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课件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课件 (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8 17:0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两个红色的圆圈一样大吗?
用眼观察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靠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μm 纳米 nm
2.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单位换算要点
1.先“换”后“算”:不改变数字,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之后进行数字化简计算.
2.大单位化小单位就乘以10的正指数,小单位化大单位就乘以10的负指数。
【例题1】3.5m= nm
【例题2】0.09μm= m
单位换算练习
(1)300m= nm;
(2)1.5×103km= cm
(3)0.02mm= m
(4)258μm= km
答案:3×1011;1.5×108;
2×10-5;2.58×10-7
二、正确使用刻度尺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一、使用前观察刻度尺零刻线是否磨损,认清
量程和分度值。
二、把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三、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示)。
四、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五、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准确值为: 估读值为: 单位为: 。
此时物体长度为: 。
2.7
0.08
cm
2.78cm
分度值 1㎝ ;物体长度2.7㎝。
注意: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7”属于估读
读出下面物体的长度
cm
cm
cm
1.34
1.30
1.00
三、误差
(一)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三)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C、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例题】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四、测量时间
一、时间单位: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
(2)其它常见的时间单位及符号。
时、 分、 毫秒、 微秒 、纳秒
h min ms μs ns
二、换算关系
1h=60min 1min=60s
1s=103ms=106 μs =109ns
三、测量工具
用停表测量时间
分(小圈)的
最小分度值。
秒(大圈)的
最小分度值:
秒表读数
0.5min
0.1s
1min41s
停表的读数为:
S
71
停表的读数为:
S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