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雁归来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7 大雁归来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9 09:32: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7 大雁归来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2.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本文浓郁的抒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学习 重点 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
学习 难点 感受本文浓郁的抒彩。
学法 指导 情境导入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时,就宣告着春天来了。它们欢快至极,喧闹地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对大雁情有独钟,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物,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的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种活动。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为美国新保护运动的“先知”,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造诣极深的文学家。利奥波德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研究。《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著作。 2.《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一本描述人和土地的关系以及土地伦理观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利奥波德对生态和环境进行观察、研究、探索与思考的结晶。在这本书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利奥波德在文章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态功能,以此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强化人们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 二、字词积累 沼泽(zhǎo) 狩猎(shòu) 香蒲(pú) 环颈雉(zhì) 凋零(diāo) 弥漫(mí) 雾霭(ǎi) 半蹼鹬(pǔ yù) 缄默(jiān) 迁徙(xǐ) 枯燥(zào) 沙锥鸟(zhuī)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缄默:闭口不说话。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文中指鸟群专注地高高飞翔的姿态。 凋零:(草木)凋谢零落。 整体感知 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文章描写了3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4月的夜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读完本文后你获得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并做好圈点标注。 ①大雁归来的季节是3月春天。 ②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③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④11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⑤爱寻食玉米粒。 ⑥常以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⑦4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深层探究 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欢乐也有不幸,他是怎样表现这一切的? 作者用诸如“低语”“问好”“邀请”“旅行”“喧闹”“咕哝”“激烈辩论”“发言”等拟人化的语言,使大雁有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欢乐,也有了不幸,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 2.作者在文中不但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还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作者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第4段中把大雁称为“我们的客人”“我们的大雁”;第6段有一句“我们的春雁”;第10段有一句“我们的大雁”。作者这样称呼大雁不仅说明了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3.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保护野生动物有什么意义? (1)可以保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2)可以使大自然保持丰富性和多样性。 (3)可以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乐和情趣。 语言赏析 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大地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2.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珍视之情。 3.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至愤恨。 4.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无法实现,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和崇敬之情。 5.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3月迁徙的大雁比喻成一首诗歌,它们的鸣叫和飞行给整个大陆带来欢乐,带来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在作者心中,大雁的迁徙活动对人类是有益无损的。人们能从大雁的队伍中感受到纪律的严明,能从它们年年不畏艰辛的长途跋涉中感受到执着与坚强。 探究写法 1.诗意表述,情感丰富。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这一句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和春天的喜悦。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语言真挚,情意浓醇。 本文语言十分优美,具体表现在: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使文章形象生动,可读性强;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大雁的特征;词汇丰富多彩。 3.形象描写,声情并茂。 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环节四 点 拨 归 纳 文 章 主 旨 本文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大雁回归的情形,介绍了大雁的日常生活及其联合观念,说明了大雁是人类有益无损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把动物当成朋友,与它们共生共荣,和谐共处。
教 学 板 书 (
欣喜
) 大雁归来——报春使者 (
喜爱
) 春雁:低语、辩论 珍视动物 大雁归来 大雁习性—— 孤雁:忧郁、伤心 (
赞美
) 群雁:集会、喧闹 保护自然 大雁联合——全球一体
环节五 拓 展 延 伸 1.关于大雁 大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回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又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雁队多以六只或六只的倍数组成。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 2.积累与大雁有关的古诗句。 (1)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有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教学反思
这节语文课,我注重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的脚步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观察“大雁”的世界到思考“土地共同体”的问题,最终真正理解了“我们”这个关键词中所包含的作者的平等、博爱、和谐的环保观念,这也是教学这堂课真正的目的所在。同时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没有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实而不死、活而不乱,创设了一种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