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 复习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高港月考)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姿态改变是( )
A.直立行走 B.语言交流 C.制造工具 D.使用工具
【答案】A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人类和类人猿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开始直立行走,双手也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的进化,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是最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的姿态,使他的前肢和后肢能够分工,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因此是向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2.(2022·南平模拟)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卵巢 B.子宫 C.胎盘 D.脐带
【答案】C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A不符合题意。
B.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B不符合题意。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所以,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C符合题意。
D.脐带是胎儿获得养料和氧气以及排泄废物的的重要通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3.(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南方古猿 B.森林古猿 C.类人猿 D.长臂猿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那时由于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另一类继续过树栖生活,进化成现在的类人猿。
4.(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A.群居生活 B.后肢越来越粗壮
C.奔跑速度加快 D.脑容量增加
【答案】D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可见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5.(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人生长发育的起点是( )
A.婴儿 B.受精卵 C.胎儿 D.胚胎
【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动物和人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动物体和人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卵细胞和精子在输卵管结合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6.(2022八下·港南开学考)在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 )
A.阴囊、阴道 B.睾丸、卵巢
C.附睾、子宫 D.输精管、输卵管
【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睾丸。女性能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卵巢。
故答案为:B。
【分析】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睾丸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7.(2021八上·滑县期末)人体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器官是( )
A.输精管和子宫 B.阴茎和阴道
C.附睾和输卵管 D.睾丸和卵巢
【答案】D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男性的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构成了男性的生殖系统,其中行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阴茎是交配的器官,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通道,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分泌附睾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故答案为:D。
【分析】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功能
男性 内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 排精、排尿
女性 内生殖器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 外阴 /
8.(2021八上·滑县期末)“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描写了母亲孕育胎儿的艰辛。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子宫 C.阴道 D.输卵管
【答案】B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A.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A不符合题意。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B符合题意。
C.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C不符合题意。
D.输卵管的作用除了输送卵细胞,还是受精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主要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婴儿产出和流出月经的地方.
9.(2022·南平模拟)女性生殖系统中,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③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②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④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故答案为:C。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主要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婴儿产出和流出月经的地方.
10.(2022·南平模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体形态和生理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C.脑的质量迅速增加 D.男女出现第二性征
【答案】C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身高、体重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A不符合题意。
B.进入青春期之后,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B不符合题意。
C.脑的质量到七八岁时就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到青春期后,质量增长有限,只是内部结构和功能发育得更加复杂、完善,C符合题意。
D.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1.(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现代人是由现代类人猿演变来的
B.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C.“露西”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类,她能制造复杂的工具
D.古人类化石不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
【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 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A不符合题意。
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这部分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逐渐的进化成现代人。所以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B符合题意。
C.“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 露西”属于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时期的人类脑容量是500毫升,现代人类的脑容量是1300- 1500毫升,南方古猿阶段的古人类只会使用天然工具,不会制作工具,C不符合题意。
D. 在研究人类的起源问题上,有许多学说,我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是由神创造的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在研究人类等生物的进化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比如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而在其它地区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人类化石,可以推断非洲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地,其它地方的应该没有古人类,即使有也是由非洲迁徙过来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12.(2022八下·港南开学考)女性第二性征的表现,一般不包括( )
A.骨盆宽大 B.声调较高 C.乳腺发达 D.喉结突出
【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女性第二性征的表现有: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等。男性第二性征的表现有:胡须、腋毛等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所以D喉结突出不是女性第二性征的表现。
故答案为:D。
【分析】男孩、男孩进入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13.(2021八上·揭西期末)卵细胞受精以后,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到胎儿出生之前的持续时间叫( )
A.胚后发育 B.胎儿发育 C.胚胎发育 D.受精作用
【答案】C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卵细胞受精以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到胎儿出生之前的持续时间叫胚胎发育。
故答案为:C。
【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向子宫中移动,最终附着在子宫内壁上,继续进行胚胎发育。胚胎在子宫中发育至第八周末,便具有人的形态,成为胎儿。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第四十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14.(2021八上·望花期末)下列特征不属于男孩第二性征的是( )
A.开始长胡须 B.声调较高 C.喉结突出 D.声音洪亮
【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而声调较高属于女性第二性征。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
15.(2021九上·揭西月考)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出现第二性征,与其变化有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肾上腺激素 D.胰岛素
【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促使女性的第二性征;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促使男性的第二性征。
16.(2021七上·文山月考)下图曲线是男女部分性器官的发育趋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岁之前性器官的生长发育缓慢
B.女孩性器官迅速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
C.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D.从出生至20岁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B.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在性器官的发育上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看出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这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约为10-20岁之间,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女孩比男孩早进入青春期。
17.(2021七上·东营月考)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正确的是( )
A.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B.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D.母体→脐带儿→胎盘→胎儿
【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胎儿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故答案为:B。
【分析】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18.(2021七上·东营月考)图中哪条曲线能表示人的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导致其形态和生理机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但与存在着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发育速度、发育成熟的年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在进入青春期以后,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在11—13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图中只有曲线④体现到先几乎停滞,然后在10岁左右迅速发育的状态。
故答案为:D。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9.(2021·绵阳)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观点是基于事实提出的。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彩超下,8周左右的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
B.青春期,男孩发现会出现遗精,女孩发现会来月经
C.在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
D.除了非洲,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答案】D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彩超下,8周左右的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A不符合题意。
B.青春期,男孩发现会出现遗精,女孩发现会来月经,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B不符合题意。
C.在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C不符合题意。
D.除非洲外,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基于事实提出的观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20.(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怀孕就是指一粒“种子”进入到子宫并植入内膜,这一粒“种子”是( )
A.受精卵 B.胚泡 C.胚胎 D.胎儿
【答案】B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就是怀孕。
故答案为:B
【分析】男性精子与女性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这就是怀孕。在子宫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在八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到第四十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21.(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竟然是输卵管堵寨。输卵管堵塞不能怀孕的原因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
C.不能产生雄性激素 D.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答案】D
【知识点】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人体进行生殖时,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输卵管堵塞将影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故答案为:D
【分析】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睾丸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向子宫中移动,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继续进行胚胎发育。胚胎在子宫中发育至第八周末,便具有人的形态,成为胎儿。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第四十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二、综合题
22.(2021八上·顺城期末)如图是人身体不同部位发育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表明,人生殖器官快速发育的时期是从 点到 点。(用字母回答)
(2)进入青春期,男性睾丸体积增大,并分泌雄性激素,开始产生 和出现遗精现象;女性的卵巢质量增加,并分泌雌性激素,开始产生卵细胞和出现 现象。
(3)就整个身体而言,人发育的两个快速时期分别是AB和 。( 用字母回答)
【答案】(1)E;F
(2)精子;月经
(3)C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1)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由上图表明,人的生殖器官快速发育的时间段是E~F的青春期。
(2)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
长胡子、声音变得低沉、喉结突出等特征相继出现,这些都是第二性征的表现,这和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3)就整个身体而言,人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从人体全身的相对生长速度看,人体生长有两个相对较快的时期,所处的年龄段分别是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儿期为0~5岁即AB段,第二个高峰期为青春期是10~20岁即CD段。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女孩比男孩早进入青春期。
23.(2021七上·新泰月考)观察下列概念图,思考“我从哪里来?”及“人类从哪里来?”的相关问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看,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共同的原始祖先,由于 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经过若干万年的进化,先进化成为古人类,再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从而进化成为现代人类。
(2)图中B是 ,它在 中产生,并在此分裂分化形成 ,然后移入母体的 中,继续生长和发育。
【答案】(1)森林;语言
(2)受精卵;输卵管;胚泡;子宫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1)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约1000万年~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因此,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经过若干万年的进化,先进化成为古人类,再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从而进化成为现代人类。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B是受精卵。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如果遇到卵细胞,就会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4.(2021七上·新泰月考)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结构特征比较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一中人类进化各阶段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填序号)。
(2)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 ] 是人类的祖先。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
(3)人猿分界的标志是 。
(4)图二中表示人的结构的是 (填字母)。
(5)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 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6)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
【答案】(1)④②①③⑥⑤
(2)④;森林古猿;森林大量消失
(3)直立行走
(4)B
(5)脑容量
(6)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1)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因此图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④②①③⑥⑤。
(2)由以上分析可知:④森林古猿是人类的祖先。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大量消失,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
(3)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4)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图二中,B图的骨骼更适应直立行走,表示人类。图二中人的手在B图中,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 灵巧。
(5)黑猩猩的头骨是A,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 复习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高港月考)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姿态改变是( )
A.直立行走 B.语言交流 C.制造工具 D.使用工具
2.(2022·南平模拟)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卵巢 B.子宫 C.胎盘 D.脐带
3.(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南方古猿 B.森林古猿 C.类人猿 D.长臂猿
4.(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A.群居生活 B.后肢越来越粗壮
C.奔跑速度加快 D.脑容量增加
5.(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人生长发育的起点是( )
A.婴儿 B.受精卵 C.胎儿 D.胚胎
6.(2022八下·港南开学考)在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 )
A.阴囊、阴道 B.睾丸、卵巢
C.附睾、子宫 D.输精管、输卵管
7.(2021八上·滑县期末)人体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器官是( )
A.输精管和子宫 B.阴茎和阴道
C.附睾和输卵管 D.睾丸和卵巢
8.(2021八上·滑县期末)“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描写了母亲孕育胎儿的艰辛。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子宫 C.阴道 D.输卵管
9.(2022·南平模拟)女性生殖系统中,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2·南平模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体形态和生理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C.脑的质量迅速增加 D.男女出现第二性征
11.(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现代人是由现代类人猿演变来的
B.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C.“露西”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类,她能制造复杂的工具
D.古人类化石不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
12.(2022八下·港南开学考)女性第二性征的表现,一般不包括( )
A.骨盆宽大 B.声调较高 C.乳腺发达 D.喉结突出
13.(2021八上·揭西期末)卵细胞受精以后,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到胎儿出生之前的持续时间叫( )
A.胚后发育 B.胎儿发育 C.胚胎发育 D.受精作用
14.(2021八上·望花期末)下列特征不属于男孩第二性征的是( )
A.开始长胡须 B.声调较高 C.喉结突出 D.声音洪亮
15.(2021九上·揭西月考)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出现第二性征,与其变化有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肾上腺激素 D.胰岛素
16.(2021七上·文山月考)下图曲线是男女部分性器官的发育趋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岁之前性器官的生长发育缓慢
B.女孩性器官迅速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
C.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D.从出生至20岁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7.(2021七上·东营月考)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正确的是( )
A.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B.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D.母体→脐带儿→胎盘→胎儿
18.(2021七上·东营月考)图中哪条曲线能表示人的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 )
A.① B.② C.③ D.④
19.(2021·绵阳)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观点是基于事实提出的。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彩超下,8周左右的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
B.青春期,男孩发现会出现遗精,女孩发现会来月经
C.在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
D.除了非洲,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20.(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怀孕就是指一粒“种子”进入到子宫并植入内膜,这一粒“种子”是( )
A.受精卵 B.胚泡 C.胚胎 D.胎儿
21.(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竟然是输卵管堵寨。输卵管堵塞不能怀孕的原因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
C.不能产生雄性激素 D.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二、综合题
22.(2021八上·顺城期末)如图是人身体不同部位发育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表明,人生殖器官快速发育的时期是从 点到 点。(用字母回答)
(2)进入青春期,男性睾丸体积增大,并分泌雄性激素,开始产生 和出现遗精现象;女性的卵巢质量增加,并分泌雌性激素,开始产生卵细胞和出现 现象。
(3)就整个身体而言,人发育的两个快速时期分别是AB和 。( 用字母回答)
23.(2021七上·新泰月考)观察下列概念图,思考“我从哪里来?”及“人类从哪里来?”的相关问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看,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共同的原始祖先,由于 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经过若干万年的进化,先进化成为古人类,再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从而进化成为现代人类。
(2)图中B是 ,它在 中产生,并在此分裂分化形成 ,然后移入母体的 中,继续生长和发育。
24.(2021七上·新泰月考)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结构特征比较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一中人类进化各阶段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填序号)。
(2)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 ] 是人类的祖先。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
(3)人猿分界的标志是 。
(4)图二中表示人的结构的是 (填字母)。
(5)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 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6)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人类和类人猿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开始直立行走,双手也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的进化,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是最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的姿态,使他的前肢和后肢能够分工,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因此是向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2.【答案】C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A不符合题意。
B.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B不符合题意。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所以,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C符合题意。
D.脐带是胎儿获得养料和氧气以及排泄废物的的重要通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3.【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那时由于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另一类继续过树栖生活,进化成现在的类人猿。
4.【答案】D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可见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5.【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动物和人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动物体和人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卵细胞和精子在输卵管结合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6.【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睾丸。女性能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卵巢。
故答案为:B。
【分析】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睾丸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7.【答案】D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男性的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构成了男性的生殖系统,其中行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阴茎是交配的器官,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通道,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分泌附睾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故答案为:D。
【分析】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功能
男性 内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 排精、排尿
女性 内生殖器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 外阴 /
8.【答案】B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A.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A不符合题意。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B符合题意。
C.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C不符合题意。
D.输卵管的作用除了输送卵细胞,还是受精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主要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婴儿产出和流出月经的地方.
9.【答案】C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③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②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④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故答案为:C。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主要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婴儿产出和流出月经的地方.
10.【答案】C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身高、体重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A不符合题意。
B.进入青春期之后,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B不符合题意。
C.脑的质量到七八岁时就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到青春期后,质量增长有限,只是内部结构和功能发育得更加复杂、完善,C符合题意。
D.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1.【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 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A不符合题意。
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这部分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逐渐的进化成现代人。所以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B符合题意。
C.“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 露西”属于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时期的人类脑容量是500毫升,现代人类的脑容量是1300- 1500毫升,南方古猿阶段的古人类只会使用天然工具,不会制作工具,C不符合题意。
D. 在研究人类的起源问题上,有许多学说,我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是由神创造的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在研究人类等生物的进化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比如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而在其它地区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人类化石,可以推断非洲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地,其它地方的应该没有古人类,即使有也是由非洲迁徙过来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12.【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女性第二性征的表现有: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等。男性第二性征的表现有:胡须、腋毛等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所以D喉结突出不是女性第二性征的表现。
故答案为:D。
【分析】男孩、男孩进入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13.【答案】C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卵细胞受精以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到胎儿出生之前的持续时间叫胚胎发育。
故答案为:C。
【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向子宫中移动,最终附着在子宫内壁上,继续进行胚胎发育。胚胎在子宫中发育至第八周末,便具有人的形态,成为胎儿。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第四十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14.【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而声调较高属于女性第二性征。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
15.【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促使女性的第二性征;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促使男性的第二性征。
16.【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B.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在性器官的发育上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看出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这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约为10-20岁之间,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女孩比男孩早进入青春期。
17.【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胎儿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故答案为:B。
【分析】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18.【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导致其形态和生理机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但与存在着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发育速度、发育成熟的年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在进入青春期以后,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在11—13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图中只有曲线④体现到先几乎停滞,然后在10岁左右迅速发育的状态。
故答案为:D。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9.【答案】D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彩超下,8周左右的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A不符合题意。
B.青春期,男孩发现会出现遗精,女孩发现会来月经,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B不符合题意。
C.在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C不符合题意。
D.除非洲外,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基于事实提出的观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20.【答案】B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就是怀孕。
故答案为:B
【分析】男性精子与女性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这就是怀孕。在子宫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在八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到第四十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21.【答案】D
【知识点】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人体进行生殖时,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输卵管堵塞将影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故答案为:D
【分析】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睾丸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向子宫中移动,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继续进行胚胎发育。胚胎在子宫中发育至第八周末,便具有人的形态,成为胎儿。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第四十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22.【答案】(1)E;F
(2)精子;月经
(3)C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1)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由上图表明,人的生殖器官快速发育的时间段是E~F的青春期。
(2)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
长胡子、声音变得低沉、喉结突出等特征相继出现,这些都是第二性征的表现,这和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3)就整个身体而言,人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从人体全身的相对生长速度看,人体生长有两个相对较快的时期,所处的年龄段分别是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儿期为0~5岁即AB段,第二个高峰期为青春期是10~20岁即CD段。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女孩比男孩早进入青春期。
23.【答案】(1)森林;语言
(2)受精卵;输卵管;胚泡;子宫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1)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约1000万年~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因此,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经过若干万年的进化,先进化成为古人类,再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从而进化成为现代人类。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B是受精卵。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如果遇到卵细胞,就会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4.【答案】(1)④②①③⑥⑤
(2)④;森林古猿;森林大量消失
(3)直立行走
(4)B
(5)脑容量
(6)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1)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因此图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④②①③⑥⑤。
(2)由以上分析可知:④森林古猿是人类的祖先。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大量消失,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
(3)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4)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图二中,B图的骨骼更适应直立行走,表示人类。图二中人的手在B图中,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 灵巧。
(5)黑猩猩的头骨是A,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