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郑梁梅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郑梁梅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01 15:3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郑梁梅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崔嵬(wéi) 敛声屏气(bǐnɡ) 饿莩(piǎo) 间或一轮(jiān)
B.黏液(nián) 人烟阜盛(fù) 形骸(hái) 群山万壑(hè)
C.脊背 (jí) 瓮牖绳枢(yǒu) 湮没(yān) 扪参历井(mén)
D.商贾(jiǎ) 谪居卧病(zhé) 朱拓(tuò)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据人民网报道称,这次法院主动约见,内容主要有:向当事人告知和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当面了解申诉状中提到的问题。
B.中共中央纪委近日印发《关于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指出,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
C.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为。
D.分析指出,网络反腐的参与性、社会性、公开性,能有效补充党和国家机关内部自我监督的不足。
4.下列文学常识和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江南的冬景》一文为读者展现了“曝背谈天图”、“午后东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等江南冬天的图景。
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话剧《龙须沟》等。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D.韩少功,中国现代作家,“寻根文学”主将,代表作有《爸爸爸》、《马桥词典》、《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我心归去》从哲理层面、美学角度对家园的文化概念作了深层次的思考。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5.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6.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拥有了完善的开采技术,储量巨大的“气冰”成为新一代能源是完全可能的。
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应该有“气冰”存在的可能。
C、开采过程中,必须确保“气冰”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下,以免甲烷气体泄漏。
D、“气冰”利用的前景广阔,但开采困难,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
B.诏书切让。 让: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干预。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咨乃谢病去 B.令敦煌曹皓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令行禁止
C.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 D.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 吾与汝毕力平险
10.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帝迎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四、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2. ,忍尤而攘诟。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13.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4.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8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5.指出这首诗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4分)
16.颔联“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历来深受好评,请作简要赏析。(4分)
六、作文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君子”与“小人”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思想家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非常深刻的见解,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请以“君子与小人”为题目,写一篇命题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读题,找正确的一项,其他三项有错误,其中A项间为多音字,一般读一声,而“间或一轮”的“间”应为“jiàn”。表示偶尔或者 或者。C项“脊背”的“脊”应为“jǐ”。 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之间的骨叫脊椎,而脊椎朝外的,处在“背”上的,称之为脊背。此音易被误读为二声。D项“商贾”的“贾”应为“gǔ”,“朱拓”的“拓”应为“tà”。这两字都为多音字,此处读音为不常见读音。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这些形声字或多音虽不常见,但在教材中或平时的练习中常出现,为考查的热点,所以同学们对此应不陌生。对于形声字莫轻易读半边,对于多音字要记少不记多。
2.
B
【解析】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草、行书
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后的隶书、楷书、行书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

3.C
【解析】
试题分析:A.据……称,句式杂糅。删掉“据”或“称”。
B.句式杂糅,“印发”后加“的”
D.搭配不当,“补充”改为“弥补”在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比较难。病句题为常考试题,难点在于同学们不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解题方法来正确解题。答此类题要明晰基本步骤:先找主谓宾,看搭配,接查定、状、补,看修饰;再品味语意,看逻辑。如果语法不熟,可采用抓题眼的方法,如看关联词,并列短语、否定词、明显词(是、关于、对于、在、的)等。
4.A
【解析】
试题分析:B《茶馆》是话剧,C“范仲淹”应为“欧阳修”,D《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是食指。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点评:此种题型考查的频率不是很大,但是要记住一些基础性的文学常识,尤其是作家作品特色等,可用排除法来解决。
5.C
6.A
7.D
【解析】
5.考查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答案是C,从文段第一小节第一句话和第二小节可得出答案。A选项中“与介质混合”有误,B选项讲的是来源,D 选项明显概念错误。
6.考查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只有A 符合原文意思。B 选项将文中的假设情况偷换成现实信息,C选项假设错误,不符合原文第四小节的表述,D选项中,“‘气冰’的开采困难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这一表述错误应是由“气冰”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7.考查对文中信息的推测,不正确的应是D“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不符合原文表述,正确应为“气冰”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还不成熟,这一点可从第四小节的第一句话得到信息。
8.D
9.C
10.B
11.C
【解析】
8.干:冒犯
9.A谢①动词,告辞 ②动词,道歉 B令①名词,县令 ②动词,让,使 D与①动词,参与 ②介词,跟 C两个“为”“均为介词,表被动,被”
10.①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④表现赵咨的孝行。
11.是为了表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的崇高威望。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错一字不得分,所以要注意易错字。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不给分。
15.①前两联:借景抒情;后两联:直抒胸臆。(4分,1点2分)
16.
【解析】②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叶”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飘零的性质,表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而“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孤舟”处于清冷的月色之中。更加强化了孤寂、凄凉、漂泊的情感。(4分,手法、情感各1分,描述分析2分)
17.
[优秀习作]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同样是人,只因为做人的标准不同,他们的人格才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拥有一副“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和肥头大耳的和珅,前者往往被视为君子的典范,而后者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贪佞小人。二者同朝为臣,志趣却大不相同,纪晓岚喜爱结交贤臣雅士,疾恶如仇,不贪图钱财,闲暇之时便将自已的经历写在《阅微草堂笔记》中,酷爱吟诗作对,关于此类逸闻趣事民间多有流传;而和珅却工于权术,结党营私,媚上欺下,两面三刀,在皇帝面前装作一副忠实奴才相,对待下属却作威作福,每到一地便搜刮民脂民膏,致使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便富可敌国。终究恶有恶报,嘉庆皇帝一即位,便将他革职抄家。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志趣和修养不同,进而导致思想行为迥异。

历史上有两位常被人提及的君王——齐威王和周厉王。齐威王善于听取臣子的意见,广开言路,并下令 “群臣史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终使“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而周厉王极力打压对其政令有异议的人,使国人行于路皆不敢言,最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被国人赶下了台。
齐威王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被当作虚怀若谷、勇于纳谏的君子,终成“治国、平天下”的大业;而周厉王不善于纳谏,被看成一个小肚鸡肠、一意孤行的小人,最终只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胸襟不同,进而导致对待批评的态度迥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以振兴楚王室、振兴楚国为己任,“忽奔走以先后”,时常哀叹“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但以子兰、郑袖为首的拉帮结派的小人只顾贪图享乐,处处谋取私利,正直的屈原无法容忍这种危害国家的小人行径,屡次上书规劝昏庸的楚王不要亲近奸佞小人。正人君子的行为为小人所不容,他受到小人诋毁,遭到楚王的猜忌和疏远,无奈的他“指九天以为正”,但偌大的楚国朝堂还是容不下他,他只好带着自己的一片忠心和君子的风范自沉汩罗……楚人怀念他,历史记住了他,而一时得志的小人终尝亡国之果,落得千古骂名。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对待国家的责任感不同,进而导致利国害国的不同结果。
人们都希望亲君子,远小人,但如何识别君子与小人?综上所述,君子与小人,他们的志趣和修养不同,对待批评的胸襟不同,对待国家的责任感不同,需要我们檫亮眼睛。
[现场批阅]
选取历史长河中纪晓岚和和珅、齐威王和周厉王、屈原和子兰、郑袖等三组人物,叙述他们的事迹,热情讴歌了志趣高雅胸襟宽广忠贞爱国的君子,有力鞭笞了唯利是图小肚鸡肠祸国殃民的小人,切合题意,内容丰富。采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对比鲜明,层次清楚。
君子与小人
暮山叠翠,渺烟绕斜晖,人自醉。晓月初升,疏空烟四远,玉霜坠。深秋夜,凉如水,思绪却纷飞,旧事如纷扬大雪,细细霏霏……
想到了父亲做村干部时的历史,接连两三月,父亲草草吃过饭便赶到工地,常常深夜里踏着一路的星光和狗吠声回家。一天深夜,熟睡的我被谈话声弄醒,懵懵懂懂听见母亲轻轻在抽泣。
模模糊糊中,我听到“你的腿……”,又听到“机器倒了……”,“我过去推……”,之后我便又睡了。只是,那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我站在一片开满红花的山坡,红色汹涌地燃烧,触目惊心……
梦中沉入黑暗的一刹那,耳畔响起了一声鸡啼。
次日清早,我看见从家门口的小路到家里,满地开满了红色,有的地方星星点点,有的地方连成一片,萦萦绕绕,触目惊心。又看到被挂破了的衣裤,张牙舞爪的裂口,绚烂的红。我的眼睛不知怎的,倏然涨潮,像江南夏季的河流,泪水滚落……
一旁的母亲,眼睛早已哭肿。
……
几天后,母亲牵着我的手到村支书家要医疗费,父亲又一瘸一拐地上工地了。我们来到村支书家,他正独自意兴正浓地呷(xiā)着小酒。一旁的电视机,咿咿呀呀的叫着。
“没有!”他斩钉截铁。我和母亲带着几许无奈,几许愤怒,几许伤痛,空手而归。
只是没过几天,他却骑着一辆新摩托从还没有完全竣工的公路工地扬尘而去,据消息灵通的人士说,那是“公务用车”。
后来路通了,汽车开进来了,农产品走出去了,父亲也辞职了。
于是,我的父亲每逢天气转凉,受过伤的腿总疼得他满头冷汗,经常无法走路。厚厚的棉裤,成了父亲一年四季常穿的衣裳。
多少次,我曾伫立在父亲被塌伤的地方,看着最后一抹斜晖滑落疏林,看着孤雁划过晚霞,看着自己紧握的拳头,泪水,纷纷洒洒。望着远方隐匿进暮色里的路,我听到胸腔里,什么东西在分崩离析……
十五年之后,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为什么选择了辞职:他想要一生清白,与那些人相比,父亲没有新车代步,没有像样的衣裳,但父亲却留给了村民一条致富路;而那些人除了解释不清的账目和亏空,还有什么?
我不敢妄称父亲是君子,——村民自有评说,但我敢肯定地是,咱们国家的人若都如父亲一样为官,中国的“清廉指数”在世界的排名绝不会只是第七十位。
依稀里,我仿佛看见了一条曲曲折折的路,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徐徐延伸……
[现场批阅]
君子不一定要有高学历,高职位,平凡的人群中也有令人敬仰的君子,作者正是刻画了这样一位君子——一位爱岗敬业、不计个人得失的村干部,也就是“我”的父亲。他为了给乡亲们修一条致富路,起早贪黑,一心扑在公路建设上,哪怕在因工负伤后,也没有因为没有得到医疗费而意气用事,也没有动摇修建公路的决心,仍然带伤坚守工作岗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村支书,呷酒看电视,称没有钱支付公伤医疗费,却动用公款买摩托,其贪图安逸、牟取私利的小人行径令人发指。
作者擅长描写,时空切换自然,详略得当,对比鲜明,语言准确清新,展示了不凡的语言表达功底。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在于他们的地位是否尊贵,而在于他们的血管里是否流淌着纯净的血液。

“秦大人,皇上已经发出十一块金牌了,岳飞还是不回师。”随从弯着腰跟在他的后面说。
“好个岳飞,连圣上都不放在眼里,看我不治你!”秦桧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让你立功,我的位置摆在哪里?我说议和,你偏偏要打仗,天天打仗本大人还有好日子过吗?”奸邪的笑容在秦桧的脸上变得愈发阴森。
“皇上,请最后一次下令岳飞回朝。若其再敢抗旨,臣请格杀勿论!”
皇上答应了,秦桧心中的如意算盘也“劈里啪啦”打得格外清脆,“岳飞啊岳飞,谁叫你不识好歹。”
小人掌握着一个大国的命运,大宋的江山怎不危矣?!

“将军,皇上已经发出十一块金牌命令我军回朝了,难道我们真的要违抗圣旨吗?”烛光下金牌的光芒像针一样刺着岳飞的眼,部下的劝告像针一样刺痛着岳飞的心。将军从小立志“精忠报国”,如今正是抗击金贼的大好时机,他怎能忍心置大宋江山、百姓命运于不顾,听命回朝呢?豆大的汗珠从岳飞严肃而焦急的脸上滚落,但圣命不可违啊……
“圣旨到!皇上手谕,命岳将军火速回朝听命!”第十二块金牌像计划好了似的,在他最难决策的时候来到。
众将土听命:“本将回朝之后全军在副将指挥下坚守阵地,不得有丝毫怠慢!”
小人当道的时代,君子实在是寸步难行!

岳飞终于回来了。他不得不回来。
“传我命令,马上逮捕!罪名嘛,就是莫须有吧?”秦桧的嘴角微扬,露出诡秘的笑。
岳飞没有畏惧。或许,当他回朝的时候就已预料到会遭小人暗算;或许,一个真正的君子决不会在小人面前希冀丝毫的怜悯。
“靖廉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是一个君子的忠魂,照亮了一个民族的世时代代;是一个小人的私心,断送一个国家的兴盛。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他的心是属于整个民族,还是只属于自己。
[现场批阅]
作者截取岳飞被秦桧迫害的故事中三个最扣人心弦的片断来展开,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却报国无门,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无耻小人秦桧嫉贤妒能,陷害忠良,春风得意:君子和小人的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他的心是属于整个民族,还是只属于自己”,褒贬分明,切合题意。
作者善于描写人物的语言,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总分总”的构架和顺序的方法,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夹叙夹议,使文章主旨鲜明突出。
【解析】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题目”的命题作文。前面的材料一般起提示思路的作用,而并非限制作文审题立意的条件。
从材料看,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思想家”对“君子与小人”这种文化现象的“深刻见解”,一共有三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语出《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这句话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因为它明确地提出了义和利的区分标准。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社会秩序的道德,若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破坏社会秩序。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语出《论语·为政》。周:合群。比,勾结。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意思是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孔子这里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
上述三个句子,言简意赅,分别从胸襟、行为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对“君子“和”“小人”的特征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可以作为我们为人处事的警示牌和辨别“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材料通过古人的论述将“君子”“小人”的概念明确化,有助于帮助我们准确立意构思。
其实,我们常用的关于君子小人的俗语也很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强调的是恪守诺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强调的是纯洁淡雅的交友方式;“君子动口不动手”,倡导的是文明的行为方式;“君子固穷”,说的是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了解和掌握这些熟语,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文章的内容。
从题目来看,“君子与小人”形式上是一个并列短语,内容上构成对比关系。
[思路点拨]
可以写成记叙文。如果记一件事,里面需要有“君子”和“小人”两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同一件事情中各自表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行为,不同的心理,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君子的高尚和小人的卑劣;如果记叙几个片断,应该既有君子的,也有小人的。无论写一件事情还是写几个片断,都要力求再现逼真的现场情景,写出生动形象的细节,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强烈真挚的情感,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
可以写成散文,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灵活选择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方式,围绕主题行文。写散文要注意安排好结构,让考官在快速阅读过程中能迅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可以写成议论文,须先确立一个论点,或阐述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或赞颂君子高尚的品德和言行,抨击小人卑劣无耻的行径,或倡导人们做君子不做小人等等。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应该集中一点谈深刻,说透彻。例如为什么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怎样才能做君子不做小人?
无论写成什么文体,都一定要将君子和小人对比着写,任意遗漏其中一个,都会造成偏题,评分的时候内容项只能算作“基本符合题意”。
可以写历史人物。例如岳飞和秦桧,和坤和纪晓岚,李白和高力士,谭嗣同和袁世凯等等,“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虽然君子常常为小人所害,但君子总是流芳千古,小人总是遗臭万年。
可以写现实生活。生活中,有一些人看似君子,实乃是小人;有些人看似粗俗,实际上是正人君子。朋友中的君子,他不但能和你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还会雪中送炭;朋友中的小人,他善于吹捧逢迎,见风使舵,当你有了苦难的时候,却对你落井下石。更可恶的是“伪君子”,他们更具有欺骗性,最能迷惑人,最易使人上当受骗。如果说真小人是明枪,那伪君子就是暗箭。“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