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周口·七年级期中)“金太祖服事辽主,几被诛,卒能奋志修身,收服属国,灭辽称帝。”该材料描述的是
A.阿保机 B.赵匡胤 C.铁木真 D.阿骨打
2.(2021·河南郑州·七年级期中)下列三字经与阿骨打的历史活动相吻合的一项是( )
A.着黄袍,当皇帝 B.统契丹,建辽国
C.称大夏,霸西北 D.抗辽权,建大金
3.(2021·河南漯河·七年级期中)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林则徐
D.岳飞
4.(2021·河南·扶沟县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5.(2021·河南三门峡·七年级期中)《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6.(2021·河南洛阳·七年级期中)岳飞的英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岳飞的英勇事迹反映的是绍兴和议前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西夏的争战
C.南宋与金的争战 D.金与西夏的争战
7.(2021·河南信阳·七年级期中)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8.(2021·河南许昌·七年级期中)与南宋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对峙局面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9.(2021·河南许昌·七年级期中)《金史》记载:上曰“……,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材料中的“上”指的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
10.(2021·河南洛阳·七年级期中)天祚帝在位期间,宠信萧奉先萧德里底等佞臣,不理朝政荒淫无度;宋徽宗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等人,政局混乱、民不聊生。以上材料说明宋辽被灭的共同原因是
A.人民起义不断 B.统治者腐败无能
C.军队战斗力弱 D.金军强大的攻势
11.(2021·河南驻马店·七年级期中)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A.匈奴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12.(2021·河南漯河·七年级期中)下图为火炕结构示意图,它是我国古代生活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一带的少数民族人民冬季取暖神器,沿用至今,这个少数民族是
A.契丹
B.党项
C.突厥
D.女真
13.(2021·河南漯河·七年级期中)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14.(2021·河南信阳·七年级期中)下面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15.(2021·河南新乡·七年级期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诗词是对哪个朝代苟且偷安的反映?
A.东晋 B.北宋 C.南宋 D.清
16.(2021·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习近平同志曾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当看到孩子们写的“精忠报国”,习近平有感而发。他表示,“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下列与“精忠报国”主角岳飞有关的事迹不正确的是
A.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 B.宋真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C.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军 D.金军中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7.(2021·河南漯河·七年级期中)下图是某班学生在举办故事会时准备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故事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靖康之变 D.澶州之战
18.(2021·河南周口·七年级期中)下列对英雄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兴亡趣事”的评价中,不准确的是
A.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B.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C.使中原人民免受战争之苦 D.有效遏制了金兵南下
19.(2021·河南商丘·七年级期中)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
C.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意愿
20.(2021·河南洛阳·七年级期中)你知道抗金名将岳飞率军在哪次战役中大败金军主力吗( )
A.澶州之战 B.官渡之战 C.郾城之战 D.赤壁之战
21.(2021·河南南阳·七年级期中)“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二、综合题
22.(2021·河南周口·七年级期中)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先后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朝并立。
材料一:宋与周边少教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最终与辽、西夏、金分别议和。
材料二:北宋与辽、西复时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并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榷场的贸易量极大。
(1)请完成下列表格(在下表中的A、B、C、D处填上正确答案)
政权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辽 A 契丹族 上京临潢府
B 元昊 C 兴庆府
金 阿骨打 D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真宗时期北宋与辽签订的和约,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23.(2021·河南洛阳·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
材料二:他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12世纪初期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三:安石……上万言书,以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制无其道而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1)材料一中唐太宗所说的“镜子”是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一位?
(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位本出首领的名字和建立的政权名称。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哪个历史事件?为此北宋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4.(2021·河南周口·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徽宗数次派使臣出使金国,终于在宣和二年(1120年)与金缔结盟约,规定:宋金两国地位平等;宋金夹击辽,长城以北的中京由金攻取,长城以南的燕京(今北京)由宋攻取,灭辽后,燕云地区归宋,西京之地待拿获天祚帝后给宋(平、营、滦诸州的归属 未定)宋给辽的岁币转送金国。
材料二: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1)概括材料一所述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靖康二年”是哪一年?根据所学知识,为什么金灭辽之后会对北宋动手?
(3)综合上述材料,探究的主题内容是什么?
25.(2021·河南新乡·七年级期中)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古代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他们的精神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年,有位高僧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西天佛国,认真研习佛法,10年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1)材料一中的高僧是谁?他到达的西天佛国是哪里?依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的哪部作品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材料二中这首词的作者是谁?“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被宋高宗和哪个 权臣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之后宋金议和,其内容是什么?
(3)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结合材料说说作为青年学生从中国古代英雄人物身上,应该传承和发扬哪些中华民族宝贵精神?
26.(2021·河南南阳·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 他(岳飞)的部队“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金军很惧怕他们。……面对身披重甲的金军精锐骑兵,岳飞指挥步兵手持大刀冲杀,上砍骑兵,下砍马腿,获得大胜。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1)材料一中的“靖康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胡虏”“匈奴”指的是历史上哪一民族?
(2)材料二是岳飞领导抗金过程中的哪次著名战役?根据材料二总结抗金获胜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虽然岳飞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但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他?
27.(2021·河南郑州·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政权建立角度归纳图中①②③处政权的共同点。
(2)图二A处所示的是哪两个政权划定的哪一分界线?
(3)写出发生在图二中郾城的重要历史事件。
(4)归纳两图所示政权形势特点。
28.(2021·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选自乌廷玉编写《隋唐史话》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4
材料三 如下图
(1)材料一中是谁迎娶了文成公主?从材料来看,“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起到了什么作用?
(2)首先概况材料二的内容。其次该和议签订后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写出材料三地图中B政权的名称。并指出图中A和C政权的分界线是什么?
29.(2021·河南平顶山·七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回答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是什么 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一中的A、B政权在一次大战之后签订了什么盟约 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权疆域也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B两国在当时达成的协议内容是什么
(3)综合材料和所学,请你说说以上事例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金太祖”、“灭辽称帝”等信息可知,金太祖指的是完颜阿骨打,故选D;阿保机是辽太祖,赵匡胤是宋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被尊称为“成吉思汗”,都与金太祖不符,排除ABC。
2.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1115年 ,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D符合题意;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A排除;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B排除;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C排除。故本题选D。
3.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127年金灭掉北宋,同年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出现西夏、金与南宋对峙的局面。金在南宋建立后不断南下,遭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等人率领的力量的阻挡,岳飞曾在郾城强敌金兀术,收复了很多失地,因南宋统治者和权臣的破坏而被迫班师,后被秦桧迫害致死。ABC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4.D
【解析】
根据“精忠报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自幼受母亲“精忠报国”的家训,他培养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队,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故D符合题意;A项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抗元将领;B项戚继光是明朝时期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C项郑成功收复台湾,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5.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主要反映岳飞抗金的史实。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南宋时,金经常南下骚扰,南宋岳飞英勇抗金金军。所以材料中的“匈奴”指的是女真统治者。A项正确;B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6.C
【解析】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但是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并与金达成绍兴和议,因此岳飞的英勇事迹反映的是绍兴和议前南宋与金的争战,C正确,ABD排除。故选C。
7.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经过宋金战争,南宋与金议和,双方以大散关至淮水为分界线,南宋偏安江南,故D符合题意;北宋与西夏议和中,西夏向宋称臣,宋送给西夏岁币,故A不符合题意;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故B不符合题意;南宋与辽不并存,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岳飞班师以后,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金朝是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D项符合题意;吐蕃是唐朝时期的少数民族,A项不符合题意;契丹建立辽国,没有与南宋达成和议,B项不符合题意;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是与北宋并立的政权,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政权并立时期的历史知识,南宋时期与金发生战争,签订了协议,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互不侵犯,保持了相对安静和平的环境,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
9.C
【解析】
根据材料“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结合所学可知,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地区,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各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因此材料中的“上”指的是完颜阿骨打,C项正确;耶律阿保机是辽朝开国君主,与材料“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元昊是党项族,是西夏王朝开国皇帝,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忽必烈是蒙古族,是元朝建立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辽国天祚帝在位期间宠信佞臣,不理朝政,宋徽宗在位期间也重用奸臣,政局混乱,由此可见宋辽被灭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重用奸臣,朝政腐败,B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人民起义不断或军队战斗力弱,AC排除;北宋与辽都是被金国所灭,但题干没有体现共同原因是金军强大的攻势,而是强调统治者自身的腐败无能,D排除。故选B。
11.B
【解析】
根据材料中陆游的“胡未灭”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与南宋对峙的政权是由女真建立的金政权,故选B;随着匈奴族融入各民族中,隋朝以后匈奴族消失,A错误;契丹族建立的辽,在1125年被北宋与金所灭,C错误;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宋夏的和战是在北宋时期,D错误。
12.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完颜绥可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其子完颜石鲁作酋长后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石鲁之子完颜乌古乃又合并了许多部落,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图片的内容,掌握图片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必须从图片中找到有效信息,结合图片和史实解答问题。
13.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千古宋城,梦回临安,反映的就是南宋都城临安的记忆,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秦俑故乡,丝路源头反映的是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排除;B项繁华汴水,精彩开封反映的是北宋都城开封,排除;C项六朝古都,金陵风韵反映的是南朝都城建康(南京),排除。故选D。
14.A
【解析】
唐朝之后是五代、辽、宋、夏和金时期。此时期北方政权的出现顺序为辽、夏、金,南方政权的出现顺序为五代十国、北宋、南宋,①④③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C
【解析】
1140年,宋金议和即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大散关和准水一线为分界,形成宋金对局面,宋金和议又称绍兴和议。“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体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斥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故选C;ABD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
16.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在1140年的郾城大捷中打败金军,并且收复很多失地,由于岳家军训练有素,纪律鲜明,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因此在金军中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由于宋高宗主张议和,因此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B符合题意,故选B;ACD都与岳飞有关的正确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17.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岳飞出身于河南汤阴的农家,在抗金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金军很惧怕他们,郾城大高战中,面对身披重甲的金军精锐骑兵,岳回飞指挥步兵手持大刀冲杀,上砍骑兵,下砍马腿,获得大胜,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故A正确;BCD时间与内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综上答案A。
18.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的主战场主要在中原的地区,中原人民受到了战火的影响,所以“使中原人民免受战争之苦”的评价错误,C项符合题意;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保护了中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收复了南方的失地,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重创了金军的主力,有效遏制了金兵南下,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从南宋的角度来看,岳飞抗金是抵御外族的入侵,因此他的英雄事迹是正义的,符合人民愿望,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AB项是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尊敬的原因,但与题干“主要”不符,排除AB项;岳飞是抗金英雄,不是民族英雄,排除C项。故选D。
20.C
【解析】
南宋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健康,后又在郾城大捷中打败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故选C;A发生在北宋时期,是宋辽战斗,排除;BD是东汉末年的战役,排除。
21.B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B项正确;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耶律阿保机是辽朝开国君主,排除A项;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排除C项;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排除D项。故选B项。
22.(1)A:耶律阿保机;B:西夏;C:党项族;D:女真族
(2)澶渊之盟;经济上,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生活上,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而另一方面,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促进了民族交融。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由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故A处应填“耶律阿保机”;依据材料中给出的信息“元昊”“兴庆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故B处填“西夏”,C处填“党项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初期,女真族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故D处应填“女真族”。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宋真宗亲征鼓舞了士气,打退了辽军,之后宋辽订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并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榷场的贸易量极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所产生的的影响可以从经济和生活两个层面去阐述:经济方面,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生活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而另一方面,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促进了民族交融。
23.(1)魏征 房玄龄或者杜如晦
(2)阿骨打 金
(3)王安石变法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答对2个即可得满分)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以人为镜”可知,魏征多次向唐太宗提出建议,是镜子;李世民还重用房玄龄、杜如晦。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他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12世纪初期起兵抗辽”可知,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他建立金。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安石当国”可知,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根据所学可知,措施有,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
24.(1)宋金订立盟约,相约夹击辽朝。(大意相同即可)
(2)1127年。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之后”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
(3)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
(1)根据“宋徽宗数次派使臣出使金国,终于在宣和二年(1120年)与金缔结盟约”可得出是宋金订立盟约,相约夹击辽朝。
(2)根据所学,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因此是1127年。结合所学可得出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之后”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
(3)从材料中北宋的灭亡及所学可得出是金灭辽及北宋。
25.(1)玄奘;天竺 ;《大唐西域记》。
(2)岳飞;靖康之变(或金攻破汴京,北宋灭亡)。秦桧;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送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求知,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对自己信仰的不懈追求;珍惜时光,有所作为,胸怀大志,爱国主义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言之有理答到两个方面即可)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所经历和.周游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结合所学可知,《满江红》的作者是岳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宝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即“靖康耻”;岳飞被秦桧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结合所学可知,宋金合议的内容是南宋向金称臣,送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根据材料“有位高僧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西天佛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可见,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法,不畏艰辛;岳飞忠心报国,奋勇杀敌,因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求知,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对自己信仰的不懈追求;珍惜时光,有所作为,胸怀大志,爱国主义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
26.(1)北宋灭亡(或者靖康之变);女真族
(2)郾城大捷(郾城大战);原因:岳家军军纪严明;岳飞指挥得当;岳家军作战勇敢。
(3)这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主要是因为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们的利益。或 岳飞勇于反抗外族侵略,体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
【解析】
(1)事件:据所学可知,“靖康耻”指的是北宋灭亡(或者靖康之变)。
民族:据所学可知,“胡虏”“匈奴”指的是女真族,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将领。
(2)战役:据材料可知,这是岳飞领导抗金过程中的郾城大捷(郾城大战)。
原因:据材料“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可知,岳家军军纪严明;据材料“……面对身披重甲的金军精锐骑兵,岳飞指挥步兵手持大刀冲杀,上砍骑兵,下砍马腿,获得大胜。”可知,岳飞指挥得当;岳家军作战勇敢。
(3)情景:据所学可从这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等。
原因:据所学可从主要是因为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们的利益; 岳飞勇于反抗外族侵略,体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等方面回答。
27.(1)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南宋与金。
(3)郾城大战。
(4)民族政权并立。
【解析】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政权是辽,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③处政权是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处政权是金,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定都会宁,国号大金。综上所述,①处政权由契丹族建立,②处政权由女真族建立,③处政权由党项族建立。因此,从政权建立的角度来看,辽夏金政权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南北对峙。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4)根据两图可知,图一:北宋时,形成了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图二:南宋时,形成了金、西夏与南宋的对峙局面。由此可知,两图所示政权形势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
28.(1)人物:松赞干布;作用: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内容:宋朝给辽岁币;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3)B是西夏;准水至大散关一线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干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从材料一来看,“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起到的作用是,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根据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每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澶渊之盟。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B处于宋的西北,历史上称为西夏;根据所学可知A是南宋,C是金,宋金和议后,宋向金称臣,并且双方以准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9.(1)方式:和亲。积极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澶渊之盟。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友好和平局面,推动了民族间的往来,推动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是和亲。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辽建立,960年北宋建立,1004年,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因此图一中的A、B政权在一次大战之后签订了“澶渊之盟”。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权疆域也发生了变化,可知辽,1125年被金所灭;北宋,1127年,被金所灭,1127年南宋建立;因此图二中的A是金、B是南宋。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友好和平局面,推动了民族间的往来,推动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