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促使
0.思维冲浪——明确任务
开启任务打卡之旅吧!
反应判据: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反应类型:中和反应
检验思路:酸碱指示剂
中和反应的通式:酸+碱→盐+水
酸碱中和反应
学习酸碱中和原理后我们能够有何应用
酸碱中和原理有何意义
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常见应用的具体分析
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应用酸碱中和原理去解决其余相关的生活生产问题
在应用酸碱中和原理过程中厘清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对反应物及其酸碱度的影响
引发
回顾
疑问
任务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
专题8.3 酸和碱的反应
第二课时
1.思维点睛——聚焦新课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1.1:明确与判断
——任务1:知道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用醋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用木炭烤肉串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问题与讨论:
思考:上述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使用,哪一个是应用了酸碱中和的原理呢?
讨论与尝试:
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属于碱,故能与酸性土壤中和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1.2:分析与归纳
——任务1:知道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判断技巧归纳:
判断是否应用了酸碱中和原理 →
就是判断是否发生了 反应
中和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1.3:梳理与整理
——任务1:知道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回归书本,提取典例:
阅读书本240页,生活生产中应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实例主要有:
1.改良酸性或碱性土壤
2.处理工业废水
3.进行医药应用
(例如胃药)
4.促进科研探究
(调节液体的PH值)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2.1:明确目标
——任务2:理解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问题与讨论:
思考:
(1)酸碱反应的目标趋于什么?
(2)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遵循的通式为
趋于中和,PH值常温下近7为宜
酸+碱→盐+水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2.2:尝试书写
——任务2:理解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讨论与尝试:
请进行小组交流,根据已有知识,尝试补充下列表格
待处理物 领域 应加入的物质为 化学方程式 注意事项
酸性土壤(含盐酸) 农业生产
硫磺厂工业废水(含硫酸) 工业制造
胃酸过多 医药应用
实验室废液(含烧碱) 科研探究
…… ……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2.3:典例分析
——任务2:理解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分析与归纳1:改良酸性或碱性土壤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对于土壤的酸碱性有一定的要求。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以利于农作物生长
向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
例:在含有盐酸的土壤中,加入熟石灰进行调节
HCl+Ca(OH)2=2H2O+CaCl2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2.3:典例分析
——任务2:理解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分析与归纳2:处理工业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可加入硫酸进行中和。
处理工业废水
例如:处理硫磺厂工业废水(含硫酸)
H2SO4+Ca(OH)2=2H2O+CaSO4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2.3:典例分析
——任务2:理解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分析与归纳3:医药应用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大量胃酸,造成胃部不适以致消化不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如氢氧化铝),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例如:胃酸过多,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进行治疗
6HCl + 2Al(OH)3 =2AlCl3 + 3H2O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2.3:典例分析
——任务2:理解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分析与归纳4:科研探究
在科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将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碱性太强或太弱,都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例如: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烧碱,不能直接倾倒,应加入适量的酸进行中和,调节至近中性。
2.思维提升——新知学习----能力进阶3:解释现象
——任务3:理解酸碱中和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迁移与应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是否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1)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含硝酸)
(2)服用含Mg(OH)2的药品治疗胃酸过多
3.思维拔高——拓展新知----能力进阶1:判断与分析
——任务4:明确酸碱中和反应物质用量判断的依据
思考:问题:可以应用什么来判断酸碱反应物的用量关系?
活动:已知氢氧化钠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现取不定量的盐酸和强氧化钠,可以利用下列哪种物质判断二者的用量关系( )A.浓硫酸 B.紫色石蕊 C.澄清石灰水 D. 饱和食盐水
点睛: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将用量关系形象地表征出来
酸碱指示剂
B
3.思维拔高——拓展新知----能力进阶2:看图理解
——任务4:明确酸碱中和反应物质用量判断的依据
思考:根据滴定曲线图如何进行用量分析?如何判断添加的次序呢?
活动: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右图表示向甲中加入乙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所获取的信息:甲是 乙是 C点表示什么?
点睛:可用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将用量关系表征出来
NaOH HCl
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在常温下呈中性
3.思维拔高——拓展新知----能力进阶3:综合分析
——任务4:明确酸碱中和反应物质用量判断的依据
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段加入,溶液液的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试回答:(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2)当pH=7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 。(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Na-23 O-16 H-1 S:32 )
(1)Na+、H+、 SO42-(2)0.8(3)9.8%
1.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
C.在工业上,用盐酸来除铁锈 D.在蚊虫叮咬处涂抹稀氨水减轻痛痒
2.新鲜魔芋在去皮时出现的白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料酒 B.食醋 C.纯碱溶液 D.食盐水
4.思维检验——知识应用----能力提升
——任务5:完成随堂小练习
C
B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思维检验——知识应用----能力提升
——任务5:完成随堂小练习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B
4.“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物质
B.反应中Na+和SO42﹣个数比为1:1
C.反应后溶液中只有一种物质
D.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4.思维检验——知识应用----能力提升
——任务5:完成随堂小练习
D
(2)如图2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这两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5.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某盐酸中,溶液的pH随所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而变化,如图1所示.其中合理的图象是 (选填“甲”或“乙”)。
乙
H+
Cl﹣
4.思维检验——知识应用----能力提升
——任务5:完成随堂小练习
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的课后小练习
同步练习册选择题1-5,及题8、9、11
努力加油吧,少年们!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