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练习题(含解析)期中复习2021-2022学年下学期河南省各地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练习题(含解析)期中复习2021-2022学年下学期河南省各地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8 22: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三门峡·七年级期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全国的王朝是
A.元朝 B.北魏 C.北宋 D.南宋
2.(2021·河南商丘·七年级期中)元军南下时,组织军队抗击元军的南宋抗战派将领是( )
A.寇准 B.岳飞 C.韩世忠 D.文天祥
3.(2021·河南漯河·七年级期中)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史料记载,1279 年中国天文学家郭守敬受朝廷委派,对国家领土进行测绘,黄岩岛就是其中一个测绘点。1279 年我国处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2021·河南三门峡·七年级期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表达了文天祥( )
A.宁死不屈 B.怀才不遇 C.报国无门 D.胸怀天下
5.(2021·河南·固始信合外国语中学七年级期中)忽必烈于1260年继承汗位,以下属于他的功绩有( )
①统一蒙古②灭亡金朝③建立元朝④灭亡南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1·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元朝结束自晚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西夏灭亡 B.蒙古灭金
C.元军攻入临安 D.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7.(2021·河南周口·七年级期中)《吉祥三宝》是一.首优美动听的蒙古族歌谣,我国历史上由这个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辽 B.西夏 C.元 D.金
8.(2021·河南南阳·七年级期中)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这句词中,毛泽东认为成吉思汗在哪一领域出类拔萃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文化
9.(2021·河南许昌·七年级期中)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
A.灭南宋,统一中国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建立行省制度
10.(2021·河南南阳·七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元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
B.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C.元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才正式完成
D.成吉思汗在位时陆续灭掉其他政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11.(2021·河南洛阳·七年级期中)1260年,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由此可见
A.蒙古族已经完全舍弃本民族文化
B.汉化政策促进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及元朝的统一
C.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源于汉族儒臣的帮助
D.忽必烈崇拜儒家文化
12.(2021·河南洛阳·七年级期中)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13.(2021·河南·扶沟县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过零丁洋》《正气歌》等是文天祥千古传诵的不朽佳作,他在这些作品里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意志,修建了文丞相祠。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文天祥当时的决心和意志是( )
A.抗击元朝的掠夺 B.抗击西方国家的侵略
C.抗击金朝的掠夺 D.抗击南宋的腐朽统治
14.(2021·河南郑州·七年级期中)许慎《说文解字》中提到:“元,始也。从一”即开始、第一的意思。750年前,蒙古大汗忽必烈借鉴汉文化精髓,取《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意,改国号为“元”,其意在表明
A.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政权 B.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
C.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 D.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动荡局面
15.(2021·河南三门峡·七年级期中)《蒙古秘史》对12世纪的蒙古这样描述:“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不进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人物是( )
A.石敬瑭 B.阿骨打 C.铁木真 D.皇太极
16.(2021·河南信阳·七年级期中)“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歌曲中成吉思汗被牧人传唱的“恩德”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17.(2021·河南·淮阳第一高级中学七年级期中)“蒙古民族的历史可以说从成吉思汗开始……以相互敌对关系存在着的各个小群的游牧民,突如其来成为席卷整个亚洲,合流于军事政治的完整体之事,这全赖于成吉思汗的强有力的人格,才有可能……据此可知,成吉思汗的最大功绩是
A.建立蒙古政权,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 B.消灭南宋政权,实现了中国大一统
C.消灭金国西夏,形成与南宋对峙局面 D.建立元朝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二、综合题
18.(2021·河南濮阳·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1)简要概括材料中图一和图二的内在联系。
(2)材料二说明什么?
(3)材料一中图三中人物是谁,他和图二中的人物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共同点。
19.(2021·河南三门峡·七年级期中)对比下面两幅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 北宋形势图(1111年) 图二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1)请写出2个既与南宋并立又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2)请写出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相处的典型事例各1个。它们可以说明当时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
(3)图二中的并立形势最后被哪个朝代所结束?它有什么特点?
20.(2021·河南·淮阳第一高级中学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材料二 宋太祖的后继者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文臣掌兵,不谙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材料三 忽必烈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60年即汗位,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于大都。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能够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利与弊。
(3)根据材料三,指出哪些措施表明忽必烈在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文化的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他主导建立的元朝“新秩序”主要有哪些“新”表现?
(4)综上所述,谈谈你能从这些治国理念中汲取什么智慧。
21.(2021·河南漯河·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材料一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那时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当时人们最大的期盼是什么?
(2)成吉思汗、忽必烈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文天祥著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论述题
22.(2021·河南许昌·七年级期中)评价历史人物,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学,谈谈你所知道的下列两位皇帝。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故A项正确;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排除B项;北宋时期统一了除北汉和幽云十六州地区,排除C项;南宋的疆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A。
2.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D正确;寇准是北宋宋真宗时期的名相,A错误;岳飞和韩世忠是抗金名将,BC错误。综上故选D。
3.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1279 年我国处在元朝。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A
【解析】
依据题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文天祥的名句,文天祥是抗元名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精神,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词句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
5.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统一蒙古的是铁木真,灭亡金朝的是窝阔台,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6.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灭南宋统一中国,所以答案选择D。
7.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立元朝。选项C符合题意;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排除A;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排除B;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排除D。故选C。
8.C
【解析】
依据题干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结合所学可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统一蒙古。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所以毛泽东认为成吉思汗在军事领域出类拔萃,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9.C
【解析】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结束了蒙古长期分裂和混战的局面,为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C符合题意;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和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排除AB;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立行省,排除D。故选C。
10.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故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1279年元朝统一了全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故B叙述正确,符合题意;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正式完成。故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成吉思汗病逝后,完成了全国统一的是忽必烈。故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B
【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反映了忽必烈作为蒙古族首领,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实行汉化政策,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机构,建立了元朝并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由此可见汉化政策促进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及元朝统一,B正确;题干反映了忽必烈实行汉化政策,但是没有体现完全舍弃本民族文化,A排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得益于汉族儒臣的帮助,但是“源于”的说法过于夸大,C排除;题干的主旨并非反映忽必烈崇拜儒家文化,而是反映忽必烈的汉化政策对于蒙古族以及元朝的积极作用,D排除。故选B。
12.B
【解析】
依据材料“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南北的统一。元朝灭南宋,结束了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完成统一,B符合题意;宋没有统一全国,排除A;明朝之前的元朝是统一的政权,排除CD,故选择B。
13.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不久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囚禁期间,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正气歌》都是表达他抗击元朝的掠夺的决心和意志的,我们学习他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A项正确;南宋末年西方国家还没有侵略中国,排除B项;文天祥是南宋末年人,金朝早已灭亡,他是抗元英雄,排除C项;文天祥是维护南宋统治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解析】
根据题干表述,可知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是因为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政权,因此A项正确;B项秦朝的建立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因此排除;C夏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因此排除;D隋朝的建立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动荡局面,因此排除,综上排除BCD三项,选择A。
15.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石敬瑭是后晋开国皇帝,阿骨打建立金,皇太极改金为清,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B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被牧人传场的“恩德”是统一蒙古。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选项B符合题意;忽必烈建立了元朝,选项A不符合题意;秦始皇修筑长城,选项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开发江南,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A
【解析】
依据题干“合流于军事政治的完整体之事,这全赖于成吉思汗的强有力的人格”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A符合题意;BCD都是忽必烈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1)“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岳飞抗金战功卓著,却遭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
(2)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败金军,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文天祥;精忠报国,坚强勇敢。
【解析】
(1)图一是“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图二是纪念岳飞的雕像;因此可得出,岳飞抗金战功卓著,却遭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岳飞受到人民的永久怀念。
(2)依据材料二的信息可知,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败金军,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图三人物是文天祥,主要是抗击元朝;岳飞和文天祥的共同特点是精忠报国,坚强勇敢。
19.(1)西夏;吐蕃;大理;金(任2个都可)
(2)澶渊之盟;宋金和议。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友好交往(意近即可)
(3)元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
【解析】
(1)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个既与南宋并立又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西夏;吐蕃。
(2)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相处的典型事例是澶渊之盟;宋金和议;它们可以说明当时的民族关系具有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友好交往的特点。
(3)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中的并立形势最后被元朝所结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
20.(1)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重视文教事业。
(2)利: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弊:军队的战斗力减弱。
(3)措施: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等。“新”主要表现: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
(4)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勤俭治国;与时俱进,适时改革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可归纳出善于用人;根据“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可归纳出重视经济发展;根据“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可归纳出重视文教事业。
(2)根据材料二“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可归纳出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根据“文臣掌兵,不谙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可归纳出弊端是军队的战斗力减弱。
(3)材料一“1260年即汗位,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中的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等措施表明忽必烈在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文化的重要影响;他主导建立的元朝“新秩序”中“新”的表现主要有创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
(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勤俭治国;与时俱进,适时改革等。
21.(1)战争不断,人们生活困苦。人们期望草原统一,过上和平安定生活。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3)自古以来,人都会死,但要死的有价值,有意义。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起来,结束战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年幼时的铁木真,因父亲在部落的纷争中离世,经历了许多磨难,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的各部落统一起来,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出任赣州知州,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右丞相,派文天祥像他到元军大营谈判,他遭到扣留,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后来乘机逃出,历经磨难,继续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会死,但要死的有价值,有意义,他被押解到大都,关押了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他严词拒绝,他被押到刑场后,面南而拜,引颈就刑,从容就义,年仅47岁;我们要学习他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2.唐太宗:在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勤政爱民,善于用人,虚心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如魏征、杜如晦等;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使唐初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民族关系上,采取正确的少数民族政策,他平等的民族观,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开放的政策,注意吸收外来文化。
元世祖:忽必烈早在蒙古国时期他管理地方时就任用了大批汉族的儒士,主张改革弊政,劝农桑,兴学校,这些政策很好地缓和了汉蒙的民族矛盾,巩固了统治。忽必烈修京杭运河,北京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重心连结了起来,促进南北交流,经济文化的发展,将人按血统分四等,不利于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等。
【解析】
根据所学可得,第一幅图是唐太宗李世民, 在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勤政爱民,善于用人,虚心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如魏征、杜如晦等;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使唐初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民族关系上,采取正确的少数民族政策,他平等的民族观,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开放的政策,注意吸收外来文化;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封建社会时期,有如此见识、贡献的皇帝是不多的,虽然他在晚年有骄傲情绪,有一些过失,但观其一生,我们仍应肯定其历史地位。第二幅图是元世祖,忽必烈早在蒙古国时期他管理地方时就任用了大批汉族的儒士,主张改革弊政,劝农桑,兴学校,这些政策很好地缓和了汉蒙的民族矛盾,巩固了统治。忽必烈修京杭运河,北京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重心连结了起来,促进南北交流,经济文化的发展,将人按血统分四等,不利于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