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0 09: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托密勒世界地图
(15世纪)
坤舆万国全图
(1608年宫廷彩色篆绘本)
世界史不是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三单元 第6课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因何而开辟
一、因何而开辟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通西域;
漫漫丝绸路,滔滔文化道……
中西之间早有经济、文化交流通道,
西欧诸国为何还要不辞劳苦与危险,跨越大西洋,寻找“东方”?
一、因何而开辟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
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世界通史 中古部分》
为什么要去东方?
奥斯曼帝国使西欧前往东方的商路受到了阻隔,购买东方商品成本增加;
一、因何而开辟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时节,冒险家的乐园。日本据有黄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古南海)中“共有7459座海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 波罗行纪》
为什么一定要去?不去不行吗?
《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引发“黄金热”;
《马可波罗行纪》插图
一、因何而开辟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欧洲对外贸易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如中古、印度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香料(丁香、肉桂、胡椒等)、樟脑、檀香、丝绸、宝石、布匹等等。这些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最受欢迎,价格昂贵。贩运这些商品,获利不止数倍。对黄金的追求,是另一经济动因。1500年左右,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成了普遍的交换手段。封建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也用货币交纳地租,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货币以便扩大经营,而黄金是最贵重的交换手段,有了它就有了一切,人人都渴望黄金。
——《世界史 近代史》上卷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一、因何而开辟
探究任务一:思考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会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小提示:①中世纪的西欧经济面貌如何?资本主义如何萌芽?
②资本家最关注的、追求的是什么?
③资本家追求的,欧洲有没有?
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
(自给自足)
15世纪前后
生产力发展
工商业
发展迅速
(城市兴起)
手工工场
租地农场
庄园逐渐解体
资本主义产生
欧洲本土金银产量有限
欧洲对亚洲贸易逆差
东方寻金热
货币取代土地成为财富标志
大量土地开垦
粮食产量增加
人口迅速增多
工商业从农业
中分离出来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马克思《资本论》
一、因何而开辟
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它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旨,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他们甚至相信,为了普及基督教,即使使用武力所在所不惜。1500年前后完成地理大发现的航海家们从事于海上冒险活动的动机之一,便是弘扬基督教于海外诸国。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应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世界史 近代史》上卷
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文艺复兴的兴起,提倡人文主义,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跨越未知的大海,难道没有恐惧吗?
一、因何而开辟
自主任务一: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当时能成功开辟新航路所具备的条件。
动因
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需求:西欧社会对丝绸、香料等商品的极大需求;
商路受阻: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商路,使亚洲商品因加价而奇贵;
精神动力: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文艺复兴的兴起,提倡人文主义,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引发“黄金热”;
条件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指南针的传入;
地圆学说的日益流行;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根本原因)
(直接)

如何开辟
二、如何开辟
自主任务二: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路线。
向西走
向东走
二、如何开辟
探究任务二:思考为什么是葡萄牙、西班牙最早探寻新航路?
都是大西洋沿岸国家;
二、如何开辟
修士
渔夫
王子
主教
骑士
圣物
圣文森特祭坛画
重视航海事业
二、如何开辟
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两国都较早完成了统一,最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方便利用国家力量支持探险活动。
二、如何开辟
宗教是促成欧洲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无论哪里都没有像在伊比利亚半岛显得那样重要。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他们长期反穆斯林的圣战记忆犹新,始终为这种记忆所激励着。对欧洲其他民族来说,伊斯兰教是一个遥远的威胁,但在伊比利亚人眼里,则是一个传统的、永远存在的敌人。半岛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曾处于穆斯林统治之下,即便到15世纪,南部的格拉纳达仍为是穆斯林的据点。此外,穆斯林还控制着附近的北非海岸,而土耳其人的海上力量又在不断增长,使整个地中海都感受到它的影响。其他欧洲人参加十字军远征是凭一时高兴,而虔诚、爱国的伊比利亚人则认为,进行反伊斯兰教的斗争兼有宗教的义务和爱国的需要。
——《全球通史》
两国人的宗教热情都很强烈。
他们(葡萄牙人)是一群非凡的人,不仅能征善战,而且熟谙各种危险……通过疯狂的掠夺获得永生。
——(葡)路易斯德卡蒙斯《卢济塔尼亚人之歌》(16世纪)
宣扬掠夺、善战
二、如何开辟
探究任务三:除了主要的航路,还有没有其他国家开辟了其他的路线?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
英国 1497 卡伯特
法国 16世纪 卡蒂埃
巴伦支
荷兰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俄罗斯 18上半叶 维塔斯·白令 等人
英国 1578 德雷克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发现纽芬兰岛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角
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二、如何开辟
探究任务四:文明碰撞的过程中,为什么是欧洲征服了其他地区?
人们往往当然地认为,只有西方人才能做出那些改变人类生活道路、开创世界历史新纪元的富有历史意义的发现。这种观点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尤其是如果考虑到中东的穆斯林和东亚的中国人所具有的的伟大的航海传统的话。那么,为什么西方会率先从事至今仍可感到其影响的海外事业呢?……
尽管中国和中东也都是高度发达和富足的地区,却没有出现西欧的扩张现象。正是这种富足和高度发达的水平使得他们自鸣得意、自我满足,因而不能适应变化的世界。
——《全球通史》
拜占庭所起的作用按恰当的词意来说,是绝对保守的。……它一出生就已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一直试图维持或恢复这种权势和荣耀。它产生了引人注目的一连串杰出的领导者……但是,由于其工作环境,他们中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却为数极少。
——《全球通史》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荣耀的背后蕴藏的是保守和自我满足,而刺激社会变革,激起时代浪花的往往是无路可走后的破茧重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