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下册24.1 旋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24.1 旋转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9 16: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1旋转
◆课标要求: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及旋转对称图形,理解旋转的意义,探索并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
◆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旋转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通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旋转变换和旋转对称图形。通过观察三角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思考、探究得出旋转的基本性质。旋转在小学时学生已接触过,主要侧重于直观感知。本节课教学侧重于概念的理解,性质的探究。体会旋转变换,初步领会数学图形变换思想。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移、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对图形的变换及研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类比教学,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理解旋转的概念。以实践操作探究活动为主线,探究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概念、性质和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
2、经历探究旋转的基本性质过程,发展动手实践和数学思考能力。
3、认识和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领会数学图形变换思想。
◆教学重点:旋转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操作观察,类比探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观察下列图形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
归纳学生分析的要点:(1)图形在做旋转运动。
(2)这种运动不能改变图形形状和大小但可以改变图形的位置。
问题2:像这样能改变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变换,同学们以前学过吗?
学生回答:平移和轴对称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变换之外,广泛存在着旋转现象。初步体会旋转的特点,从而产生对这种变换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类比探究,获得新知
(一):复习回顾
演示1: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平移变换与轴对称变换,回顾轴对称变换与平移变换的概念与性质。通过改变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以及对称轴与图形的相对位置关系,理解这两种变换的决定要素。为下面旋转三要素的学习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来学习旋转变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明确概念
操作1:(1)拿出 一根小木棒,沿小木棒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线段OA。
(2)将小木棒绕着一端点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沿小木棒画出线段OA’ 。
演示2: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改变旋转的角度,旋转方向、绕着的端点后图形位置发生的变化
体会旋转后位置的确定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设计意图】:明确旋转后位置的确定是由三要素决定的,通过活动,使学生领悟“三要素”缺一不可。同时通过类比平移的概念,引导学生归纳出旋转的概念。
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如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得到另一个的图形的变换叫做旋转。
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 叫做旋转角。点A经过旋转后成为点A’,这样的两个点成为对应点。
三、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一)探究旋转的性质
操作2:(1)在一张小卡片上,挖出一个三角形。
(2)把卡片放在一张白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记作△ABC。
(3)用图钉将卡片固定,将卡片绕着这一定点转动一定角度后,再描出旋转后的三角形,记作△A B A 。
则△A B C 是由△ABC绕着点O旋转得到的,如图24-3。
思考:在图形的旋转过程之中,有哪些线段的长度保持不变?哪些角的大小不变?你有何发现?
引导学生探究 归纳整理如下:
学生探究 归纳提升
AB=A B 、BC=B C 、AC=A C ∠BAC=∠B A C 、∠ABC=∠A B C 、∠BCA=∠B C A 形状大小不变性: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是全等形
OA=OA 、OB=OB 、OC=OC ∠AOA =∠BOB =∠COC 位置的确定性: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观察、度量等数学活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引导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旋转的性质:
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本环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利用观察、度量等数学活动发现规律。归纳出旋转的性质,有利于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
(三)认识旋转对称图形
演示3: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能够与原图形重合。如图24-4:
旋转对称图形概念: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能够与原图形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就是旋转中心。
交流:你还认识哪些旋转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动态演示,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感受图形变换的的数学美,提高研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四)交流:你能辨别旋转对称图形、旋转变换与旋转吗?
学生讨论后整理:“旋转”是图形的一种变换方式。
“旋转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所具有的性质。
“旋转对称”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弄清楚概念的本质,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化概念。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练习1:找出下列旋转对称图形的旋转中心,并指出这个图形至少需要旋转多大角度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练习2:在下列图形中:
(1)指出轴对称图形,并用虚线画出该图形的对称轴。
(2)指出旋转对称图形,并用“· ”表示该图形的对称中心,并指出至少需要旋转多大角度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区别旋转对称与轴对称,在实例中比较这两种对称的特点与性质。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以提升。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了,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方法,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巩固、梳理所学知识。感受类比、操作等数学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
教材第10页:习题24.1第1、2题
◆教学反思:
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教学中借助了几何画板,实验操作,使学生经历旋转概念的形成过程,类比平移的概念使学生归纳抽象出旋转概念。
旋转性质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课通过设置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旋转过程,在动手中体会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体会旋转性质。整个数学课堂留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活动机会,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专家点评:
教学目标明确,条理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在已学过的平移和轴对称的基础上,开展旋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方法的教学融汇于课堂教学中。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几何画板软件应用较熟练。用课件展示图形的旋转的过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视觉感受,使旋转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生动地建立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不足之处在探究性质的过程中,学生对操作的必要性理解不够,过于表面化。探究时条理不够清晰,问题设置层次性不够明确,学生回答问题重复性答案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