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9 09:4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一滴水过丽江》一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第二人称叙述,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阿来的代表作《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C.本文写作独特,以一滴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丽江美好的自然风情。
D.纳西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咕咚 跌落 喉咙 晶莹夺目
B.喧哗 游览 回廊 亭台楼阁
C.映照 摄影 穿越 五彩斑澜
D.犹豫 翡翠 擦拭 目眩神迷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轻盈(yíng) 喧哗(xuān) 驿道(yì)
B.矗立(zhù) 映照(yìng) 闸口(zhá)
C.苍劲(jìng) 犹豫(yù) 翡翠(fěi)
D.眺望(tiào) 擦拭(shì) 硕大(shuò)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B.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有一条很重要: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所以我一直谨记。
D.“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的最后一天,某音乐团体线上演唱会圆满举行,吸引超过3500万以上的人次在线观看。
B.袁隆平长期扎根于水稻生产实践,持之以恒地进行着科学研究,纷纷为这种敬业奉献精神点赞。
C.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D.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会议近日在青羊区举行,会议旨在以维护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权益为目的。
6.下列关于形声字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即使是它的声符,也是因义构型,记录了汉语,有了声音,才利用声音来作字形的区别因素。
②在本质上,形声字也是因义构型的。
③要知道,我们判断一种文字的性质,不是一个一个字去看的,而是要分析它的构型体系。
④形声字一半是义符,一半是声符,数量也非常多,因此有人说汉字是意音文字。
⑤在感觉上,你会觉得形声字是一半音、一半义拼起来的,但是如果你理解了形声字的产生过程,就会清楚,它其实是表意文字系统中的一类字。
⑥为什么这么说呢?
⑦我们认为,即使考虑到形声字的问题,汉字也不是意音文字,而是表意文字!
⑦⑥④①③⑤② B.④⑦⑥③⑤②①
C.⑦④⑥⑤②③① D.③④⑦⑥②⑤①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伴着落日余晖,诗人缓步登上望江亭,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滔滔江水,川流不息,诗意油然而生。
B.不管国际局势如何风云变幻,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C.对伊朗的核协议危机决不能不以为然,因为它将严重影响中东的和平和世界的稳定。
D.连日来,抚顺县的梨花谷里,踏青赏花的游客逐渐多起来,他们前呼后拥,欣赏梨花绽放的盛景。
二、综合性学习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但生活中还是出现许多错别字。为此,请以“向错别字挑战”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8.走到大街上,如果你有意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些招牌上写着令人啼笑皆非的错别字。为了研究,你准备借助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收集街头错别字。请写出你的调查问题,并写明相应的调查对象。
9.阅读下面两则报道,分析出现错别字的两条原因。
【报道一】
一些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严谨的学风,没有仔细、认真的态度,写字时很随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对于错别字总觉得是小事儿,不追求用字的正确性,遇到不会写的字不习惯查字典,常常随便找个会写的代替,久而久之坏习惯养成了,连自己也分不清哪个字用的对,哪个字用的错。
【报道二】
高考作文中的高频别字是:“震撼”误为“震憾”。2008年高考,不少考生写汶川大地震时,用到“震撼”一词,但往往误为“震憾”。“撼”为手旁,义为以手摇物;“憾”为心旁,义为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
原因一: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
10.有一次,你发现同桌写作业时写错了字,你提醒他,他却说:“不要紧,这又不是默写,错个把字没有关系。”你对她说:“ ”她不好意思地将错别字迅速改正过来。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一滴水经过丽江》(节选),完成小题。
①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②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③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做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作中河的那一条。
④我穿过了一道叉一道小桥。
⑤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⑥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⑦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⑧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11.请你结合“一滴水”在纳西族人院子中的所见所闻,分析纳西族人有哪些特点?
12.文章第⑥段描写城内夜色,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13.赏析句子。
(1)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修辞的角度)
(2)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加点词语的角度)
14.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我对丽江怎样的情感?加点词“走过”是否可以换成“流过”?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稠李子花,稠李子果
朱明东
①树叶黄,野果香,秋色映山梁。一串串豆粒般大小的黑果挂在树上。
②大兴安岭秋果并不多,稠李子算是一类。初到大兴安岭,家里的菜园子就栽着几棵稠李子树。它们其貌不扬,到了晚春,枝丫上才渐渐绽出白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散发出阵阵馨香。母亲问邻居大姐,这是啥花?邻居大姐说,树叫稠李子树,花就叫稠李子花,还结果呢,那果就是稠李子。
③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可长着长着它就不长了。不长也就罢了,它却变黑了。结的那果还不如山里红大,样子也不比山丁子美。我跑到菜园子里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哎呀,可真涩。
④望着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我心里长出一片不开心的草。我缠着父亲栽几棵樱桃树、沙果树或者杏树。父亲说:“没熟的果子咋能不涩?大兴安岭气温低,不是啥树都能活。”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刚开发大兴安岭时,正是数九寒天,岭上岭下到处飞雪。别说行走,就是想找条路都难。可铁道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爬冰卧雪,战天斗地,硬是在莽莽群岭中建出一条壮美的铁路。那时候,铁道兵们生活很艰苦,稠李子就成了他们打牙祭的主要秋果。正值稠李子熟时,呼玛河两岸结满了又黑又亮的稠李子,可上游却发起大水来。一时间,洪水滔滔而下,将岸边建桥用的木材都卷进了河里。为了挽救国家财产,几名铁道兵乘船打捞木材。行至河中,船不幸被激流打翻。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在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后,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怎奈水流湍急,一个浪头过后,付铁虎就不见了踪影,最后战友们在下游找到付铁虎的遗体……
⑤父亲眼睛湿润了,我则抽泣起来。父亲告诉我,要在大兴安岭扎下根活下去,光好看不行,还要耐寒有毅力,这样才会茁壮成长。到了秋天,稠李子熟了,它就会变甜。我默默倾听,父亲娓娓叙说。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载了一排稠李子树。第二年春,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到了秋天,稠李子树叶黄了,每棵树的枝丫上挂满又黑又亮的果。
⑥能在大兴安岭生长的树,都是坚强的树。寒冷的日子,稠李子树忍寒受苦,任风雪肆虐,依然坚定生长。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风吹,它落花;雨落,它结果。当秋光洒满大兴安岭,稠李子不仅黑得明亮,也甜得醉人,颗颗吹弹可破。
⑦雨后出彩虹,北山公园越发清新。沿着林荫小道,我拾阶而上。静穆中,我发现北山公园除了郁郁葱葱的樟子松、落叶松等树外,还生长着一棵棵稠李子树。稠李子低调而随和,不显山不露水,平凡而朴素。山林中,河岸边,它都不独揽秀丽。它适应了大兴安岭这片土地,早已将自己的根坚实地扎了下去。
⑧稠李子本属落叶乔木,学名达乌里鼠李果,有药用功效。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那年,母亲牙痛。邻家大姐告诉母亲,用温酒泡稠李子喝能止疼,一试,牙果然不疼了。打那以后,母亲每年秋天都要采一些稠李子,晾晒成干放入玻璃罐里以备药用。
⑨那年,我在湖北工作。母亲给我打电话:“想不想吃稠李子?要是想,妈给你邮点儿去。”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那圆溜溜黑乎乎的豆豆来。我连说:“妈,您可别邮了,怪难看的,还让人笑话。”放下电话后我才反应过来。母亲哪是要给我寄稠李子,分明是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大兴安岭,别忘在大兴安岭的爹和娘。殷殷切切,我终于在父母的召唤中,决定回到这片哺育过自己的土地。湖北朋友问,好好的为何要调回去?我笑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兴安岭的稠李子怎能离开脚下的山和岭啊。
⑩这些年,小城没少栽植稠李子树。稠李子树生命顽强,栽了就活。稠李子熟了,不需入山入岭就可随处相遇。与妻子在甘河公园散步,正走着,妻子用手指道:“瞧,稠李子!”路旁果真有一棵高大的稠李子树。它可比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高大许多。那上面结的果也比原来的黑,比原来的亮……
(选自人民网)
1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稠李子树其貌不扬,生命顽强,平凡朴素,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药效。
B.作者借写铁道兵的故事,赋予稠李子以丰富内涵,赞美扎根恶劣环境顽强生长的精神。
C.第⑧自然段主要写稠李子果的药效和母亲晾晒稠李子,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下文母亲要给我邮寄稠李子作铺垫。
D.文章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表达对稠李子的喜爱与赞美,先写稠李子其貌不扬,味道酸涩,我不开心,后写“我”对稠李子的喜爱,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稠李子顽强、低调、随和的精神内涵。
16.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是怎样逐步认识、懂得“稠李子花,稠李子果”的?
17.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 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请按要求批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题作答)。
(1)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加点词语运用角度)
(2)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人物描写角度)
18.本文结尾意味深长,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妙处。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不老的“老字号”
舒翼
①北京,前门外,大栅栏。
②眼前这幢西洋古典折中主义风格的二层楼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正门口左右两侧,为罗马式立柱。外墙的砖石上,则雕刻着仙鹤、荷花等中国传统图案。踏进正门,首先是一个天井。两头的墙正中那繁复的砖雕,让人不禁想起江南的大户人家。穿过天井,来到店堂,一卷卷花花绿绿的布摆放在柜台上。跨出正门,抬起头来,只见门楣上从右到左写着三个大字——瑞蚨祥。这里,正是中华老字号瑞蚨祥旧址门面。始建于1893年的它,为清末北京最大的绸布店门面,如今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漫步在北京的街头,不经意间,总会有一个又一个这样的“老字号”映入你的眼帘。创建于1669年的药店同仁堂,始建于1853年的鞋店内联升,创建于1864年、以烤鸭闻名的餐馆全聚德,创建于1903年、因涮羊肉而声名远扬的饭庄东来顺,还有六必居、都一处、张一元、吴裕泰、盛锡福……它们涵盖饮食、服饰、医药等多个行业,成为古老又现代的北京城一道亮丽而别致的风景。
④不仅是北京,在其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里,也有不少类似的“老字号”。在上海,有始建于1848年的银楼老凤祥,创建于1875年的糕点店沈大成;在苏州,有初创于1663年的酱肉店陆稿荐,创始于1870年的糖果店采芝斋;在杭州,有创建于1848年的菜馆楼外楼,创建于1874年的药店胡庆余堂;在天津,有始创于1858年的小吃狗不理包子……一个个“老字号”,从历史中走来,矗立在城市的街头,隐藏于城市的巷尾。
⑤穿越百年沧桑的“老字号”,曾经为城市的商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时至今天,它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却早已超出商业的范畴,而成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注脚之一。响当当的名头背后,记录着一座城市在历史岁月中的繁荣盛景,诠释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精髓。譬如,人们说到北京的历史,说到京味文化,便不能不提到前门外的大栅栏。建立于明代的大栅栏,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历史上曾经是繁华的商业区,众多“老字号”云集于此。今天在这里行走,仍会遇见不少“老字号”,同仁堂、瑞蚨祥、内联升、狗不理……有的还保留着宏伟气派的历史建筑。凝视着它们,历史深处的老北京城仿佛重新出现在你的面前。门楣上的招牌牌匾,则多由名人大家题写,于熙熙攘攘处增加了不少文化内涵。难怪一些初次到访某地的游客,在游览名胜古迹之外,还一定要去当地的“老字号”瞧一瞧,到百年老店里参观一番。或品尝一顿特色美食,或购买几件地方特产,都是为了更多地了解、感受此地的历史和文化。
⑥令人欣慰的是,“老字号”虽然从历史中走来,却没有成为人们记忆中的“化石”。今天,一些“老字号”仍然活跃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拿人们最熟悉的“吃”来说。每到传统佳节中秋之时,各式月饼竞相登场,令人眼花缭乱。不过,尽管现在月饼的品牌众多,品种多样,有的还在外包装上颇吸引人眼球,但据统计,沪上老字号“杏花楼”所售月饼,仍占偌大的上海滩月饼市场的半壁江山。一个百年老品牌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实属不易。究其原因,自然有消费者对“老字号”的信任甚至是情感在里头,但更重要的,我想还是商品质量上的保证。
⑦“老字号”要想活得好,首先还是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品质过硬,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反之则会被消费者抛弃。曾经就听到有朋友抱怨某家“老字号”,不仅有时候卖的食物不好吃,服务态度和就餐环境也不尽如人意。这样的商家门可罗雀,也在情理之中。前些年新闻里还报道过,某家“老字号”用过期的原料生产食品,这种做法不仅是在欺骗消费者,更是砸自己的金字招牌,将先人辛辛苦苦建立的名誉毁于一旦,实在令人惋惜。
⑧创新,是“老字号”面临的另一项课题。比如,现代人吃东西讲究健康,少油少糖,但一些“老字号”的食品往往油和糖的含量都较高,那么,不妨在保持原有特色基础上,在原料和制作工艺上进行改良。又比如,一些“老字号”服饰的款式偏于传统,顾客往往以中老年人为主,那么,不妨在式样上进行改良,加入新鲜的时代元素,以吸引更多年轻顾客。
⑨进入互联网时代,不得不提当下火爆的“网购”。这当中,怎能少得了“老字号”的身影?近年来,不少“老字号”已纷纷入驻各大购物网站。如此,既方便了消费者,让购物变得更省时省力,又拓宽了商家的销售渠道,带来销售量的增长。过去,一家“老字号”一般只在特定的这座城市才有,人们只有到当地,才能买到这家“老字号”的东西。现在,只要一点鼠标,全国各地都可买到自己所需要的正宗的“老字号”产品,而且还能送货上门。
⑩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老字号”,何尝老!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细致描述瑞福祥目的是表明其已是城市的风景,并引出下文的众多老字号。
B.一些出访某地的游客,去当地的老字号,主要就是为了品尝特色美食或购买特产。
C.上海老字号杏花楼的月饼受到许多消费者的欢迎,主要原因是商品质量有保证。
D.最后一段既点明题目,又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与时俱进的老字号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20.老字号不老的原因是什么?请分点作答。
2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一个个“老字号”从历史中走来,矗立在城市的街头,隐藏于城市的巷尾。
(2)这当中,怎能少得了“老字号”的身影?
22.老字号对一座城市有什么意义?假如你是广州某老字号餐饮店的管理者,在保证食品质量的前提下,你如何创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本文是以第一人称叙述,从一滴水的视角,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情;选项中“以第二人称叙述”说法错误;
故选A。
2.C
C.五彩斑澜——五彩斑斓;故选C。
3.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这类题要重点识记自己易读错的字的字音。B项,“矗立”的“矗”应读chù。本题中易读错的字音还有“驿(yì)”“劲(jìng)”等。
4.A
B.“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与“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在语义上是并列关系,且已经出现了逗号,所以两句中间应用分号;
C.冒号管到句末,破折号可以管到句中,“所以我一直谨记”不属于格言,不应被管理,故应把冒号改为破折号;
D.引号内的内容是有人说的话,完整引用,故后引号后的句号应放到引号内;
故选A。
5.C
A.重复累赘,应删去“超过”或“以上”;
B.偷换主语,应该在“纷纷”前面加上“人们”;
D.句式杂糅,应该删去“旨在”或“以……为目的”;
故选C。
6.B
7.B
A.“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不符合语境。
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用在此处不合适。
D.“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不符合语境。
故选B。
8.例如:你在街头见过哪些错别字?对象:路人
9. 原因一:缺少正确的书写态度和习惯。 原因二:汉字形近易错。
10.例如:你的这种想法不对。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你的错别字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恐怕连默写也写错别字,请马上改正。
11.①“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以此看出纳西族人生活恬静、和睦、闲适。②“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向客人远方的情形。”可看出纳西族人热情、健谈加之对远方的好奇。③纳西人院子里,兰花在盛开,说明他们非常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答对两点即可)
12.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文对古城白天景色的描写自然过渡到对城内夜色的描写。
内容上:写古城夜色的热闹场景以及带给游人的精神抚慰,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13.(1)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丽江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房屋、老街等人文景观,句式富有节奏与诗意,增强气势,表达了作者对丽江景色的沉醉与喜爱。
(2)两个“跳”字,拟人的修辞,表现“我”动作的轻快敏捷,突出“我”的调皮活泼,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14.情感:向往、热爱、留恋
不能换。本文从“一滴水”的视角叙述游览丽江的全过程,“走过”使用了拟人手法,就像人驻足漫步欣赏美景,如果替换成“流过”就给人水流速度快而无暇欣赏美景的印象。
15.D
16.①在邻居大姐的介绍下,“我”初识稠李子花;②在父亲讲述的故事里,“我”知道了稠李子代表的不惧苦寒、顽强生长、甘于奉献的精神;③母亲给“我”寄稠李子,让“我”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能忘记家乡和亲人;④“我”与妻子在公园散步,再遇高大的稠李子树,对生活产生新的认识。
17.(1)“一点一点”“一粒一粒”数量词的反复写出了稠李子悄无声息,逐渐长出果实的过程,“枝枝丫丫”叠词,描绘了稠李子果挂满枝头的繁茂状态,表现了作者的欣喜。
(2)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缓缓“坐”,深“吸”写出了父亲准备回忆故事时心情的沉重与苦涩,并引出下文父亲的讲述。
18.①写“我”再次看到更高大、果实更黑更亮的稠李子树;②表现“我”内心的成长与喜悦,巧妙点题;③暗示生活必将更加美好,升华主旨;④与开头“黑果”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19.B
20.①“老字号”仍在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服务;②“老字号”质量过硬,注重创新;③“老字号”跟上了时代步伐,进行网络销售。
21.(1)拟人,把“老字号”当作人来写,形象地表明“老字号”的历史与文化,对城市的意义。(2)反问,无疑而问,更能突出“老字号”跟上了时代,显出活力。
22.第一问,意义:①为城市的商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②成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注脚之一。第二问,创新: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调查了解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口味,多样化发展,甚至可以私人订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