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目标1: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目标2:举例说出清朝前期兴盛的表现,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重点)
任务一
【自学识记】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任务二
【合作探究】
1.举例说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2.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农业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3.讨论清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一 清军入关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为了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驻藏大臣和伊犁将等设军;平定了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材料三 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之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材料四 清代的经济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材料五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农业发展的原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
治前提。
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新的作物品种的引进和农业、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前代的基础。
人民的辛勤劳动。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经济
表现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493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078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837914
1776年(乾隆三十一年) 7414495
清朝治水图
耕地面积增加
1
重视兴修水利
2
经济
表现
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推广
3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4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影响
手工业
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1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2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早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商业
清 北京前门商业区
清 苏州繁忙的怀胥桥商市
清朝形成了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1
商业
晋商代表
晋商,俗称“山西帮”,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2
徽商代表胡雪岩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
3.结合教材,讨论清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国力增强
社会安定
人口增长
促进
促进
促进
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自然
破坏
阻碍
人口增长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积极
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消极
影响
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出得到了较快的恢复与发展。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人口的增加在给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