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 课后作业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2液体的压强 课后作业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8 16:2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液体的压强
一、单选题
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是因为液体(  )
A.有重力 B.会流动 C.有固定形状 D.有一定体积
2.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进甲乙两种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D.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3.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得更多。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度越深,水的压强越小
B.橡皮膜所受水的压强,第二次比第一次大
C.水只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强,水向左和向右没有压强
D.如果没有橡皮膜,水也就不会产生压强
4.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压强计是连通器
B.仅将压强计探头向下移动,U形管中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变大
C.仅向水中加入食盐,U形管中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变小
D.仅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U形管中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变小
5.如图所示,试管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当试管竖直放置时,试管对管底的压强为p甲,将该试管倾斜放置时(水未溢出),试管对管底的压强为p乙。则(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6.在研究容器中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时,要想得到液面下某处的压强,可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如图所示,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它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设液柱的高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液体密度为 ,用压强公式 就可以推导出该处的压强.若增大此“平面”的面积S,则该处液体的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三峡船闸是世界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 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 B 两侧的压力相等
8.如图,A为两端开口的试管,B为一轻塑料片,烧杯中装有盐水,B在盐水中的深度是10cm.(ρ盐=1.1×103kg/m3)现在向试管中缓慢注水,当塑料片B刚好脱落时管内水的高度是(  )
A.10cm B.11cm C.18cm D.9cm
9.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 B.深度相同时,乙液体的压强比甲大
C.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D.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10.如图所示,一方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竖直薄隔板将其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部分底面积是左侧的2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左、右两侧分别注入两种不同液体,液面在图中位置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质量相等 B.左侧液体的质量大于右侧液体的质量
C.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相同 D.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液体的密度
11.如图所示,将同种液体装入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a、b、c三个容器中,发现三容器中液面相平,用pa、pb、pc分别表示杯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用pA、pB、pC分别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a>pb>pc,pA=pB=pC B.pa=pb=pc,pA<pB<pC
C.pa=pb=pc,pA>pB>pC D.pa<pb<pc,pA=pB=pC
1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
B.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C点的压强小于D点的压强
C.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
D.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
13.如图所示,容器装有水,其底部、、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相同,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5.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深度越深,压强越______。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____。
16.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在河流上修建拦河坝时,为了保证航道的畅通,人们修筑了船闸,这是利用了______的原理。
17.我国的潜艇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潜水器下表面受到的压强______;小宇去游玩,看到地面的一只鹭鸟,当站立的鹭鸟把一只脚抬起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会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18.一连通器,左右管口口径相同,如图所示,当液体静止时,测得基线(油与水的分界线)以上的水柱高度为8cm,油柱高度为10cm,这种油的密度是______
19.如图所示,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在同一容器内对应位置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分析可知,pA______pB,pA______pC,pA′______pB。(选填“>”“<”“=”)
三、实验题
20.小明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
(1)压强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压强计在空气中时,U型管两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______。
A.将高液面一侧的液体倒出一些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选填“内凹”或“外凸”)。
(4)比较A、B、D三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______。
(5)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四、计算题
21.如图所示,水桶的底面积为400cm2,重为10N,现倒入13kg的水,桶内水的高度为30cm,放在水平地面上,求:
(1)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
(2)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22.一只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m处发现有一个面积为5cm2的小孔。求:(,)
(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
(2)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小孔处施加多大的力?
23.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3dm3的水,容器底面积为5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1m2,容器厚度忽略不计。求:(g=10N/kg)
(1)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由于液体有重力,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故选A。
2.A
解析:
相同深度,甲压强计示数明显大于乙,所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故A正确,B错误;甲压强计液柱差大于乙,所以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大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故CD错误.
3.B
解析:
A.根据橡皮膜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可知,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故A错误;
B.由于橡皮膜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橡皮膜所受水的压强,第二次比第一次大,故B正确;
C.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水向左和向右有压强,故C错误;
D.液体内部压强是始终存在的,与有没有橡皮膜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A.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仪器,而压强计上端只有一端开口,下端连通,不是连通器,故A错误;
B.根据p=ρgh,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随浓度的增大而变大,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液体产生的压强变大,根据转换法,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B正确;
C.仅向水中加入食盐,液体的密度增大,液体内部的压强变大,U形管中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C错误;
D.仅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根据p=ρgh知,在压强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小,液体的深度越大,U形管中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
试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水,从竖直放置到倾斜放置过程中,液体的长度不变,但高度变小,即h甲>h乙;根据p=ρgh即可得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在变小,所以p甲>p乙。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解析:
由题意可知,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即F=G,
则深度为h处的液体压强:
所以,所选“平面”的面积S增大时,不会改变该处的液体压强.
故ABD错误;C正确.
7.B
解析:
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对于阀门B来说,右侧的水深大,水对右侧的压强大,所以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B
解析:
盐水对塑料片的下表面产生的压强为p盐水=ρ盐水gh盐水=1.1×103kg/m3×10N/kg×0.10m=1.1×103Pa.
根据当玻璃管内外压强相等时,即p水=p盐水,塑料片恰好脱落,
所以有p水=ρ水gh水得:h水== =0.11m=11cm.故B正确.ACD错误.
9.C
解析:
(1)由图象知,无论甲还是乙,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的关系图象是正比例函数,所以无论甲还是乙,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成正比.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2)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比较液体压强大小.做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甲、乙两种液体的深度都是h0时,甲液体的压强小于乙液体的压强.根据,所以ρ甲<ρ乙,故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C不正确,符合题意.
(3)根据,深度相同时,乙液体密度越大,故乙液体的压强比甲大,故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解析:
CD.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橡皮膜的凸起体现出来的,左右两侧分别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液面在图中位置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说明左右两侧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而左侧液体的深度大于右侧液体的深度,根据
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液体的密度,给C错误,D正确;
AB.因右侧部分横截面积是左侧的2倍,且由图可知,右侧液体与左侧液体的深度相差不大,则左侧液体的体积小于右侧液体的体积,又因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液体的密度,根据
可得
容器中左侧液体的质量小于右侧液体的质量,故AB错误。
故选D。
11.C
解析:
由题意:三容器中液面相平可知液面高度相同,则有
ha=hb=hc
容器中装入同种液体,则液体的密度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关系是
pa=pb=pc
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在液面等高的情况下,三个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关系为
Va>Vb>Vc
由于容器中装入的是同种液体,则液体的密度相同,由m=ρV得容器中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
mA>mB>mC
三个容器的质量相等,则三个容器的质量为
ma=mb=mc

F=G总=(m液+m容)g
可得,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A>FB>FC
又因为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即
Sa=Sb=Sc
由得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pA>pB>pC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D
解析:
AB.如图所示,,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密度公式可知,。两容器向左突出的部分体积相同,则甲向左突出的部分的液体质量小于乙突出部分液体的质量,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直柱部分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直柱体容器内液体对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故,由受力面积相同,则,而A、B到底部分的高度是一样,由公式,即A、B以下的部分的压强关系为,故A、B上方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即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同理C、D到底部的高度是一样的,则C点的压强大于D点的压强,故AB错误;
CD.如图所示,,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于底面积相同,,即直柱体部分液体的质量是相等的。由公式可知,,两容器向左突出的部分体积相同,则甲向左突出的部分的液体质量小于乙突出部分液体的质量,甲乙直柱体部分液体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甲容器内液体的总质量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总质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C
解析:
液体中某一点到液体自由液面的距离叫深度,容器底部a、b、c三处水的深度相同,由公式p=ρgh知,此三点受到水的压强相同,即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B
解析:
A.由题意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相同,液体深度相同,由图可知,容器内液体的体积较小,由
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则由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压强为
故A错误;
B.由

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因容器内液体的体积有
容器内液体的体积有
所以有


故B正确;
CD.因为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等于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容器的质量也相同,由
可知,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相等,又因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由图知
根据

故CD错误。
故选B。
15. 相等 大 p=ρgh
解析:
[1][2]液体内部的压强取决于液体密度的和液体内部的深度,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该处压强越大。
[3]计算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是p=ρgh,它表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
16. 增大 连通器
解析:
[1]同一液体内,其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水对坝体侧面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连通器的特点是:液体不流动时,其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平的。
17. 增大 增大
解析:
[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所以潜艇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潜水器下表面深度变大,受到的压强增大。
[2]由压强的公式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所以当站立的鹭鸟把一只脚抬起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会增大。
18.0.8×103kg/m3
解析:
U形管连通器中,左右直径相同,先装水,则两管水面相平,然后从左管中装入10cm高油柱,则右管水面上升,左管水面下降,而且下降的高度与升高的高度相等,由于右管比左管高出的那段水柱产生的压强与10cm高的油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则由压强平衡可知,基准线以上水和油产生的压强相等
代入数据
解得油的密度为
19. = < >
解析:
[1]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由图可知,AB两点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AB两点的压强相等,即pA=pB。
[2]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A点的深度小于C点的深度,A点的压强小于C点的压强,即pA<pC。
[3]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密度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A′和B的深度相同,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A′点的压强较大,即pA′>pB。
20. 不属于 B 高度差 内凹 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 CD DF 有关
解析:
(1)[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压强计上端其中一侧没有开口,不时连通器。
(2)[2] 如图甲,U型管内部液体左低右高,此时橡皮管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应该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选B。
(3)[3] 橡皮膜不受压强时,U型管两液面相平。橡皮膜受到压强时,两液面出现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
[4] 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水对橡皮膜产生向内的压强,所以橡皮膜会内凹。
(4)[5] 比较A、B、D三次实验探究,液体相同,橡皮膜所在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可以得出: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或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5)[6]比较C、D两图,橡皮膜方向相同,液体种类相同,深度不同,越深U型管液面高度越大,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7] 比较D、F两图,橡皮膜方向、所在的深度相同,液体的种类(密度)不同,U型管液面高度差不同,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1.(1)117.6N和2940Pa;(2)137.4N和3435Pa
解:(1)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103kg/m3×9.8N/kg×0.3m=2940Pa
水对桶底的压力
F=pS=2940Pa×400×10-4m2=117.6N
(2)桶内水的重
G水=m水g=13kg×9.8N/kg=127.4N
在水平地面上,水桶对地面的压力
F′=G桶+G水=10N+127.4N=137.4N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
答:(1)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117.6N和2940Pa;
(2)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137.4N和3435Pa。
22.(1);(2)14N
解:(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
p=ρ煤油gh=0.8×103kg/m3×10N/kg×4m=3.2×104Pa
(2)小孔所处的深度为
h'=4m-0.5m=3.5m
小孔处受到煤油的压强:
p'=ρ'煤油gh'=0.8×103kg/m3×10N/kg×3.5m=2.8×104Pa
小孔的面积为
S=5cm2=5×10-4m2
小孔处受到煤油的压力:
F=p'S=2.8×104Pa×5×10-4m2=14N
故要堵住这个孔,需要施加的力至少等于小孔处的压力,即为14N。
答:(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为;
(2)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小孔处施加14N的力。
23.(1)6.5×103Pa;(2)50N;(3)8×103Pa
解:(1)由图得,A点处水的深度为
水对A点的压强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由得,水的质量为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1)水对A点的压强为6.5×103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50N;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8×103Pa。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