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届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C.贵族制 D.君主立宪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1688年发动政变,赶走了国王詹姆士二世,迎来了威廉三世和玛丽三世在英国联合执政。这次行动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彻底铲除了英国社会中的封建残余势力
B.彻底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政体
C.逐步确立了相对稳定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D.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意味着( )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权力被剥夺
B.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统治已经成为历史潮流
5.(2011年广东佛山二模文综)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投降,国内舆论纷纷指责国王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英国在北美的巨大失策。……1782年,首相诺思不满国王干预而宣布辞职,乔治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导致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制度因素是( )
A.国王违反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B.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惨败
C.国王违反了《人权宣言》的规定
D.首相没有执行国王的命令
6.2009年,刘晓明代替傅莹担任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赴任时要向谁递交国书?( )
A.首相 B.内阁
C.外交大臣 D.女王
7.关于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②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③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 ④国王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英国、中国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
英国议会大厦 清军机处
A.决策形式不同 B.人员选拔不同
C.机构性质不同 D.行政方式不同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吸取了(17世纪)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三段材料均摘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2)从上述材料看出,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君主立宪制在当时英国确立的必然性。
(4)由上述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04年,英国众议院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无论就尊严或威权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争。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公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法令。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护常备兵,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自由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689年《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议(国)会对待王权有什么明显不同?
(2)材料二的主要精神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什么进步性?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加强中央集权与维护共和的矛盾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解决州权问题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2.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美国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是( )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
3.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奴隶的原因是 ( )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解放奴隶
B.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C.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D.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5.在美国1787年宪法签署仪式完成后,富兰克林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他认为1787年宪法的签署是“日出”,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不可能是由于( )
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
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宪法给予妇女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6.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类似,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积极之处的主要表现在( )
A.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权力的制约平衡
B.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C.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
D.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分配问题
7.“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
A.开创政党政治的先河
B.最早建立责任制内阁政府
C.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D.开创了政府首脑选举制度
8.下图漫画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斗争
B.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妥协
C.将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比喻为“驴子”和“大象”
D.民主党和共和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第一款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 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美国国会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在美国历史弹劾大多针对联邦法官,针对总统的只有3次。……虽然对总统的弹劾只有3次,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任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大国崛起·美国》
请回答:
(1)欧美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第一条 第一款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 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权利法案》从哪些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2)根据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
(3)综上所述,两国分别实行了什么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方向?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国总统每届任期比美国总统的长
B.法国总统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不可
C.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2.(2010年安徽巢湖槐林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下列有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B.参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
C.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D.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段材料能说明的观点是(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力大,议会权力小
C.总统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力高于立法权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并颁布宪法后,如果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其情况可能是( )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经皇帝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
5.依据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威廉二世拥有的权力包括( )
①任命政府官员 ②召集和解散议会 ③签署和公布法律 ④统率帝国军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国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7.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
8.(2011年广东广州六中高一期末)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近代美国政体的权力中心是什么?有何目的?
(2)根据材料,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的政体各有何显著特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大多数票选出。……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未满届的众议院。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关于政权机关间关系的法律: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的闭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第九条 共和国总统,非征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试从国家元首的产生和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方面比较这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3)结合史实,说明造成这两种政治制度差异的原因。
第7课
1.D
2.C 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直接排除;D项是《权利法案》颁布产生的深远影响。
3.C 解析:A、B两项所表述的是封建社会的君主制度,显然是不适合工业化的。17世纪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新的制度。
4.C 5.A 6.D 7.D
8.C 解析:英国议会反映的是英国的民主制度,清朝军机处反映的是清朝的专制制度,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故选C项。
9.(1)特点:与议会妥协合作,采取了有利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原因:由于革命对封建统治冲击的结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
(2)阶段:共和制阶段、复辟阶段、光荣革命阶段。根本问题:国家权力归属问题。
(3)必然性: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还不成熟;英吉利民族尊重传统、崇尚中庸;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
(4)认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总要经历反复和曲折,确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须从国情和民情出发。
10.(1)不同:材料一强调国会的法院已得到国王圣裁,同国王抗辩;材料二则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
(2)主要精神是限制国王的权力;目的是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3)进步性:材料一强调国会的法院颁布法律是经国王授权并同意的,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而材料二更进步,强调法律由立法机构制定,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第8课
1.A 解析:题干中的“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说明华盛顿的态度是首先解决中央集权的问题。
2.A 解析:“把总统关在笼子里”即是对总统权力进行有效的牵制,是通过三权分立来实现的。
3.A 解析:1787年宪法存在种族歧视,②项错误;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③项错误。
4.B 解析:华盛顿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但他无法废除奴隶制,因为要废除奴隶制,必须要通过立法,立法权被国会掌握。
5.D 6.C 7.C 8.D
9.(1)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联邦政府。同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2)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任命的官员,可以以三分之二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表决。众议院有权对总统提出弹劾,交由参议院审判。司法独立,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的行为,若认为总统或国会的某些法律、条约和政策“违宪”,可宣布其无效。
10.(1)《权利法案》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2)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3)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核心特征:代议制民主。发展方向: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第9课
1.C 解析:两国总统都是间接选举产生。
2.B 解析:参议院议员是由间接选举产生,B项错误。
3.C
4.D 解析: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5.A 6.D
7.B 解析:英国的责任内阁和美国的联邦共和政体都不是出现在19世纪中期,而德意志帝国议会却没有实权。最能体现这个趋势的是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
8.C 解析:A项不符合英国,B项中的“三权分立”不符合英、法两国,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核心”。故答案为C项。
9.(1)权力中心是总统。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2)美国强调“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
原因: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以独立战争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德国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0.(1)政治制度:法国是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
(2)不同:①国家元首的产生办法不同。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总统要对议会负责;德国皇帝是世袭的,凌驾于议会之上。②两国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不同。法国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需要对参众两院负责。德国是行政权控制立法权,皇帝有权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宰相是内阁首脑,同时担任联邦议会的议长,帝国议会制定的任何法律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3)原因:两个国家与旧制度的关系不同。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封建势力被彻底摧毁,实行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议会制;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实行的是保留有浓厚专制残余的君主立宪制。