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15: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万尼亚舅舅》《海鸥》《樱桃园》。
契诃夫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学习内容
品读文本
分析人物
探究主题
识其人,寻其根,画其魂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4):介绍别里科夫的套子式的外表、套子式的生活习惯,套子式的思想性格。
第二部分(5-38):别里科夫与华连卡套子式的恋爱。
开端:结识华连卡
发展:漫画、骑车事件
高潮:与柯瓦连科争吵
结局:恋爱最后失败
第三部分(39-40):别里科夫之死。埋葬了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
小说开篇第一句话: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问题探究一:识其人
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套子?
他是怎样一个人?
穿着: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
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
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用具: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出行: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住处: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生活习惯(有形的套子):
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思想观念(无形的套子):
事件一: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做了些调皮捣蛋的事情。
他认为如果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您猜怎么着 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到后来把他俩开除了事。我们教师们都怕他。信不信由您。
事件二:华连卡和科瓦连科骑自行车
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时宜的!······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希望学生作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华连卡骑着自行车也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有形的 衣着 雨鞋、雨伞、棉大衣、黑眼镜、羊毛衫
用具 表套、刀套、车篷
生活习惯 卧室像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一上床就用被子蒙着脑袋
无形的 职业 希腊文教师
思想 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无条件拥护;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
言语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识其人
形象刻画 神态 语言 心理 性格
漫画事件 脸色发青,比乌云阴沉,嘴唇发抖 天下这么歹毒的坏人! 胆小怕事
骑车事件 脸色由发青变成发白 还成体统吗?这怎么行?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 保守落后害怕新事物
吵架事件当面交锋 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脸色苍白 倒过来用脑袋走路,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因循守旧虚伪保守
识其人
识其人
性格特征:孤僻自闭、顽固保守、循规蹈矩、胆小多疑、害怕新生事物
塑造方法:外貌和语言、心理描写以及夸张、讽刺手法
无处不在的套子:套子林林总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成为他的一种生命状态。可笑!
问题探究二:寻其根
问题探究二:
别里科夫死因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别里科夫的“死因”,让思想踏上“寻根”之旅。
虽然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呢!
别里科夫代表的是一类人的形象。
全面解读,揭示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布国内,俄罗斯大地笼罩在恐怖而令人窒息的氛围 中。沙皇政府的忠实 卫道者也极力维护其 反动统治,仇视和反 对一切新鲜事物。这 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 上,也出现在知识界。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即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当时担任了宗教院总检察长的波贝尔多诺斯采夫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
——契诃夫
根:专制的社会
套子过于厚重。给了他保护,也给了他桎梏。可憎可恶又可怜可悲的别里科夫!
寻其根
从典型性来看:
别里科夫将专制制度下的命令视作生活准则,不但如此要求自己,还钳制着周围的人。别里科夫是体制的屈从者,同时也成为了体制的监管者,具有独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从象征性角度看:
“套子”并不只代表别里科夫古怪的外貌、套子式的古板心理,更象征了僵化封闭的社会环境,直指沙皇专制统治本身。
别里科夫是专制制度的受害者,又加害周围的人,真是既“套己”又“套人”。因而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是复杂的,既可憎可恶又可悲可怜!
应该写这样一个人,表现他如何在一个明媚的早晨醒来,发现自己的血管里流着的已经不是奴隶的血,而是一个真正的人血。
——契诃夫
契诃夫的思想如同他的手术刀一样锋利,比所有作家都要锋利,锋利到能够轻而易举的穿透你的身体,让你感到彻骨的寒意。
——曹文轩
  
思考:
别里科夫害怕新事物,反对社会变革,把自已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
请你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套子”, 你如何看待这些“套子”?
延伸拓展
“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考试戴,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两个怪兄弟,一个害怕,一个虚伪……”
“就这一次,抛开你的恐惧。要不然以后哪天,你进了棺材都要后悔。只要一点勇气,你就会改变生活。 ”
——《三傻大闹宝莱坞》
啊,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
——契诃夫
探究三:画其魂
别里科夫死了,百姓们都觉得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是享受了短暂的完全自由之后,生活又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此时,如果你是城中的百姓之一,受委托为别里科夫写一份悼词,你会怎么写呢
就请同学们写上几句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对逝者进行评论,给后人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