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9 08: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内涵
变:生产关系 不变: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
开放
......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名称:红手印
馆藏:中国革命博物馆 GB54563
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红手印》载文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学习目标
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了解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认识改革对中国发展的伟大意义。
穷则思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01
农民们在建国后都经历了什么?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
老李的烦恼
农村人民公社
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吃大锅饭,收入少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统一经营
集中劳动
统一分配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
材料:改革从农村开始,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讲话
当时中国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当时中国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
花鼓词
安徽:“乞丐大省”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们,在1978年私下进行了一次尝试,开始了农村地区的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最先改革的地点和时间: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3.实施——
开始: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农民丰收的喜悦
小岗1979年秋收盘点后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部编版历史八下教材39页相关史事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获得的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农民获得的利:
土地使用权
可以支配剩余劳动产品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历史事件 核心内容 意义(影响)
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解放农村生产力
提高生产积极性
农业合作化(1953—1958年) 农民私有到集体公有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实现农业向社会主义转变
人民公社化(1958—1984年) 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至今) 土地公有、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
对比:改革前后农村经济体制有何不同?
启示:1.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重视农业,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3.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意义: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4、阶段
1978年
尝试
发展
1983年
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岗村分田包干到户
深化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2017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你能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吗?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改革的深化:
“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
——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农民工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业)
老干妈
影响: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化朽为神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02
材料一: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我们工厂的情况有点糟。“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1)职权划分: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
(2)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
思考: 城市经济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原青岛
电冰箱厂
30多年来,海尔集团从一家资不抵债、亏空147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
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1、开始
1984年10月21日刊登在《人民日报》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要求加快以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城市
存在问题 解决方案 中心环节
所有制结构 单一公有制
职权划分 政企不分
分配方式 平均分配
增强企业活力
结合课本P40,归纳城市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措施: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政企分开,逐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
国家
企业
工人
管得太多,太死
没有生产自主权缺乏活力
吃大锅饭,没有劳动积极性
给企业松绑
扩大自主权经营责任制
按劳分配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海尔总部 华为总部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意义:
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双剑合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03
无法宏观管控
太死板
计划经济:国家统一调控(有形的手)
优点:能高效集中人力、物力
问题:死板僵化
市场经济:市场进行调节(无形的手)
优点:市场调节能刺激企业活力
问题:忽视社会总体效益,无法 宏 宏观调控
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作用=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确立过程:
2、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2年十四大
确立
目标
建立
框架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
不断
完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改革成果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2019江苏南京)小岗村时“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 ”他的诉说表达了( )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2.(2019广东)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 B.农业集体化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D
随堂练习
3.(2020河北石家庄)电视剧《大江大河》讲述了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的经历可以说是当时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代表。他们的经历主要反映了( )
A.公私合营的实行并在全国逐步推开
B.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土地改革并允许个人进行投资
D.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B
随堂练习
4.(2022·江苏镇江二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合同制在各类企业中广泛推行。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应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劳动双方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这说明这一时期国企改革的方向为(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设乡镇企业 D.实行股份制改革
A
随堂练习
5.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我国改革特点的是( )
A.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B.从城市到农村,从局部到全国,从全面深化改革到经济体制改革
C.从农村到城市,从推广到试点,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D.从城市到农村,从全国到局部,从全面深化改革到经济体制改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