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压强 课后作业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1压强 课后作业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8 16:2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压强
一、单选题
1.图中四个图中所画的是物体重力G与物体对支持面压力F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一体重为70kg的成年人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
A.2.8×105Pa B.2.8×104Pa C.2.8×103Pa D.2.8×102Pa
3.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静止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小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4.同一物体,按图所示方式置于水平桌面上,G为物体的重力,F为物体对地面压力,为物体对地面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G甲,F乙>G乙 B.F甲>G甲,F乙>G乙
C.G甲=G乙, D.G甲=G乙,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对水平面压力大
B.甲的密度小,乙对水平面压强大
C.甲的密度小,乙对水平面压力大
D.甲的密度大,甲对水平面压强大
6.如图,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作用效果相同,右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手指受到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7.将一立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切去上半部分,则木块的(  )
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
B.密度不变,压强减小
C.密度不变,压强增大
D.密度压强都变小
8.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过程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通过比较甲、乙两图的现象得出结论
B.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大小
C.比较乙、丙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D.比较甲、丙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9.圆柱形实心均匀物体A、B高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A、mB.密度分别为ρA、ρB,两物体重叠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和乙所示,设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图乙中,设B对A的压强为p3,A对桌面的压强为p4,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mAρA]:[(mA+mB)pB] B.p1:p4=mB:(mA+mB)
C.p2:p4=[mBρA]:[mAρB] D.p2:p3=[mA(mA+mB)ρB]:[mB2ρA]
10.如图,有三个均匀实心圆柱体甲、乙、丙,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h甲=h乙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m甲11.滑雪是2022年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滑雪板底板较宽是为了(  )
A.增大对雪地的压强 B.减小对雪地的压强
C.增大对雪地的压力 D.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12.下列生活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切菜的刀要磨得非常锋利 B.背书包的带子要制得扁而宽
C.骆驼宽大的脚掌 D.铁轨一般要铺在枕木上
二、填空题
13.压强是用来表示 ______的物理量,105Pa 的含义是______
14.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为,图钉帽的面积是,手对帽的压强为,那么手对图钉帽的压力为______,图钉尖对墙的压强为______。
15.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推力把物体从图甲所示位置推至图乙所示位置,这个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压强______。(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6.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4m和0.2m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密度为0.6×103kg/m3,B的密度为0.4×103kg/m3。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将物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1叠放到物体B上,也可以将物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2叠放到物体B上,则V1与V2之比为________。
17.自行车安装轴承是通过______来减小摩擦;刀口经常磨得很薄,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增大压强的;火车轨道铺设较宽的枕木是为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三、实验题
18.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______;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p丁(填“>”“<”或“=”);
(5)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四、计算题
19.边长是10cm 的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中央,物体对桌面面积是1m2的水平桌面压强是104Pa,求  
(1) 物体对水平桌面压力 F;
(2)正方体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0.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中国选手韩聪隋文静获得金牌,如图所示为比赛中的一个情景。若韩聪和隋文静的身体质量分别为62kg和42kg,韩聪脚下两个冰刀与冰的总接触面积为20cm2,求:
(1)隋文静的重力为多少N
(2)韩聪对冰的压强为多少Pa
21.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质量为。乙的体积为。求:
(1)甲对地面的压强;
(2)若将乙叠放在甲的上方中央,乙对甲的压强为p1,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甲对乙的压强为p2,已知,求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3)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时,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3。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作用点需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垂直于斜面,并且指向斜面内部,故A正确;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斜面,故需要画在斜面上,图中的压力作用点是错误的,故B错误;
C.重力的作用点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应画在接触面上,故C错误;
D.物体对墙面的压力,受力对象是墙面,作用点需要在墙面上,故D错误。
故选A。
2.B
解析:
成年人一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即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人行走时,一只脚着地,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解析:
ABD.固体可以传递压力,用手给钉帽施加压力,图钉会把这个力大小不变的传递给墙壁,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因此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BD正确,不符合题意;
C.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帽的面积较大,即受力面积较大,根据,手指对钉帽的压强小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解析:
由题意得,同一物体如图甲、乙对地面压力大小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即
图中甲、乙物体的受力面积大小关系为,根据得。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由题意知:m甲=m乙,由图知:体积V甲<V乙,则根据可知:ρ甲>ρ乙;因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F甲=G甲=m甲g
F乙=G乙=m乙g
由m甲=m乙得F甲=F乙,由图知:底面积S甲<S乙,则根据可知:p甲>p乙。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由于铅笔的两端受力相同,右边手指的受力面积小,由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即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故选C。
7.B
解析:
将一立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切去上半部分,木块的密度不变,因为密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但是,质量减小,木块的重力减小,对桌面的压力减小,而受力面积不变,由知,压强减小。故选B。
8.D
解析:
A.比较甲、乙两图知,压力相同,乙图中受力面积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故A错误;
B.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B错误;
C.比较乙、丙两图的现象,受力面积和压力均不同,不能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故C错误;
D.比较甲、丙两图的现象,受力面积相同,甲图中压力较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
F=G=mg
由 、V=Sh可得,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
由图甲知道,A对B的压强是
B对桌面的压强是
由乙图知道,B对A的压强是
A对桌面的压强是
所以
p1:p4=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AB.因甲、乙、丙都是柱形,故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可做如下推导
比较甲乙两物体
ρ甲gh甲=ρ乙gh乙
由题意可知h甲=h乙,则有
ρ甲=ρ乙
再比较甲、丙两物体
ρ甲gh甲=ρ丙gh丙
因为h甲ρ甲>ρ丙
综上可得
ρ甲=ρ乙>ρ丙
故AB错误;
CD.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S甲F甲因甲、乙、丙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们各自的重力,故有
G甲由公式G=mg可得
m甲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AB.滑雪板底板较宽,即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运动员滑雪时,对雪地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和滑雪板的总重力,由于运动员和滑雪板的总重力不变,所以对雪地的压力不变,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A
解析:
A.切菜的刀要磨得非常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背书包的带子要制得扁而宽,是在压力一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骆驼对地面的压强,从而不会陷入沙漠中,故C不符合题意;
D.铁轨一般要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压力作用效果 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5N
解析:
[1]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5Pa,105Pa=105N/ m2,表示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5N。
14. 25
解析:
[1]那么手对图钉帽的压力为
[2]由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可知,手对图钉帽的压力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力相等,所以图钉尖对墙的压强为
15. 不变 变小
解析:
[1]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G;因物体的重力不变,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2]从甲位置到乙位置的过程中(即向左推)受力面积增大,且压力大小不变,所以根据公式可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16. 2.4×103 5:4
解析:
[1]物体A的质量
mA=ρAVA=0.6×103kg/m3×(0.4m)3=38.4kg
物体A的重力大小
物体A的底面积
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2]B物体的质量
mB=ρBVB=0.4×103kg/m3×(0.2m)3=3.2kg
物体B的重力大小
将物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1叠放到物体B上时,由于A剩余部分是长方体,所以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物体B的底面积
由于将物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1,则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把已知数据代入得
解得
将物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2叠放到物体B上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则有
代入数据得
解得
则V1与V2之比为
17. 用滚动代替滑动 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
解析:
[1]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自行车安装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
[2]刀口做的很薄,根据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
[3]火车轨道下铺设枕木,根据可知,在压力不变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
18. 海绵形变程度 转换法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用超市的塑料袋子提重物时常会用报纸垫手 = 错误 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都不同
解析:
(1)[1]由图得,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形变越大,压力效果越明显。
[2]实验中用海绵的形变程度转换出压力的作用效果,此方法叫转换法。
(2)[3]由甲、乙实验得,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4]生活中,用超市的塑料袋子提重物,感觉很勒手,在塑料袋子与手接触的地方垫上报纸,增大接触面积后再去提,会感觉手比较舒服。
(4)[5]由图得,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大小与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力的大小相等,丙、丁的接触面积都是小桌桌面的底面积,因此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相等。
(5)[6][7]验证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除了受力面积外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图戊中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同时改变的物体是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因此得出的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观点是错误的。
19.(1);(2)
解:(1)物体对水平桌面压力 F
(2)正方体物体的质量是
答:(1)物体对水平桌面压力 F为1.04N;
(2)正方体物体的质量是。
20.(1)420N;(2)5.2×105Pa
解:(1)由题意可知,隋文静的体重为m1=42kg,故由G=mg可得,隋文静的重力为
(2)由题意可知,韩聪的体重为m2=62kg,故由受力分析可知,韩聪对冰的压力为
韩聪与冰的接触面积为
S=20cm2=2×10-3m2
故由可得,韩聪对冰的压强为
答:(1)隋文静的重力为420N;
(2)韩聪对冰的压强为5.2×105Pa。
21.(1);(2);(3)
解:(1)甲的重力
G甲=m甲g=16kg×10N/kg=160N
甲对地面的压强
(2)将乙叠放在甲的上方中央,乙对甲的压强
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甲对乙的压强

p2=4p1
可得
乙的质量
乙的密度
(3)乙的边长
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时,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1)甲对地面的压强是;
(2)若将乙叠放在甲的上方中央,乙对甲的压强为p1,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甲对乙的压强为p2,已知,乙物体的密度是;
(3)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时,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