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0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0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8 23: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你思考过蜡烛燃烧发生了哪些变化吗?燃烧的产物又是什么
学习目标
1
初步学会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2
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3
能初步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化学是一门
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古代炼丹术和炼金术对化学的贡献
中国古代炼丹设备
拉瓦锡纪念馆一角
化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也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
1
变化前:记录物质名称,观察记录其形态、外观等
2
变化中:观察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
3
变化后:观察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外观等
描述实验的三项内容
提示:描述现象时不要出现产物的名称,因为这时你还不知道产物是什么呢
1
操作过程
2
实验现象
3
实验结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
实验
蜡烛点燃前
观察未点燃的蜡烛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乳白色(或红色)、圆柱形固体、无味
密度、硬度:密度比水小、质软
溶解性,是否与水发生反应:不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蜡烛燃着时
观察蜡烛燃着时石蜡的变化
石蜡蒸汽
液体石蜡
固体石蜡
熔化
汽化
蜡烛燃着时
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结论:外焰温度>内焰温度>焰心温度
蜡烛燃着时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蜡烛燃着时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生成
烧杯内壁有水雾
有水生成
蜡烛燃烧文字表达式:蜡烛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点燃
蜡烛熄灭后
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汽冷却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化学学习的三大特点
1
关注物质的变化
2
关注物质的性质
3
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课堂练习
1.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
A. 化学实验
B. 建立假设
C. 逻辑推理
D. 收集证据
课堂练习
2.下列对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明亮
D. 蜡烛熄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课堂练习
3.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
(1)蜡烛燃烧的火焰共分三层,温度最高的是 ,温度最低的是 。
(2)用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有 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时有 生成。用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 ,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 生成。
外焰
焰心
水雾

浑浊
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