10以内加法、加减混合口算的能力。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3、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观察加法算式分类。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教师准备:
未完成的加减法表格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领略一下海底世界的奇特风光!
(电脑播放海底世界录象)
【说明: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思维易被激活。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对大海无限喜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这一切即将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算一算:你看,来了一群小鱼,身上还写着算式,自己会不会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在计算的时候,你都发现了什么?
3、排一排(得数是8的所有算式):你再仔细看一看,这些鱼身上的算式排的是乱七八糟的,你能按照一定的规律给它们排排队吗?
自己先看一看,想一想,你愿意怎样排?同位交流
4、全班交流。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
5、观察再发现。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会发现些什么?
6、读一读:那么我们把这些算式读一下,好吗?男女同学比比赛,听谁的声音即洪亮又干脆!
7、整理其它得数的加法算式
过渡语:同学们,再看又来了一群小鱼,你喜欢写得数是几的加法算式
(1)选一选
生:喜欢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师:还有谁喜欢写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这么多同学都喜欢,这样吧,咱们来抓阄,怎么样?哪个小组抓到哪个,小组的同学就按照一定的规律写一写,好吗?
(2)小组分工。
在写之前,小组先分好工,比比哪个小组合作的好?
(3)欣赏各个小组整理情况
贴一贴:写完的小组请小组长把你们组的纸条帖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其它同学帮老师看一看,哪个小组帖的又快又好?
讲一讲:谁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4)观察讨论、发现规律
师:你看,老师把各个小组整理的情况,也汇总成了这样的一个表,请你仔 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自己先看看,看谁观察的有顺序,发现的问题多?
(5)汇报交流。
轻轻的跟你同位说一说。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谁还有不同的发现?还有没有了?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谁还想说说你的发现?……
让学生畅所欲言。
(6)激励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也可以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师生评价。
针对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有没有补充?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见解?谁想评评?
【说明: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探讨,完善探究规律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作了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充分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模拟情境、在玩中巩固
1、游戏——猜一猜
师:刚才大家横着、竖着、斜着看,发现了许多规律。有几条小鱼也过来凑热闹。哦,怎么把我们的算式挡住了?那么大家能猜出这些鱼挡住的是什么样的算式吗?
学生根据规律大胆的猜测。
你是怎么想的?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2、游戏——比比谁最先走过桥
过渡语: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全猜对了!为了奖励大家,这些小鱼邀请大家到它们的海底龙宫玩一玩,想不想去?可是我们必须通过这两座桥,才能到达!要想顺利通过,就要把其它的算式补充完整。大家有信心吗?
男女同学再比比赛,看谁最先走过桥?
谁想帮张老师走过桥,谁想试一试?
3、游戏——补阶梯算式,畅游海底龙宫
师:海底龙宫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可是要想打开海底龙宫的大门,必须把通往大门的阶梯算式补充完整,大家还有自信吗
(1)下面小组的同学先讨论,再去写一写。
(2)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会发现什么?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再跟临近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其它小组的同学跟你们组想的一样吗?
(3)小组汇报交流评价
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教师注重组织丰富的练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采用猜一猜、比一比、补一补等游戏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目的。】
四、活动欣赏
同学们表现的不错!海底世界的大门终于向你们敞开了!(课件播放录象欣赏)
【说明:活动的欣赏,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了高潮,课的结尾让学生意犹未尽,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七、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