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3.小青蛙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3.小青蛙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21: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青蛙》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一篇孩子们喜欢的儿歌。本组教材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7个,要求会认的字12个。由于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要尽量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以识字为主,阅读为辅,以多种游戏的形式,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活“起来。
学情分析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和“自主识字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有张有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运用“做一做、演一演、议一议、贴一贴、读一读”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乐于参与的活动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小青蛙做的好事,培养爱护青蛙的情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知识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活动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辩清字形。认识新的部首。对本课的第一类生字认、会写、会用。3.能力目标:能正确归范的书写本课的第一类生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掌握独体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规律。难点:领悟偏旁表义的特点,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2.指名猜谜。(青蛙)3.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小青蛙》。(板书课题,齐读)4.说一说青蛙是什么样子的。二、初读儿歌,读准字音,了解大意(1)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2.同桌间互相检查,互相正音。3.指名读儿歌。请学生数一数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并做标记。4.全班齐读儿歌,让学生思考儿歌讲了什么。5..圈出是后鼻音的汉字。清晴保害事病护让三、再读儿歌,深入理解儿歌意思(2)1.请学生朗读儿歌第一句话,想一想小青蛙长什么样子,生活在哪儿。2.提问:小青蛙做了什么“好事情”?师引读第二句。(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指名回答)3.根据回答引出第三句话,指名朗读,想一想: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要爱护小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4.指导学生朗读儿歌,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5.拓展延伸。(1)因为( ),所以我们要爱护小青蛙。(2)因为( ),所以我们要爱护( )。(3)青蛙生活在( )。A.池塘里B.高山上C.草地里(4)青蛙因为能够保护庄稼,所以我们叫它( )。A.森林医生B.田园卫士C.和平使者四、认读生字,强化记忆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2.游戏:摘苹果。(每摘掉树上的一个苹果,就要读出写在苹果上的生字的读音,读正确了才能摘到苹果。)3.给下列汉字注音。害( )让( )病( )晴( )五、运用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1.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2.学习“青”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不同的新字。(1)出示生字,比一比,认一认。(2)提问:加上的这些偏旁和字义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偏旁理解字义)出示课后第2小题,让学生练习选字组词,加强对汉字的理解。3.选字组词。晴情清请( )问 心( )( )天 ( )水3.请你给“也”字加偏旁,看看你能写出几个字。4.老师小结:原来汉字的偏旁和汉字的意思还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了这种规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能正确理解更多汉字的含义。5.学习本课中的其他生字。六、指导书写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2.老师范写,提示关键笔画和笔顺。(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要写得左窄右宽,比例合适。)3.学生根据提示临写,老师巡视指导。4.自荐展示,集体评议。8.写一写下面的汉字。气 青 生 晴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教学反思
这首儿歌充满童趣,在教学中,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将保护青蛙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在识字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生字不相同部分的表义功能,借此来掌握生字的形、音、义,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