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5节 运输作用
世界上最高的树是澳洲的杏仁桉,高可达156m。
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树是生长在美国的一株巨杉。人们在它的树干下部开了一个洞,可以通过汽车,或者让四个骑马的人并排通过。
树为什么能长得这样高大、粗壮?
为什么巨杉中间开洞,树却不会死亡?
第5节 运输作用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到叶里的呢?
植物体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怎样到达果实和或根部的?
运输作用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茎的哪部分变成了红色?
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部位在哪里?
水和无机盐运输的方向是什么?
说出水分从瓶中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
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讨论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茎的哪部分变成了红色?
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部位在哪里?
水和无机盐运输的方向是什么?
说出水分从瓶中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
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茎内被染成红色的结构主要是木质部。
木质部
由下向上
瓶→茎的木质部→叶片
水分和无机盐就是在木质部中运输的。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演示:
观察枝瘤
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cm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切的部位。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演示:
描述切口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化。
试解释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
根据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切口上方部位逐渐膨大,切口下方的变化不大。
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在切口上方积累,使细胞分裂加快页形成枝瘤。
茎中输导有机物的结构位于树皮中,树皮的韧皮部里有运输有机物的管道。
讨论
第5节 运输作用
明明的小表哥家有一片苹果园。秋天,他去苹果园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苹果树干的树皮上都被切了一刀(如右图),这是怎么回事?明明去问小表哥,小表哥说了一席话,明明听得直点头,说:科学种植真重要啊!你知道小表哥是怎样解释的吗?
小故事
在果树的主干的下部,适当地剥去一圈树皮,当年一般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这是因为经过环割的果树,由于有机养料不能向根部运输,而集中供给正在发育的花和果实所致。由于残留着一部分形成层,它能逐渐形成新的树枝,第二年仍然可以正常生长,而不会死亡。
第5节 运输作用
导管由导管分子连接而成,导管分子是死细胞。输导无机物。
筛管由筛管分子组成,筛管分子是活细胞。输导有机物。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观察导管和筛管
第5节 运输作用
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木本植物茎横切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玉米茎横切
维管束
筛管
导管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除茎以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和筛管,它们彼此连接和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完成植物体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功能。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小结: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通过茎中的木质部,方向由下向上。
二、有机物的运输:
通过树皮中的韧皮部,方向由上向下。
三、导管和筛管
导管:位于木质部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位于韧皮部中;运输有机物
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完成运输的功能。
课堂小结
第5节 运输作用
1、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分析其中的道理。
2、导管的结构特点是( )
A、多个细胞相连,形成有板有孔的管道
B、多个死细胞相连,端壁穿孔,形成中空管道
C、由一个长形的死细胞构成
D、多个长形的活细胞构成中空管道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小结:
练习:
B
因为树干的中心部位与植物体营养物质的运输没有直接关系,而树皮是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基础。所以,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第5节 运输作用
3、在植物的主干基部进行环割,可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
A、失去了保护结构
B、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C、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根运输
D、叶片无法进行蒸腾作用
4、把生长在土壤中的细嫩植物茎切断,切口下方的断面上溢出的汁液主要是( )
A、细胞质和细胞液 B、细胞液和细胞间的水分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D、叶制造的有机物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小结:
练习:
C
C
第5节 运输作用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小结:
练习:
拓展:
植物茎的结构
第5节 运输作用
再见
第5节 运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