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2-02 07:5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是“”的( )条件
A.充分而不必要 B.必要而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复数的虚部为 ( )
A. B. C. D.
3.已知α、β是不同的平面,m、n是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
②若则
③如果,m、n是异面直线,那么n与α相交。
④若,则n//α且n//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4 B.3 C.2 D.1
4.若tan+ =4,则sin2=( )
A. B. C. D.
5.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B. C. D.
6.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求的值是( )
A.24 B.19 C.36 D.40
7.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
(单位: cm),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A.cm3 B.cm3
C. cm3 D.2 cm3
8.对于使成立的所有常数中,我们把的最
小值1叫做的上确界,若,且,则的上确界为( )
A. B. C. D.-4
9.函数的零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10.如图,点P为⊙O的弦AB上一点,且AP=16,BP=4,连接OP,
作PC⊥OP交圆于C,则PC的长为(   )
A.9 B.8 C.6 D.4
11.已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且仅有三个公共点,这三个公共点横坐标的最大值为,则等于(   )
A. B. C. D.
12.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抛物线准线与x轴交于C点,若,则|AF|-|BF|的值为( )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3.设单位向量。若,则_________
14.已知
15.如右图:PA为圆的切线,A为切点,割线PBC过圆
心O,PA=10,PB=5,则AC长为
16.已知的一个内角为120o,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
为4的等差数列,则的面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10分) 在极坐标中,已知圆经过点,圆心为直线与极轴的交点,求圆的极坐标方程.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在中是否存在使得是中的项,若存在,请写出满足题意的一项(不要求写出所有的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题满分12分) 如图,PA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
,E、F分别是AB、PD的中点.
(1)求证:平面PCE 平面PCD;
(2)求三棱锥P-EFC的体积.
20.(本题满分12分)过点作直线与抛物线
相交于两点,圆
(1)若抛物线在点处的切线恰好与圆相切,
求直线的方程;
(2)过点分别作圆的切线,
试求的取值范围.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若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存在极值,且所有极值之和大于,求a的取值范围。
22.(本题满分12分)已知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点在椭圆上,

(1)求点的坐标;
(2)设点与点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直线上有一点在的外接圆上,求的值
高三年级数学试卷(文科)答案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答案】解:∵圆圆心为直线与极轴的交点,
∴在中令,得。 ∴圆的圆心坐标为(1,0)。
∵圆经过点,∴圆的半径为。∴圆经过极点。
∴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18. .解:(I)当时,………………………………………2分
当时,
两式相减得:,即:…………………………………………6分
故{}为首项和公比均为的等比数列, ……………………………8分
(II)设中第m项满足题意,即,即
所以
(其它形如的数均可)……………………12分
19.取PC中点G,连接GE,GF,AF
GF,,所以,所以
19. 解(Ⅰ)


(Ⅱ)由(2)知,

20.解:设由,得过点的切线方程为:
,即 (3分)
由已知:,又, (5分)
,即点坐标为, (6分)
直线的方程为:. (7分)
(Ⅱ)由已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设直线的方程为:, (8分)
联立,得
(9分)
解法二: (12分)
(13分)
(15分)
解法三:,

同理, (13分)
故的取值范围是. (15分)
21. 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
时对恒成立,所以的递减区间是,无递增区间
(2)
因为存在极值,所以在上有根即方程
在上有根.
记方程的两根为由韦达定理,所以方程的根必为两不等正根。
所以满足方程判别式大于零
故所求取值范围为
22..(1)解:连接AB交x轴于点M.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 所以即
设直线AB:
联立消去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